真正的強者,激發潛能,創造奇蹟

2019-12-17   大朴國學

曾經被一則廣告深深的打動,最初感動我的是那震撼人心的,母愛的力量,而之後,讓我更深入思考的則是人的力量究竟從何而來,這種被激發的潛能又能大到什麼程度。

在熙熙攘攘的委內瑞拉機場,一個中國台灣的老婦人,被機場保安人員扣押在海關的問詢室內。安檢員從她的行李中發現了一袋」違禁品「,大聲的質問她,那些究竟是什麼。這位安檢員從最初的戒備、激動,在她撕心裂肺的哭喊中,變為了迷惑。

直到一位中國人出現,詫異的安檢員才明白,那只是一包中藥材。這個瘦弱而不停的哭泣的老太太,叫蔡鶯妹63歲,第一次出國,不會英文,也沒有人陪伴,獨自一人,而且是第一次坐飛機,途徑3個國家,飛行了3.2萬公里,不懂英文的她,只能比划著問路。轉機的時候就睡在候機廳里,在機場的廁所里洗漱,她害怕過、緊張過,但是她從來沒有放棄過,因為她覺得這一切都值得。當安檢員恐懼的拿出那包中藥的時候,她的哭喊近乎歇斯底里,她的力量幾乎要掙脫了兩位年輕力壯的安保人員。那包中藥,是她要用來給她剛剛生完孩子的女兒煲雞湯、補身體用的。

一個瘦弱的老太太,在整個過程中展現出的堅韌,當她以為自己要失去那包中藥的時候,迸發出來的力量,既讓我覺得震撼,又讓我懷疑,人的潛能到底能大到什麼程度。


人,很有意思,既可以強大到無以復加,可以為了信仰、親情、目標忘卻生死,克服萬難;也可以在一轉念間失去所有的力量,變為一具行屍走肉。

幾年前,我的一位警察朋友,給我講過一個故事。一個柔弱的年輕母親,帶著自己的孩子,在受到五六個流氓威脅的時候,獨自一人把這些流氓打的滿地找牙,從監控畫面里,他們看到的完全是一個面目猙獰到扭曲,眼神呆滯的」瘋子「,和之前的貌美如花、溫柔如水判若兩人,當這位母親自己看到這段監控的時候,都在懷疑,那是不是自己。

其實,我們只有在極少數情況下,可以把自己的困境歸結為命運的不公;在絕大多數情況下,我們的處境,都是我們自己造成的。

昨天的文章里提到過」公平陷阱「,當我們抱怨不公平、抱怨命運不公,甚至是抱怨父母不能給自己一個良好的環境的時候,其實,都是給自己找藉口,是為了讓自己能夠失敗的心安理得。其實,」公平陷阱「的心理基礎是」自憐「,而這自憐當中,則是一種懷才不遇,前邊的文章里專門寫過,所謂的懷才不遇,是能力配不上野心,耐心輸給了時間。

有人說現代人是精緻的利己主義者,我們比我們的先輩們」聰明「、」有能力「,但是,卻只會算計自己的利益。我們現代很多人可能已經無法理解我們的先輩們拋頭顱、灑熱血,獻了青春、獻子孫的精神。

眼裡只有眼前那點利益的時候,我們可能也只剩下了眼前的蠅營狗苟,沒有了底線,更沒有了信念,反而把這些東西當成了束縛自己的繩索。不過網際網路會讓這種情況發生變化,我們現在幾乎無法離開網際網路,但是,我們在談論網際網路的時候,首先想到的基本都是信息爆炸,其次想到的是網際網路開放、自由、共享這些網際網路的基因,不過,很少有人真正去思考網際網路對於文化和社會的影響。

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大慶鐵人王進喜紀念館


網際網路真正改變的不只是信息的傳播方式、人與人交流的方式,真正改變的是讓「良知」、「誠信」、「正直」等等這些人類優秀的品質都可以成為「正資產」,成為個人品牌價值的重要組成部分。不用到未來,現在,人工智慧、大數據會讓機器對你的了解遠遠超過你自己。你曾經良知泯滅犯過的錯誤也都會一一記錄在網際網路的各個角落。泯滅良知的代價會空前的大,而真正致良知,踐行知行合一,給你帶來的個人的品牌價值將讓你如魚得水,更容易獲得別人的信任,也同時可以極大的降低交易成本。

扯得有點遠了,說回來,像昨天一樣,我們還是從兩個角度來看人的潛能的問題,一個是從個人成長的角度;一個是從企業管理的角度。

一、個人成長的角度

昨天的文章里提到過,心志的修煉是每個人的人生必修課。而心志修煉的目的就是在於激發我們潛能和潛力,而要跳過」公平陷阱「,其實也就是要解決掉自憐的問題。

我一直跟朋友說,面對生活,最好的策略是隨遇而安、隨遇平衡,很多人說這太過消極了。其實,這才是最積極的策略,人最重要的資源就是我們的精力、體力這些東西,把精力浪費在抱怨上,浪費在懊惱上,浪費在對未來的恐懼上,我們根本也不可能再有什麼精力去真正的面對我們需要解決的問題了。

我們現在經常剛強連用,上邊主要說的是,我們再來看看

《中庸》

子路問強。

子曰,「南方之強與,北方之強與,抑而強與?」

「寬柔以教,不報無道,南方之強也。君子居之。」

衽金革,死而不厭,北方之強也。而強者居之。」

故君子和而不流;強哉矯。中立而不倚;強哉矯。國有道,不變塞焉;強哉矯。國無道,至死不變;強哉矯。」


簡單的翻譯一下吧:

子路問什麼是

孔子說:「南方的強呢?北方的強呢?還是你認為的強呢?」

「用寬容柔和的精神去教育人,人家對我蠻橫無禮也不報復,這是南方的強,品德高尚的人具有這種強。」

「用兵器甲盾當枕席,死而後已,這是北方的強,勇武好鬥的人就具有這種強。」

「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和順而不隨波逐流,這才是真強啊!保持中立而不偏不倚,這才是真強啊!國家政治清平時不改變志向,這才是真強啊!國家政治黑暗時堅持操守,寧死不變,這才是真強啊!」


每個人對於什麼是強,可能都有自己不同的答案。

有的人認為不向困難低頭,不屈服於一切才是真正的強。

有的人認為能屈能伸、隨機應變,為達目的可以忍辱負重才是真正的強。

還有的人認為,真正的強是一種內心的強大,是來自內心的坦然與寧靜,是一種達觀的生活態度,是一種「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從容境界。


這裡孔子所說的強是什麼樣的呢?

孔子這裡所說的強,有兩種,南方之強與北方之強。

南方之強的特徵是:寬柔以教,不報無道。也就是用寬厚溫和的方式去對待人,去教化人,對於那些粗魯之人,對自己的無禮冒犯,不去計較,而是以寬容的姿態去感化他們。

而北方之強的特徵是:衽金革,死而不厭。也就是能夠視死如歸,勇武好鬥。


其實,不管是工作,還是生活,學會柔軟的對待,可能比上邊說到的「剛強」會更有智慧。

柔軟的不只是身段,更要有柔軟的心態。

當然,柔軟並不是隨波逐流,而是要學會隨遇而安、隨遇平衡。

隨遇而安,安的並不是現狀,而是心要安,把心安住當下,過往不戀、未來不迎、當下不雜,才能更好的看清形勢,看到事情的真相和本質,才更容易找出辦法,解決問題。我們現在絕大多數人,都認為精神力量可以戰勝一切,這本身並沒有錯,但是內心的堅定,並不是行動的僵硬

二、企業管理的角度

幾年前,我和一位世界500強的企業家,有過一次長達七八個小時的長談,他在國內以擅長思考管理、思辨文化著稱,當然,他對於管理的深度思考,對於很多企業都有啟發意思。不過,在談話的時候,我給他提了一個很有些刁難意味的問題:我在你們的廠區里,非工作時間,也沒看到過一張笑臉。他沉吟了很長時間,然後給出了我一個貌似合理的答案。我知道他沒有說服我,他也知道。只是我們都給不出明確的答案。

這幾年,我一直在研究《管子》,在講《管子》,當我真正的理解了《管子》的以人為本的時候,我才想明白,他們的問題到底出在了哪兒,當我想明白以後,也第一時間給他分享了,這幾年這家企業的發展,遠遠超出了行業觀察家的判斷和想像,其實,秘訣就是在這個」以人為本「上。

他對現代管理有著非常深入的研究,對西方的管理理論、管理實踐都有著自己深入的思考和洞察。在前邊的文章里,我反覆的說,我們所謂的現代管理,基本上都來自於流水線,這種管理方式的優點是降低勞動者進入的門檻,因為你只需要負責一到幾個工序,學習成本比較低,同樣熟練度也會大幅度的提升,從而帶來分工協作與整體效率的大幅度提升,這是非常有意義,也非常有價值的。但是,我們可以反思一下,這種管理模式的本質在於把人作為工具的屬性發揮到極致,而不是把人的主觀能動性、積極性、創造力發揮到極致。

所以,有些人把管理理解為控制,這是根本錯誤的,人畢竟是有情感、有情緒、有難以克制的本能的,過度的管制和控制,很多時候會適得其反。

管理的目的應該是成長和激發,讓員工追求自己的利益的同時,實現自我的成長,也同時促進組織的成長,而樞紐就在於如何激發大家的積極性、主觀能動性和創造力。

所以,對於企業家而言,更為重要的精力應該放在成長和激發上,如何實現成長和激發呢?

《管子·禁藏》這一篇,其實說的非常清楚:

故善者圉之以害,牽之以利能利害者,財多而過寡矣夫凡人之情,見利莫能勿就,見害莫能勿避。其商人通賈,倍道兼行,夜以續日,千里而不遠者,利在前也。漁人之入海,海深萬仞,就波逆流乘危百里,宿夜不出者,利在水也。故利之所在,雖千仞之山無所不上,深源之下,無所不入焉。故善者勢利之在,而民自美安不推而往,不引而來,不煩不擾,而民自富。如鳥之覆卵,無形無聲,而唯見其成。

這一段文字,可以說把管子的以人為本闡釋的淋漓盡致。

人性的本質就是趨利避害,這也是管理之所以能夠發揮作用的基石和根本。這裡的利與害,不僅僅是金錢、財富,還包括榮譽、自我價值實現的精神追求等等。

《管子》里說:得人之道,莫如利之。而利之之道,莫如教之以政(正)。


我一直把這兩句,總結為:讓組織意義上的好人先富起來

其實,就是讓那些,符合組織價值觀,能夠為組織帶來價值和利益的人,得到獎勵,激發不難,難的是維持住這種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

多說兩句,我們現在一說到企業文化,跟著的詞,基本都是」宣貫「,其實也就是把組織的價值觀宣傳貫徹下去,這裡是有問題的,並不是說不需要,而是過度的宣貫,只會引發逆反心理,而更為重要的是幫助員工明確自己的價值觀,明確自己的信仰,讓這種價值觀和信仰與企業家的價值觀融合,才能實現個人和組織的躍遷。

人類最深層次的潛力的激發,往往有賴於情感、信仰,以及對目標的堅定與執著。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這種潛力一旦被激發出來,其實每個人都可以締造出奇蹟。

前一段看到網上流傳很廣的一句話:大多數人努力程度之低,根本輪不到拼天賦

其實,天賦這個詞本身就隱含著可遇不可求的意味,是有著極強的不確定性的,而且也是相對的,而激發自己的潛力可能遠比拼天賦重要,因為,很多時候,我們說天賦的時候,是把它當成了放棄努力的擋箭牌。當然,努力也不是蠻幹,前一段的一篇文章:努力和勤奮是一種人生態度,而正確的努力是一種稀缺能力供大家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