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行27年,2度因故被雪藏的鐘漢良,「完美男人」人設還能撐多久

2020-03-20     走著瞧旅行



《漫遊記》自2019年底播出以後,受到了觀眾的廣泛關注。

鍾漢良和郭麒麟強強聯手,更是賦予了這檔綜藝節目核心的靈魂。



在綜藝節目中,鍾漢良是毋庸置疑的「逗梗」,他事無巨細地安排行程,筆記本上布滿密密麻麻的小字;


細緻周到地照顧別人,甚至從眼神中感知對方是否開心、難過、睏乏、舒適;自然親和地溝通交流,熟練的英文讓人心生佩服。


奔跑起來如同旋風飛馳而過,安靜下來宛如璧人專心致志。在觀眾的眼裡,他是那麼的熱情活潑、面面俱到,依舊是那個獨一無二的「小太陽」鍾漢良。

回顧往昔,歷歷在目。香港出道、台灣走紅、大陸風靡,曾被雪藏,鍾漢良在曲折艱難中成長,在追求完美中蛻變。


他對舞蹈的執念征服了父母,對音樂的熱愛豐富了自我,對演繹的苛求滿足了觀眾,對職業的敬畏感動了同行,對生活的態度吸引著粉絲。

46歲的鐘漢良入行27年以來零緋聞,他以堅定的執念完善自我,以工匠的精神打磨作品,努力攀登「至善至美」的人生境界,不懈尋覓內心平靜的良好狀態。

他是娛樂圈名利場裡的一股清流,撫慰當下浮躁的人心,激勵人們捍衛「志之所趨、無可阻擋」的誓言。


從他那裡,我們可以不斷吸納成長所需的「養料」,於迷茫時指引你,於痛苦時解脫你,於徘徊時救贖你,於掙扎時幫助你。

「金無足赤」的道理,誰不知道?鍾漢良卻堅決將「完美主義」力行到底!


對於完美主義,鍾漢良全身上下都透露著「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倔強。

他出生於香港的一個六口之家,與姐妹相隔一歲,面對幼小的子女,鍾媽媽沒有絲毫抱怨,而是樂觀地養育。


「左手拉一個,右手拉一個,前面背一個,後面背一個」。

父母早年從商,由於投資不善,導致家境敗落。在出道之前,鍾漢良備嘗生活的艱辛。


他天不亮就開始爬樓發放報紙,抱著累了就扛在肩上,在快餐店裡辛苦地打工賺錢,烤肉煎蛋導致手指受傷,按時輪班清洗廁所。



正是刻骨銘心的真實經歷,教會了鍾漢良積極從容、堅韌不拔,亦在他未來的演繹歲月中給予無窮的力量。

1993年,鍾漢良考入香港無線電視台,放棄了演藝藝術學院。


前者提供生活費,後者還要交學費,家庭的變故無情地淹沒了後者。

現實沒有撕破夢想,他始終明白自己的內心。


「我要在舞台上跳最棒的舞,唱最好的歌,滿足觀眾,也滿足自己的表演欲,這個夢想早早的融入我的血液,成為我唯一的追求」。

當夢想悄然開花的時候,他竟因拒簽合約而陷入雪藏時期,為了繼續「生存」不得不遠離故土,輾轉去了台灣。

1995年,鍾漢良首發專輯《OREA》,諧音「我愛你們」,一炮而紅,成為家喻戶曉的「小太陽」。


他「爆紅」了,走出了「低谷」,告別了「雪藏」。

稍微鬆弛一口氣,命運的噩耗再次席捲而來。一說合約談不妥,二說為朋友仗義執言,他被唱片公司徹底放逐。

這一次,鍾漢良選擇離開台灣,再度「人間蒸發」。

1999年,他開始在內陸發展,將舞蹈割愛,與歌手淚別,「演員」鍾漢良「浴火重生」。

多年以後,當記者試圖探尋雪藏內幕時,他一笑而過:「就是因為快樂很短,所以才更要記住,把那些不開心的事都忘記掉」。

鍾漢良之後,再無納蘭容若,再無慕容四少,「一見惜朝誤終身,不見惜朝終身誤」,他用實力征服了觀眾。


在演藝圈,「演員演誰像誰,演誰都像自己」成為判斷演技的「試金石」。

鍾漢良非常擰巴地活在兩個鐘擺之間。

千年修得李大仁,萬年修得陸勵成,億年修得何以琛…


長久以來,「霸道總裁」的界定如同劍入肺腑,令鍾漢良苦樂參半。

鍾漢良絕不允許共性掩蓋個性,千篇一律對於任何一個演員都是死棋。為此,他必須掙脫模式化的套路。

在電影《後會無期》中,他是「粗糙」的漢子,不靠「臉蛋」取勝,精湛的演技才是殺手鐧。


戲裡,他爆粗口,戲外,他儒雅謙和。

在鍾漢良身上,既有一往無前的衝勁兒,演繹了「不撞南牆不回頭」的執拗,又有放慢腳步的緩勁兒,凝聚了「老牛吃甘蔗」的斯文。

如今,他每年一、兩部戲,剩下的時間安心休息。

在《漫遊記》中,他和郭麒麟並肩欣賞絢麗的日落,海風徐徐地吹,人啊緩緩地走。



演戲之餘,他還當評委、做導演、參與公益,不僅活在大眾視野里,更加行走在自己的道路上。


他曾說:「讀書真的是個很好的事情。如果我要做有意義的事,我就蓋圖書館,讓更多人知道讀書可以豐富人生。」

向陽計劃、鍾漢良幸福鄉村圖書館不是停留在他的嘴上,而是落實到行動之中,決心給千千萬萬熱愛讀書的孩子們嶄新的希望。


鍾漢良對待事業一絲不苟,操持生活井井有條,在外人看來,他就算不能「驚為天人」,亦是可以配得上「君子世無雙」的讚譽。

在眾人眼中,他是一個什麼樣的形象呢?

他是《上海王》里堅韌如初的余其揚,是《四大名捕》里放蕩不羈的追命……


鍾漢良飾演《愛不及說我愛你》中的慕容灃,原著的作者匪我思存這樣評價:「帥!眉目如畫丰神俊朗。鍾漢良的表情和眼神的細微變化太抓人了。」

鍾漢良與杜琪峰合作之後,得到這樣的評價:「人家告訴我他好紅的……拍完《毒戰》之後我覺得他是非常之好的演員。


這個遺失了一段時間的人原來是這麼厲害的……職業道德非常之好,這個演員將來一定是好好用的。」


鍾漢良笑的時候陽光燦爛,靜的時候沉默寡言。在夏雨的印象里,鍾漢良拍攝現場不愛說話,一直在入戲。袁立也曾回應:「不太愛說話,很堅定,有原則。」

個人踏實進取,歌舞影視全面開花,業界一致好評,讚許之聲不絕於耳。我們會情不自禁地給他貼上「完美主義」的標籤。

那麼,鍾漢良如何看待他人眼光,如何解讀完美主義呢?

鍾漢良說:「沒有人可以是完美的,我只是試著把每一件事,能做好一點。比如說你說我又演戲,又可以去做唱片,又去做別的事。


比如說我錄這首歌,我能不能把它錄好一些,這個電影,我能不能做一個好的作品。


這一次一次,試試看能不能做好,我只是希望,能夠可以做得完美,但其實沒有完美。」


對於自己演繹的角色,鍾漢良也會因為表現不好而抱有遺憾,甚至躲在角落裡偷偷地觀看電視,不停地反思瑕疵,不斷地總結經驗。

他不僅嚴格要求自己,也還會積極鼓勵粉絲:「我希望我的粉絲,在各個領域都能成為很出色的人。」

長久以來,鍾漢良的粉絲嚴守規則:不探班、不偶遇、不接機、不送機、不圍堵、不尾隨……


她們吸收了「小太陽」的積極能量,學習了鍾漢良的優秀品質,散落在世界的各個角落,認真踏實地生活。


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人可以一帆風順。

過去,鍾漢良亦曾遭受過不為人知的雪藏經歷,在那些黑不見底的歲月里,他沒有放棄對於夢想的追求,絲毫不減對於完美的要求。

如今,經歷過洗盡鉛華的蛻變,體驗過韜光養晦的征程。


鍾漢良出道27年,他擅於利用攝影展這一獨特的藝術形式記錄多元的變化。

浮光掠影攝影展於2015年1月至3月在台北中山堂舉辦,並且邀約兩岸知名藝術文化大師莊靈、林谷芳親臨現場品評指導。


人們置身其中,便會感受到富有濃郁的人文氣息和深刻的哲學思考。

視覺藝術展緊隨其後,於2017年7月至9月落地上海當代藝術館,此次展覽折射出鍾漢良的故鄉—香港的發展變遷,演繹了以AR為代表的技術與藝術的完美融合。


一人難稱百人心,一味難調眾人口。角色一成不變、婚姻神秘莫測,一度成為鍾漢良的兩個致命弱點。

對於大眾質疑的「霸道總裁」角色,鍾漢良自有成算:


「我還可以展現更多面貌,不只是單一地做一個好男人的形象。


我想讓一直關注我的朋友、看我每一部戲的觀眾也看到我的不同,讓這些很了解我的人知道其實我可以做更多、嘗試更多、突破更多。」


對於觀眾好奇的「低調隱婚」事實,鍾漢良心懷坦蕩:


「我的歲數和經歷不可能沒有自己的感情生活,但是不想用這些來炒作,喜歡我的人還有很多是很小很年輕的女生,不想因為自己的行為給她們誤導。


這是作為一個公眾人物基本的責任。至於我喜歡誰,只要對她有交代就可以了。」


無論你從哪個角度、哪個領域認識鍾漢良,他都不會讓你失望。

他是《極速前進》中的暖心哥哥、機智隊友、衛冕冠軍。

他是《漫遊記》中的「百科全哇」「營銷鬼才」「小哇大廚」。

在新電影《解放·終局營救》中,鍾漢良堅持潛水拍攝直到效果達到優質,執著練習普通話直到原聲被順利錄用。


時光荏苒,歲月悠悠,鍾漢良還是那個光芒如初的「小太陽」,還是那個為了追求完美而努力提升自己的優質藝人。

不放棄、不言敗、不服輸、不妥協,才是鍾漢良完美主義的真諦。

聚光燈關閉,喧鬧聲停止,月明星稀時,靜謐舒適處,鍾漢良不急不慢、不驕不躁,他和過去和解,和自己獨處,和萬眾平等。


鍾漢良擁有一顆九死不悔的赤子之心,一直支撐著他在追求完美的的道路上披荊斬棘。

他對舞蹈的摯愛衝破了父母的藩籬,他對音樂的熱愛熬過了雪藏的寒冬,他對演繹的無悔成全了個人的夢想。

他深知,面對家人的質疑,優異的成績勝過蒼白的說服;有關合約的矛盾,潛心的做事勝過無力的辯解;至於大眾的偏見,突破的改變勝過無效的重複。



通過他的臉龐,我們幾乎看不見歲月留下的劃痕。

反觀他的成長,我們頓時感受到積蓄已久的力量。

在這個焦慮不安的時代,他勇敢地活出了無堅不摧的篤定和厚積薄發的意義。


▏ END ▏

本文作者:梁慧超

責任編輯:晨夕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TeLGCHEBfwtFQPkdXPV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