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頸癌悄悄靠近年輕女性,我們還避得開嗎

2019-07-09     宮頸癌學堂

權威統計數據顯示,2014年我國宮頸癌發病率在0~24歲處於較低水平,自25歲以後開始上升。一項基於中國人群2000-2014年癌症登記數據的研究顯示,女性宮頸癌發病率高峰從>70歲變為40~49歲,呈年輕化的趨勢。

30歲啊,對女性而言是多麼黃金的年紀,也許剛剛成為母親,也許事業才起步,卻因為宮頸癌的肆虐,最後留下同樣年輕的小家庭和不再年輕的父母,帶著遺憾和不舍離開人世。這怎能不讓人痛心?

因此,宮頸癌對年輕女性的危害我們再不能忽視了。

30歲的你也許還正當暢想美好未來的階段,但請務必警惕,宮頸癌也許正在靠近。

對於確診的宮頸癌來說,及早手術或者放療治療是3級預防;

1級預防

然而,我們已經可以做到更早期的預防。

由於幾乎所有的宮頸癌(99%)都與生殖器官感染HPV有關,HPV感染是宮頸癌發生的必要條件,2017年中國《子宮頸癌綜合防控指南》指出,1級預防是通過健康教育與HPV預防性疫苗接種;

2級預防則是對癌前病變進行篩查、診斷和治療來預防,如定期的宮頸刮片檢查和HPV檢測。

鑒於我國目前宮頸癌發病年齡特點,中國子宮頸癌綜合防控指南推薦篩查起始年齡在25~30歲。

讓我們一起來快速了解下常用的宮頸癌篩查方法:

細胞學檢查:包括傳統的巴氏塗片和TCT檢查(液基薄層細胞檢測)。在婦科檢查時,由子宮頸表面取宮頸脫落細胞,製片後在顯微鏡下檢查。

高危HPV檢測:在婦科檢查時,由子宮頸表面取宮頸脫落細胞,然後應用分子生物學的方法,對高危型HPV進行檢測。

醋酸肉眼觀察(VIA):是WHO推薦資源缺乏地區的一種可選的篩查方法,由於其靈敏度和特異度相對較低,難以質量控制,僅適於不具備細胞學和HPV檢測的地區使用。將5%醋酸塗抹於子宮頸,普通白熾光源下肉眼直接觀察子宮頸上皮的染色反應。

若檢查結果都正常,也不能掉以輕心,仍需要定期進行篩查。

若檢查結果異常,則需要行陰道鏡檢查進行評估和診斷,通過陰道鏡檢查更易準確獲取病變組織,經送病理檢查後,方能確診有無癌前病變或宮頸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TbSHuWwBJleJMoPMNmP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