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蔚(1913—1957),湖南省瀏陽縣人,新中國解放軍少將,1913年10月生於湖南省瀏陽縣石港鄉邱家老屋,1929年11月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2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為了表彰那些為新中國的誕生立下汗馬功勞的元勛們,1955年,中央舉行了盛大的授銜儀式,其中元帥和大將各十人,上將55人,中將175人,少將802人。不過令人感傷的是,這些開國將軍中有好幾位在授銜儀式之後,沒幾年就因故離世,未能看到新中國後來的繁榮富強。其中邱蔚少將便是最早因故離世的開國將軍。
1955年授銜儀式
邱蔚將軍是湖南瀏陽人,1913年出生,16歲就加入紅軍。邱蔚參加革命時雖然年輕,但那時正處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面對國民黨軍隊的圍剿,邱蔚在一場場血與火戰鬥中迅速成長,靠著作戰英勇從排長不斷晉升,一直做到紅三軍團第五軍一師十三團副團長,並在1932年時加入了共產黨。隨著抗日統一戰線的形成,紅軍被改組為八路軍。
一分區一團團長邱蔚、團政委陳海涵、副團長宋玉琳。
在經過平型關戰役等幾次大戰後,八路軍採取了敵後游擊的戰略,並發動了著名的「百團大戰」。當時邱蔚隸屬於晉察冀軍區,擔任第一軍分區一支隊三團團長,在百團大戰中,打了不少硬仗,比如血戰日軍精銳井田部隊。在這場戰役中日軍還喪心病狂的投放了毒氣彈,面對瀰漫的毒氣,三團戰士英勇地冒著毒氣,衝進日軍陣地展開白刃戰,全殲了這支由士官兵組成的日軍精銳,令日軍大為心疼。
百團大戰
在百團大戰後,日軍也對此展開了瘋狂的報復,為了保護黨政機關,邱蔚令團政委陳海涵和副團長宋玉琳帶著主力撤回拱衛軍區機關,而邱蔚自己帶著三營的戰士在敵後進行游擊戰。在游擊過程中,邱蔚根據敵軍的動向,發現隱藏在狼牙山一帶的黨政機關已經陷入日軍包圍圈,於是連忙彙報給了軍區司令楊成武將軍。楊成武將軍定下「圍魏救趙」的戰略。
即讓其他部隊圍攻附近的日軍據點,吸引包圍圈的日軍前去救援,同時邱蔚帶領戰士們掩護黨政機關和四萬多群眾撤離。不過日軍在包圍圈中投入了大量兵力,哪怕是有「圍魏救趙」的策略,也只是讓包圍圈出現了一些小漏洞。要想大部隊安全撤離,必須有人留下吸引日軍注意。這時候七連六班的班長馬寶玉第一個站出來接下斷後的任務。
狼牙山五壯士
六班總共只有隻有五位戰士,班長馬寶玉,副班長葛振林,戰士胡德林、胡福才、宋學義,他們每個人都經歷過不少戰鬥,作戰經驗豐富,雖然人數不多,卻戰鬥力強大,能很好完成掩護任務。而後來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了,這五名戰士就是著名的「狼牙山五壯士」。之後的在解放戰爭期間,邱蔚調任晉察冀軍區第四縱隊十旅旅長,在清風店戰役和解放石門戰役中都發揮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1947年,在蔣介石的命令下,固守石家莊的國軍第三軍軍長羅歷戎抽調第七師北上前往保定駐紮,加強機動性。聶榮臻元帥得到這一情報後,果斷抓住戰機,安排邱蔚率領十旅南下,在清風店製造了一場遭遇戰。在有心算無心下,羅歷戎毫無防備地遭到邱蔚突襲,整個部隊陷入包圍圈,國軍部隊在清風店被打得一塌糊塗,羅歷戎更是直接被俘虜。
邱蔚將軍及夫人
隨後邱蔚一路南下打到石門,才被石門市的防禦工事擋下。石門市是石家莊和休門的合稱,雖然沒有修建高大的城牆,但防禦工事非常完善,戰場上不僅遍布電網,而且三層防線堅固如同烏龜殼子,邱蔚用了幾百斤炸藥都沒有摧毀核心的防禦工事。面對這塊硬骨頭,邱蔚決定先行攻占石門的外圍高地雲盤山。雖然石門的防禦堡壘足以抵抗共軍的炮火攻擊,但卻擋不下火藥爆炸引起的震盪。
邱蔚利用這一點對核心工事進行爆破,將裡面防守的國民黨士兵震暈,然後一個衝鋒就攻下了雲盤山,俘虜了這些還沒清醒的國民黨士兵。在攻下雲盤山後,邱蔚借著居高臨下的地形優勢,直接用炮火攻擊石門市內部,摧毀了石門發電廠,瓦解了國民黨的電網防線。然後邱蔚帶著第十旅和兄弟部隊發起對石門市的總攻,歷經半個多月的艱苦戰鬥,終於解放了石門。
邱蔚將軍
為此中央軍委還特意發電慶祝,連朱老總都高興地寫了一首詩表彰邱蔚。在新中國成立後不久,邱蔚又作為第二十兵團副參謀長參加了抗美援朝戰爭。在67軍代軍長李湘不幸犧牲後,邱蔚接過67軍的指揮重任,緊接著在金城反擊戰中邱蔚又作為中集團的總指揮,帶領部隊攻下了金城東南的轎岩山和宮岱里陣地,為戰役勝利作出不小貢獻。
邱蔚將軍與夫人。
1954年,邱蔚和67軍撤回國內,在青島駐守。1955年,邱蔚將軍參加了授銜儀式,成為開國少將,這時的他才42歲,正是風華正茂的時候。
邱蔚將軍與戰友。
然而沒想到的是,不到兩年,邱蔚將軍就因為一場意外去世。邱蔚將軍的67軍一直駐守在青島,青島靠海,因此邱蔚將軍休息的時候總喜歡去海邊垂釣。1957年8月19日,他像往常一樣去海邊垂釣,當時正是退潮之時。
邱蔚將軍一時興起,多釣了一會兒,忘了時間,等到反應過來時,才發現海潮已經重新漲上來了。邱蔚將軍被湧起的海浪吞沒,落水之後腦袋又不幸撞到了礁石,導致顱骨嚴重受損,以致於搶救無效而去世,時年44歲。邱蔚將軍也因此成為55年授銜後首位因意外離世的開國將軍。
邱蔚將軍之墓
邱蔚的遺體被送到了北京,由大將譚政親自主持追悼會,黃克誠、陳賡、譚政、蕭克、王平、肖華、甘泗淇、洪學智等人親自為他執紼,極盡哀榮。
當時有不少人難以接受這個悲痛的事實,甚至還懷疑邱蔚將軍是遭到了敵人的暗害,不過在經過一番調查後,最終確定是意外事故。只是這樣一位功勳卓著的將軍,長征路上的危險、日軍的毒氣、敵人的槍林彈雨都沒奪去他的生命,最終卻於一場意外中離世,實在是令人扼腕長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