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專業,所以牛逼」。在廈門吃雞,我只服鳥嘯
BY小企9999
擅食者廣府人言:「無雞不成宴」。
中華料理博大精深,雞這種最早馴化的家禽各大菜系菜名加起來報貫口,能把岳雲鵬、郭德綱們累到喘不上氣兒。
各地都有好吃的雞,廈門也不例外,客家的鹽酒雞,八市的手撕雞、近年興起的干煎雞,還有綽號「雞店」石御鍋的白斬雞,油酥雞等。
但是最近讓我把雞這種饕客們親愛的小夥伴吃出驚奇,驚艷,驚嘆不已的,是九中對面良倉六號里的鳥嘯·炭火燒鳥酒場
關於吃雞的講究,這家從上海開到廈門的直營店給我狠狠上了一課。那種感覺,好像跟第一次到汕頭吃牛肉火鍋是一樣的。不,更精細化,更令人髮指!
不服?有圖有真相,且讓我掰開了揉碎了跟你扯扯:
雞胸肉:令中餐廚師頭疼的材料。除了取片涮,好像真沒什麼特別理想的好吃法。首先這裡的雞胸塊帶皮,其次凹成半圓形,串烤之後雞皮靚麗,皮下脂肪潤澤了偏柴的肉質,彎曲的形狀幫助鎖緊汁水,生生把個廢柴培養成上得了台面的翩躚公子。
雞肝:平常我們叫做「粉肝」的東西,半生的做法生生讓我吃出了一個「嫩」字!上桌紅顏未老,入口嬌嫩欲滴,咀嚼起來微彈還會爆汁,爽到酣暢時才驚奇:「咦,怎麼居然不覺得血腥?!」
提燈:親手殺過母雞的傢伙對這東西會有更深刻的記憶,它們就是雞肚子裡那些即將裹上蛋殼奉獻給世界的半成品蛋蛋喲。之前我只吃過湯鍋里的,沒想到人家烤著吃,而且,非常明顯還只是微烤,蛋蛋們顫巍巍,吹彈得破。在鹹味醬汁中打個滾後閉目塞進嘴狠心一咬:一個無言的biu~~之後,世界凝固了
雞中翅:觀念還停留在蜜汁烤翅,酷辣雞翅階段的我在看到這個時有點錯愕。還在愣神中服務員又端下去分解,示意我們先吃拆骨後的肉,再吃皮,最後嚼骨頭。不僅僅是儀式感的問題,這麼循序漸進的一來,真能體會到與眾不同的啃骨頭樂趣。
雞裡脊:帶點生的雞肉有點類似白斬雞靠近骨頭的部位,嫩而有雞味,再搭配原本刷在串上的梅子醬,自己在撒一點七味粉,可以吃得跌宕起伏。
雞肉丸子:原來日式的丸子也可以長得跟香腸似的。碎肉搭配負責的配料重組成全新的質地,難怪有「沒有一家雞肉丸子是一樣「之說。淋上打散的蛋黃,送入口中時有點滑膩,一口咬下質感豐富,居然還有雞軟骨,絕對能甩西式的雞肉腸三條長安街。
雞心邊:原來一枚小小的雞心還要細分成「心臟」和「心邊」,這一個小小的部位匯聚了豐富的脂肪、心肌、平滑肌和結綈組織,把它們集結成串,能不好吃?
雞皮:就一個烤雞皮,服務員還會問我要脆一點還是耐嚼一點的。都這麼說了當然要各來一串,酥脆薄雞皮VS肥美的厚雞皮,都是下酒尤物,乾的不過硬,濕的不油膩,完美。
雞冠:沒見過烤雞冠的老婆顯然有點興奮,居然肯拿著讓我拍一張朦朧照。
雞尾就是雞屁股的委婉說法。這東西小時候老爸就告訴過我,處理得乾淨的雞屁股是雞身上最好吃的部位,圍繞著那條三角錐狀的軟骨的是肥瘦相間還帶皮的純粹美味,具有完美的口感。
如果怕單純擼日式小串不夠飽,來一碗親子丼分食吧,滑潤蛋液包裹著嫩香雞肉、鮮靈的小蔥,甜絲絲的洋蔥、軟硬適度的米飯每一口吃吃來都是暖暖的幸福滋味。
嘆為觀止之餘不喝一杯就太不和諧了!
除了好吃得令人叫絕的燒鳥,厚實多汁的烤豬五花、爽脆彈牙的牛舌粒
還有嫩黃的厚蛋燒,樸實的香菇,嬌俏的情人淚,足以滿足更加多元的選擇。
一隻雞經過庖丁處理後,可以分解成二三十種細分食材,而且對付它們的做法又都合情合理,「因為專業,所以牛逼。」這句我曾獻給福合埕的話在這裡完全可以再說一遍。
「真好吃啊!」這是朋友們的感慨。無論哪一隻雞,這個生命輪迴里所能獲得的最高禮讚不外如此。
PS:位置在九中和文灶之間的良倉,找到六號倉即可。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ShYIVXMBnkjnB-0z3SJ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