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職場中,吃虧還是福嗎?別再傻傻地做個「老實人」了

2019-07-22     職面小群

在職場中有這樣一種人:

他們做事謹小慎微,唯恐得罪人;

對於別人給的一點小小的恩惠,總要牢牢的記在心上,一找到機會就趕緊報答;

如果吃了虧或者遭人算計,不會在心裡記恨,頂多自己鬱悶兩天,就會馬上把這一頁翻過去,從此不再計較。

這種人有個頭銜,大家都習慣管他們叫「老實人」。

老實人看問題,誇大了危險性

那麼老實人在職場中,都混得怎麼樣呢?

  • 首先,老實人不受重視。

在工作中老實人總是默默無聞地做事情,容易被人忽略,一直處於職場的基層,很難被重用,成為有影響力的領導者。

這樣的現象和老實人的特點有關係,老實人有什麼特點呢?

老實人的生存法則屬於佛系,他們不善於表現自己的優點和長處,總是趕哪兒算哪兒,任憑命運的安排;

他們也不擅長為自己爭取利益和權力,經常會錯過很多機會,常常讓到手的鴨子飛到別人的掌上;

他們也不屑於職場的辦事技巧,總是因為不夠圓滑把事情搞砸,讓自己本來很有理的事情變得沒理。

  • 其次,老實人容易被欺負。

其實,老實人的佛系只是一些表象,佛系的背後藏著的是老實人的「忍」。

既然是「忍」,那就說明在心裡有個「害怕」,害怕得罪人、害怕被拒絕、害怕與人爭執、害怕欠人情……

正因為在心裡有這麼多的「害怕」,造成做事瞻前顧後,畏首畏尾,常常猶豫不決,這些表現呈現給別人的信息就是:我拿不准、我心裡沒譜、我可能不行。

如果自己都給自己這樣的定位,別人自然也就接收到了這個信息,那麼有什麼好事當然不會讓給老實人,但是有什麼壞事一定會依著老實人給自己的定位,塞給老實人。

  • 最後,老實人朋友少。

在這個講求雙贏的時代,老實人太順其自然,又過分隱藏鋒芒,讓人找不到可以合作共贏的理由,少有人願意主動找上門來做朋友。

而老實人又不願意有目的性地去接近別人,主動和人做朋友。老實人只會選擇和自己合得來的人交往,過於追求純粹的友誼,而不含利益關係的友誼好找嗎?

正是由於老實人選朋友的範圍很窄,條件又苛刻,造成老實人的朋友不多。

老實人只想找純友誼的朋友

就老實人的這些狀況而言,老實人為什麼會混成這樣?

之所以造成這些局面,和老實人的思想是分不開的,他們都是怎麼想的呢?

  • 吃虧是福。

生存的哲學有很多,老實人只信奉吃虧是福,如果從心態上來講,這確實是一個好心態。

比如在老實人身上發生了一件很吃虧的事兒,別人看在眼裡都替老實人憤憤不公,覺得太吃虧,太可憐了。但老實人信奉的是吃虧是福,他會覺得沒什麼。

因此老實人很容易找到滿足感和幸福感,也正因為如此,造成了老實人與世無爭,漸漸地失去了鬥志,變得默默無聞,碌碌無為。

  • 成功不可複製。

老實人心態平和,不光體現在面對一些不公平的事情上,而面對那些成功的事例,他們的心態也是非常平和的。

他們認為那些成功的人都有自己成功的條件,成功的人所謂的成功經驗,不是誰都可以複製的,如果放在自己身上就不一定會怎樣來了。

因此別人享受著別人的成功,自己沒有必要去羨慕,更不可能去嫉妒。只在旁邊欣賞就好,如果有需要還可以為成功的人鼓鼓掌。

  • 保持現狀就是勝利。

老實人既不會與誰爭名奪利,也不會執著於攀登哪個成功的高峰,他們很安於現狀。

他們認為,人要懂得知足才可以,經常保持快樂,沒必要想不開,自己和自己過不去。此時此刻就是最好的狀態,保持住就是勝利。

他們用這樣的思想安慰自己,讓自己能夠抵得住那些不開心,不如意的事情。

但這些其實只是老實人執著追求的理想狀態,常常會在某個瞬間,老實人的內心隱隱地略過一絲陰霾,那是忍耐的傷、不甘的痛。

那些不公平,那些被排擠,那些冷落和孤獨,也偶爾會讓老實人有些衝動的想法,他們也想過據理力爭,或者辭掉這份工作轉身走人。但這些想法每次都是一閃而過,結果總是壓抑自己,無奈地繼續忍受。

為什麼總是壓抑自己的情感呢?為什麼不讓那一閃而過的想法持續時間長一些呢?如果讓持續的時間長一些,要怎麼做呢?

  • 首先,培養一點兒不安分的心。

試著去改變那種安於現狀,容易滿足的心態,反省自己是不是在用這樣的心態當幌子,實際是想掩飾自己的消極和懈怠。

那麼就讓自己積極一些吧,當自己謹小慎微怕得罪同事時,告訴自己:「別再縮手縮腳,就這樣做下去,看看能得罪誰?看看會出現什麼狀況?」

實際上,往往這樣做了以後,什麼事也不會發生,並且長期這樣之後,還會出現意想不到的情況,發現不但沒有得罪同事,反而會受到同事更多的尊重。

這是因為,你做的事情並沒有錯,還有理可據,同事為什麼要和你過不去呢?所以,之前的擔心沒有必要。

  • 其次,點燃自己對工作的熱情。

也許我們的現狀也不錯,但過於平衡的生活,容易變得死水一潭,沒有生氣。至少在我們的工作中,可以給自己制定一個上升的空間,讓自己有一個奮鬥的目標。

用奮鬥的目標點燃我們對生活的熱情,如果我們的資歷和經驗可以爭取做部門主管,那就別總是安逸於小職員,為什麼還沒努力就要認輸?

也許為了爭取那個職位會遇見對手,和人發生矛盾,如果那個人故意為難我們,可以試著利用我們的智慧與他較量一番,不要輕易就敗下陣來;如果發生的矛盾只是一場誤會,那就正面解決,通過溝通和交流,消除誤會,化解隔閡,迎面解決總比埋下隱患要好。

工作不但能保證我們的生存,還可以體現我們的價值,拿出工作的熱情,像個勇士一樣,去爭取我們最大的價值。

做一個有工作熱情的職場人

  • 最後,主動結交與自己不同的人。

古人早就說過,人生難得一知己,更何況是在職場上。因此只和與自己合得來的人做朋友,在工作中會很孤獨,也不利於自己事業的發展。

真正的朋友並不是非要和自己情趣相投,和自己不一樣的人,也可以做成很好的朋友。

君子之交,和而不同。

在工作中,對某一個任務或某一個項目,可以有不同的意見、看法或做法,但這些不一定是壞事,只有大家都不同,才可以集思廣益,實現創新和突破。相同的是大家的大方向是一致的,都是為了把工作做好。

在職場,大家既是同事也是朋友,一起合作為了共同的事業努力打拚,總好過一個人奮鬥。如果在一起合作,太在意欠人情也大可不必,合作的優點就是互相幫助。

用積極熱情的態度面對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壓抑的情緒自然就消失了,因為我們已經投入到大家當中,吃虧的感覺也就變成了暫時的超額付出,接下來我們可能會尋求別人的幫助,或者在我們需要的時候別人主動出手相助,這不就平衡了嗎?

所以讓我們先替換了這些名詞吧:用「互相幫助」替換掉「吃虧是福」;用「努力奮鬥」代替「安於現狀」;用「職場勇士」代替「老實人」。讓我們試試用另一種面貌走入職場,實現我們人生的最大價值。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S_ERHWwBmyVoG_1Z5f-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