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如何拒絕加班?三步擺脫「不好意思」、「委曲求全」的煩惱

2019-12-06     職面小群

「小宇,這個計劃明天要用,今天你加個班吧。」

「嗯嗯,好的。」

……

「小宇,趙偉有事,今晚你留下來加班吧。」

「我——好吧。」

……

「小宇,鄭傑病了,明天你來加班,爭取把那個調查做完,下周等著用呢。」

「經理,我明天也有點事兒,來不了。」

「你想想辦法,明天必須來,下周就要外審了,那個調查不能耽誤。」

「哦——那好吧。」

……

小宇很喜歡現在的這份工作,因為他幹著得心應手,並且薪水也不低。但有一件事令他很煩惱:就是經常被安排加班,並且有時在自己本該休息的時間裡,也會被經理突然叫去加班。

讓小宇困惑的是,在經理安排加班的時候,別人有事都可以成功地推掉加班;為什麼當自己有事的時候,卻不好意思張口拒絕呢?每當這時,小宇覺得自己很沒用,有時,甚至有點兒恨自己怎麼這麼笨!


他不好意思拒絕,不知道怎樣堅持自己的權利。他擔心如果拒絕經理的加班安排,會不會顯得自己不通情達理呢?會不會撥了經理的面子呢?會不會得罪經理呢?會被經理討厭嗎?以後會不會處處被經理刁難呢?

在工作中,有事請假本就是非常正常的現象,更何況是加班。小宇如果有事不能加班,他只要把情況和經理講明白就可以了,根本沒有必要——每次都委曲求全地扮演一個乖孩子。如此看來問題出在小宇身上,那么小宇出了什麼問題呢?

01.

把「關聯關係」和「因果關係」混為一談,從而製造了煩惱

【關聯關係】=結果上有關,但並非直接的原因和結果。

【因果關係】=結果上有關,而且有合理且直接的原因和結果關係。

很多情況下,我們只憑藉關聯關係就認定問題的原因和結果,然後去想解決方案,最終結果自然並不如意。

——《麥肯錫入職培訓第一課》

有些事情雖然和結果連在了一起,但並不是造成結果的原因。比如小宇拒絕加班,如果耽誤了工作,並不是小宇的直接責任,因為小宇不是造成結果的直接原因,小宇和這件事只是【關聯關係】

而真正耽誤工作的原因,是經理調度工作不合理或人手不夠造成的。因此,經理的管理和人員短缺才是耽誤工作的直接原因,這兩者之間才是【因果關係】

在小宇的腦子裡,把【關聯關係】和【因果關係】混為一談,把自己想成了耽誤工作的直接原因,於是在心裡將自己定義為犯錯誤的人,所以才會如此煩惱,擔心得罪經理、擔心被經理討厭和刁難。

現在了解了【關聯關係】和【因果關係】兩個概念,是不是就可以立刻消除煩惱呢?似乎也沒有這麼簡單。

雖然小宇明白了這兩個概念的含義,知道了這和自己沒有關係。但他還有可能擔心經理並不這樣想,他可能會擔心經理並不明白【關聯關係】和【因果關係】的含義,那要怎麼辦呢?

02.

放下「別人的課題」,可以遠離煩惱

關於自己的人生,你能夠做的就只有「選擇自己認為最好的道路」。另一方面,別人如何評價你的選擇,那是別人的課題,你根本無法左右。

——《被討厭的勇氣》

我們的生活里充滿著各種各樣的選擇:早飯吃麵包還是吃油條?今天上班是開車去還是坐地鐵去?是跳槽到薪水更高的公司,還是繼續留下來等待升職?……

無論面對哪一次選擇,我們所能做的就只有「選擇自己認為最好的道路」,而這一點也是我們的權利。

小宇已經在正常工作時間內,完成了自己該做的事,經理卻又要安排小宇加班,那小宇就有權選擇加班或不加班。如果小宇覺得自己沒什麼要緊的事,也願意為公司分憂完成那額外的工作任務,那麼他就可以選擇留下來加班;如果小宇確實有事脫不開身,或者他想利用下班的時間做自己更感興趣的事情,他也可以選擇不加班

假如因為有事,小宇選擇了「拒絕加班」,經理就會對小宇有意見或不滿,那完全是「經理的課題」。經理如何評價「小宇的選擇」,是經理的權利和自由,小宇無法左右經理的看法。那麼,對於無法左右的東西就應該放下,沒必要掛在心裡,弄得好像自己犯了錯一樣。

說到這裡,似乎問題還是沒有解決。雖然通過【關聯關係】和【因果關係】兩個概念,小宇明白了耽誤工作和自己沒有直接關係;通過「放下別人的課題」,小宇也想通了,自己無法左右經理的看法和認識。

但是很明顯,這些只是解決了「思想認識」上的問題。接下來,我們還要解決「怎麼做」,也就是如何「拒絕」的問題

很有可能因小宇一直不懂拒絕,已經給經理留下了隨叫隨到的印象。如果小宇突然轉變態度,直來直去地講出拒絕的話,可能會讓經理一時難以接受。那麼,有什麼辦法可以輕鬆愉快地說出拒絕的話呢?

03.

學會「強勢語言技巧」,輕鬆擺脫煩惱

生活總會給人帶來問題,這才符合自然規律。真正的問題在於,人們總是無能應對問題。在很多時候,你不夠強勢!

——《強勢》

有些情況下,那種因「不好意思」而「委曲求全」的感覺,真的很讓人煩惱。每當在那一刻,內心的糾結就像是——把自己按在地板上來回摩擦:

「我要是說『不行』,我會覺得很內疚;可是,我要是說『行』,我又會恨我自己。」

「我要是說『不行』,會不會讓對方很傷心?他會不會因此討厭我?他會不會認為我自私?」

「我要是說『行』,對方會不會因此給我貼上『標籤』?以後他總讓我干這樣的事該怎麼辦?我是不是很傻?我必須要這樣付出嗎?」

這些糾結也正是小宇每天面對的問題。他有時不想加班,但他每次都說了「行」,難道就沒有辦法聽從自己的內心,輕鬆愉快地向經理說「不行」嗎?

  • 答:

  • 當然有辦法!

對!的確有辦法。在《強勢》一書中提供的「強勢語言技巧」,可以幫助我們擺脫「不好意思」,從此不再「委曲求全」

不如我們就以小宇為例,看看如何用「強勢語言技巧」,輕鬆愉快地解決「不會拒絕加班」的煩惱。

針對小宇的情況,我們可能會用到下面這4個技巧:

1.「我是一張壞唱片」法

這種方法,是通過語氣平靜的重複方式,一而再再而三地說出你心中的想法,來教會你堅持不懈。讓你無需預先演練怎樣跟人爭辯或怎樣控制憤怒,就可以「愉快」地應對他人。

2.可行折中法

在運用自主語言技能的過程中,無論何時,只要覺得不會損及你的自尊,那麼向對方提出可行的折中辦法都是合理的。

3.自我表露法

這種方法,可以教會你接受和發起討論,不管這種討論針對的是你的性格、行為、生活方式或智慧等方面的優點還是缺點,從而改善你們之間的社交溝通,並減少操控行為。

4.迷惑法

這種方法,是通過平心靜氣地向批評者承認他所說的話可能有道理的方式,教會你接受他人帶有操控性的批評,但同時也讓你保持評判自己行為的權利。

從書中給出的解釋,可以基本了解這4種強勢語言技巧的方法和作用。下面我們用對話的場景來試著演繹一下,看看如何運用這些強勢語言技巧,輕鬆愉快地拒絕經理的加班要求:

經理:小宇,鄭傑病了,明天你來加班,爭取把那個調查做完,下周等著用呢。

小宇:經理,我明天也有點事兒,來不了。

經理:你想想辦法,明天必須來,下周就要外審了,那個調查不能耽誤。

小宇:您說的這件事確實很重要,可是我真的有事來不了(迷惑法和「我是一張壞唱片」法)

經理:你怎麼了?家裡出事兒了?

小宇:沒,家裡沒出事,就是我有點兒事來不了(「我是一張壞唱片」法)

經理:那是什麼事?

小宇:是點兒私事兒,哎!這件事一直影響著我的心情,明天正好有機會可以解決掉這件事。所以我明天來不了(自我表露法和「我是一張壞唱片」法)

經理:影響心情?我看你是犯小心眼兒了吧!哈哈!先把外審的事忙完,後天你就不用來了。

小宇:可能是有點兒小心眼兒,不過明天不解決,可能以後就沒機會了,所以我明天真的來不了(迷惑法和「我是一張壞唱片」法)

經理:嗯,看來指望不上你了。

小宇:是,不過下次需要加班的時候,您問我一下,雖然我不能保證一定能來,但如果沒事我就會來(迷惑法和可行折中法)

經理:好吧,到時候再說吧。

小宇:好的,經理,再見。

這段對話演繹的是:曾經隨叫隨到的小宇,態度突然發生轉變拒絕加班,面對這樣的情況,經理從開始的不適應到最後無奈接受的過程。

這些強勢語言技巧,在這個過程中起了很大作用,我們看看這些技巧是如何起作用的:

1.「我是一張壞唱片」法

對話有四處用了這個方法,都是通過平靜的語氣,一而再再而三地重複「我來不了」這樣的想法。這個方法所達到的效果是:以一種溫和的方式堅持了自己的觀點。

2.可行折中法

當經理說指望不上小宇的時候,小宇提出:「下次需要加班的時候,您問我一下,雖然我不能保證一定能來,但如果沒事我就會來。」這段話相當於提出了一個折中的方法,同時也傳達了另一個含義:小宇和其他的同事一樣,在需要加班的時候都可能有事,但是如果沒事,小宇就會來加班。

3.自我表露法

「哎!這件事一直影響著我的心情,明天正好有機會可以解決掉這件事。」這句話表明,小宇將自己個人生活中的心情透露給經理。這樣坦誠地表露自己的心情,會讓自己感到心情舒暢。

4.迷惑法

對話中有三處用了迷惑法:

「您說的這件事確實很重要」

「可能是有點兒小心眼兒」

「是」

這三處分別是在經理說:這個調查不能耽誤時、小宇犯了小心眼兒時、指望不上小宇時,小宇都用了平靜的語氣,承認經理說的話有道理。

用這個方法,使得這些帶有操控性的批評沒有起到作用,並且小宇在接受這些批評時,也能心安理得,不至於感到焦慮。

通過這些強勢語言技巧運用,既可以婉轉地拒絕加班,又能讓經理容易接受。如果,小宇能繼續堅持運用這些語言技巧,我們猜想,他很快就能從一名乖孩子,過渡為一個敢於說出自己想法的成年人;與此同時,經理也會逐漸適應小宇的變化

當然,論述了這麼多,並不是為了說明直接拒絕就一定會得罪經理。可是這裡有更好的辦法,我們為什麼不試著用一用呢?

最後我們做個總結:

如果一直不會說「不」的你,現在想要改變自己;

如果在你想拒絕別人的時候,希望告別「不好意思」和「委曲求全」的煩惱,那麼請嘗試這三步:

一、別把「關聯關係」和「因果關係」混為一談,以防製造煩惱。

二、放下「別人的課題」,可以遠離煩惱。

三、學會「強勢語言技巧」,輕鬆擺脫煩惱。

  • 「我是一張壞唱片」法
  • 可行折中法
  • 自我表露法
  • 迷惑法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1mBNeG8BMH2_cNUg5q_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