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戰四方,地位卻岌岌可危:「蜜月期」結束,裂痕初現

2019-10-30     國家人文歷史

文|周渝

戈登沒有辜負士迪佛立的希望,很快就將這支桀驁不馴的隊伍訓練得井井有條。對於清廷而言,這支部隊最重要的作用是用來攻打「長毛」。李鴻章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根據協議的條款,要求士迪佛立批准「常勝軍」開到三十里外禁區外的地方作戰,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發揮其作用。這一要求開始遭到拒絕,但由於不久後士迪佛立外出,何伯卸任,也便沒有人再反對李鴻章的要求。

李鴻章乘勢要求戈登率「常勝軍」進攻福山,此地在上海西北面六十里外,坐落於長江三角洲,是常熟的門戶。不久前常熟太平軍守將駱國忠和福山守將陳承琦相繼倒戈降清,由於此地控制著太平軍重鎮蘇州的水道,忠王李秀成聽聞反叛發生後,立即發兵討伐,最後攻下福山,卻未能拿下常熟。李鴻章用意就是要救援被圍在常熟的駱國忠,並在關鍵時刻要求戈登的「常勝軍」出戰。戈登接到命令後,在部隊中配備了大量炮隊,於4月2日駛入福山附近的內河。他命人將大炮都設在廢墟之內,至4日清晨下令猛轟,洋槍洋炮的火力自不必說,太平軍的工事迅速被摧毀,「常勝軍」與淮軍發起進攻,幾乎沒經過激戰就攻下福山。福山一攻陷,炮艇與炮隊就能通行無阻,圍城的太平軍自動退卻,戈登毫髮無損地開進常熟城。

福山之戰讓李鴻章對戈登的軍事能力大為讚賞,而經此一役,「常勝軍」的官兵們也更願意死心塌地地服從新統領的指揮了。然而戈登的地位卻在他凱旋之時受到威脅。原來是被撤職的白齊文到北京鬧事,陳述自己的「冤屈」,而且取得了效果,布魯斯在發給士迪佛立的函件中建議恢復白齊文原職。關鍵時刻,是李鴻章在這一問題上採取果斷態度,他連寫兩封措辭強硬的公文,交給英國陸軍提督和駐滬領事,說明其無意讓白齊文復職,并力保戈登。之所以如此,是因為戈登在擔任統領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表現出卓越的軍事才能,李鴻章需要他。最後上海英方決定支持李鴻章,並呈文給英國駐北京公使。為避免夜長夢多,李鴻章索性奏請朝廷欽賜戈登江蘇總兵頭銜。如此一來,戈登作為「常勝軍」統領的地位才算完全奠定。

銅版畫,1864 年,法國畫刊

對李鴻章的賞識,戈登也投桃報李,此後數月,他率領「常勝軍」在太倉、崑山、吳江諸役中,作戰勇猛,為清廷立下汗馬功勞。常勝軍的裝備也愈發精良,不僅有當時威力巨大的阿姆斯特朗炮、M1857型12磅拿破崙炮等,還購置了「海生號」等小火輪,作戰中往往以摧枯拉朽之勢擊潰敵軍。

但戈登與李鴻章短暫的蜜月期也將耗盡,兩人之間出現了裂痕。最初是與李鴻章的部將程學啟(原為太平軍英王陳玉成部屬,1861年降清)的部隊誤傷「常勝軍」的人,程與戈登爆發矛盾。這次矛盾在李鴻章的調解下,以程道歉了事。但不久後戈登又與李鴻章發生矛盾,原因是戈登認為李鴻章故意拖延軍餉,因此事屢次向李鴻章抱怨,甚至在7月25日呈上辭職書。

極具戲劇性的是,就在戈登準備撒手不幹之時,他收到了一封布魯斯發來的公函,告訴他本國政府最近決定授予他全權帶領部隊,幫助清廷平叛。布魯斯也在信中告訴戈登:「我殷切地希望你,而不是任何別人,指揮中國軍隊,因為你統帶的部隊將給叛黨莫大的威脅……」這是戈登首次接到本國政府和英國駐北京公使明確的授權指示,於是不再鬧辭職,積極準備作戰。李鴻章的下一個目標是太平軍的重鎮——蘇州。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SR2Com8B8wMrh2LiUHC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