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曾因刺殺事件舉世聞名的女人 告訴世人:美貌終須智慧的加持

2019-07-18     囧女無憂

路過報刊亭,在一本雜誌封面看見一張熟悉的面孔,視線遙遠的若有所思的眼睛,隱含笑意的臉,凌亂隨意的金髮,狀態閒適,大氣從容。

我突然想起來,自己也曾經是粉絲,這就是我整個青春時代的偶像,朱迪·福斯特。

當年辛克利舉世聞名的一槍,撂倒了里根總統,為的就是這個女子。

當年,我和全世界一起好奇,這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女人?並且內心暗藏一個女孩隱秘的幻想,想要擁有那種魅力,讓一個男人為我瘋狂。

但實際上,那件事帶來的喧譁聲名,卻讓朱迪用了十餘年時間來沉澱情感和療愈創傷。

我開始在那個時代貧乏的資訊里尋找關於朱迪的蛛絲馬跡。而看到她的電影已是盜版鋪天蓋地的另一個時代。她的作品不算多,角色卻跨度極廣,從時代精英到社會最底層女子,她演繹的女性超越時間和空間的阻隔煥發異彩。

《計程車司機》里的雛妓,純真的艷俗,稚嫩的老練,青澀的滄桑,諸種矛盾對立的特質,被她處理得渾然天成。

那年她12歲。雖然只是角色,但能從她陰鬱隔膜的眼神里看到女孩對這個世界的防禦和不信任。

朱迪出生於1962年,美國社會的動盪年代,個性解放呼聲正酣,越戰的創傷也正鮮血淋漓,那是一個觀念和環境混亂的時代。這是朱迪成長的時代背景。

而朱迪的家庭是單親,她是母親獨自撫養的第4個孩子。

正常3歲小孩的童年應該是童稚正酣,可是3歲的朱迪已然出道掙錢養家,同時在物質和精神上,成為家庭的支柱和母親的安慰。

朱迪很少提到她的童年,我們也很難體會一個從3歲起就被植入成人聲色世界的幼女的感受。

誠然朱迪收穫的是非比尋常的豐盛人生,但與本應純真無邪的童年永遠失之交臂,不能不說是一種遺憾和創傷。

朱迪是迄今為止轉型最為成功的童星,至今無人超越。也許是巧合,也許是內心深處的契合與領悟,朱迪問鼎奧斯卡的《被告》和《沉默的羔羊》,都是關於被侮辱和被損害的女性。

《被告》中,朱迪的角色有長達數分鐘被強暴的場面,那是一個女子肉體和精神雙重的損害和摧殘。而《沉默的羔羊》里,朱迪演出了一個女子的靈魂在黑暗中的掙扎和涅磐。

這是不同社會層面的女性,同樣曾經沉陷但最終超越了人生的困境和絕望。

朱迪的才華在《沉默的羔羊》中充分綻放。她飾演一個初出茅廬的探員,渴望用勤奮改變自己的命運。和霍普金斯的變態殺手心理學博士初一交手,立刻一敗塗地。博士從她的著裝和言行立刻辨認出一個生活困窘但雄心勃勃的年輕女子。

朱迪恰如其分地表現出屈辱和倔強,並讓博士記住了她的聰慧、勇氣,以及更難能可貴的,真誠和尊嚴。一次又一次交鋒,博士步步為營揭開了女警官生命中最隱密的創痛,和朱迪類似的孤單無助的童年經歷,唯一的安慰是一隻羔羊,但她沒能夠保護自己的童年夥伴,羔羊哀傷的叫聲成了她一生的傷。當警察,保護受欺凌的弱者,是她療愈自己的方式。

難忘朱迪陷入痛苦回憶時大特寫的臉,隱忍克制的面龐瞭然無痕,但分明能看到一種深邃的哀傷和創痛呈現於眼神和臉的細微之處,令人動容。讓我恍惚以為那就是朱迪-福斯特的人生和傷痛。

在朱迪的眾多角色里,常有一種難以言喻的動人之處,似乎她表達出你內心的隱痛,觸動你不願觸及的地方。影片結尾,朱迪和博士都心愿得償,博士在遙遠的非洲致電朱迪:現在,你的夢裡是否還有羔羊的叫聲?

童年經歷和那個震驚世界的刺殺事件顯然影響了朱迪對世界和人性的理解,我揣測朱迪曾用獨立剛強的外表長期掩蓋著內心的脆弱和恐懼。那麼,朱迪的夢裡是否曾有過羔羊的哀鳴?在靈魂的黑夜裡,她怎樣讓自己獲得救贖和療愈?

當年銀幕下的朱迪是耶魯文學系的高才生,書是她生活的伴侶,也是她滋養心靈的方式。我喜歡她的一張照片,在一座大橋邊席地而坐,閱讀,逸然自得。在她身上,有一種知性的美,她的魅力其實不是美貌,是智慧。

2006年,朱迪於賓夕法尼亞大學開學典禮上致辭,並獲得榮譽博士學位。

朱迪療愈自己的主要方式顯然是她熱愛的電影。

她在角色里表達和宣洩自己,也在角色里療愈和確立自己。在朱迪那裡,演繹的角色既是職業,也是人生和命運。誠然演員都會在角色里傾注自己對人性人生的思考和理解,但你能感受到朱迪理解的細膩、深邃和力度,這讓她做到和角色渾然一體,且賦予角色觸動人心的力量。

2001年,朱迪曾因出演電影而拒絕了坎城電影節評委會主席一職。也許正是特殊的經歷讓她對聲名有著清醒的認識,給予自己隨時回撤到內心世界的自由;而與世界的隔膜疏離讓她獲得了審視和質疑那個世界的距離,使她在那個浮華世界裡仿佛奇蹟般始終保持和站穩了自己的立場。

對這個世界的認識深度,使朱迪不再滿足於做一名演員。她在電影和著名劇集《紙牌屋》與《黑鏡》里,多次執起導筒。作為導演,她獲得了表達對這個世界的態度和領悟的更大自由。


曾經的涉險,讓朱迪極其重視維護自己的私人領域。她的家總是配備最先進的安全防護,她也從不拿美貌和私生活換取利益和聲名。世人能夠看到的關於她的部分,都是她選擇讓他們看到的。而狗仔也從未侵犯過她的領地,幾十年對她的邊界保持著敬畏和尊重。

朱迪有兩個兒子。至於父親,在她宣布做單身母親那天起就替他們免責。她沒為自己單親家庭的經歷所限,對她來講即便有過傷痛也已經癒合,甚至那種傷痛已然被轉化為生命的饋贈。

談起跟大兒子的關係,她提到:他每天都回家和我吃晚飯,因為我和很多有趣的人一起工作。我覺得很有意思,這個女人,對人生從不抱持理所當然的要求和期望,哪怕是對自己年幼的兒子。兒子的喜愛和尊重不是因為她天然的母親身份,是因為她值得被喜愛被尊重。

對母親的老年痴呆症,朱迪承認是「迄今為止遇到的最大的困難」,但她用了一個出乎意料的詞「有趣」,「能夠親自照顧母親,對我而言是幸事」。

這個擁有美貌、智慧並且功成名就的女人,內心深處仍然有著根深蒂固的不安全感,但她以自己的人生作證,刀劍的確可以化為生命的花朵和黃金

當人能夠接納和擁抱生命給予的一切時,痛苦可以成為一種有趣甚至很美的東西,但這需要內心何等的力量。

這個女子,已然懂得欣賞生命中黑夜的一面,她與這個複雜的世界達成和解,既有全然投入生活的勇氣和力量,也有出離世界的智慧。朱迪對自己的狀態這樣評價:現在的我已經自由了。她表達的顯然是心靈的自由。

這是被上帝祝福的女人。對於朱迪來說,被祝福並不意味著比別人少遇到挫折和傷害,在她這裡,被祝福是擁有直面人生的勇氣、改變命運的力量以及包容生命的智慧。

我買下那本雜誌,久久注視歲月凝練的優雅朱迪,注視超越時空的女人的力量。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RPCZGWwBmyVoG_1ZqX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