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 1996屆選秀被認為是歷史上知名的選秀大年,這屆選秀誕生了 艾弗森、雷阿倫、科比、納什多位名人堂,還有 馬布里、佩賈、安托萬沃克、小奧尼爾、本華萊士這樣的全明星,其中,科比無疑是最出色的那位。
20年生涯, 科比一共入選過18次全明星,每一次都是首發, 他還擁有五座總冠軍、兩座FMVP、一座MVP和兩座得分王,11次一陣、9次一防數量全部排在後衛歷史第一。然而,就是這樣一個總統山級別的球員,在那年只是13順位—— 「13順位」也正是因為科比變得格外特別。
那麼回到1996年選秀大會, 為何科比會掉到13順位才被選中? 當時的人們對科比的期待是什麼? 他的優勢、劣勢又是怎麼樣?翻開他的選秀報告,也許我們能從中找到答案——話雖如此,2000年之前對於球員的考察並沒有現在這麼系統和公開, 所以越早的球員越難找到專業的選秀報告。
聯盟官方倒是在選秀上對科比做出過評價,不過這份評價卻非常短:
優勢:天生得分手、非常努力
劣勢:傳球
除此之外,還有一份關於科比的長篇球探報告, 這份報告並非來自專業的球探,但也算不上業餘——所謂知己知彼,百戰百勝, 這份選秀報告來自科比高中時期、訓練營的對手,感受下當時對手是怎麼形容科比的。
在優勢上,對科比是這麼描述的: 科比的最大優勢就是他打球非常成熟,比很多大學球員甚至NBA球員還要成熟,他不會像很多人所想的那樣「做什麼事都不帶頭腦」;非常聰明,學習能力強;他的註冊身高是6尺6(約為1米98),體重192榜(約為87公斤),因此 視野出色,能夠看到全場,是個非常優秀的終結者。
科比了解籃球,了解比賽,知道自己需要做什麼才能贏得冠軍(在沒有優秀控衛和優秀射手的情況下贏得了州冠軍); 是個真正的領袖,經常會面對多人包夾依然統治了比賽,三分命中率不錯; 是個非常有決心的競爭者;高中時期打過五個位置,所以他可以在低位進攻; 有著完美的轉身跳投能力(喬丹的招牌);很多人認為他不會適應NBA,但他會盡一切努力留在聯盟里。
而在劣勢上,對科比的形容則是:認真的, 他只有17歲(馬上18歲),雖然他的父親總是說「他17歲打得像25歲」; 控球技術讓人懷疑,可能沒辦法成為一個控衛;可能還沒有準備好接受NBA的考驗, 他的身體也不夠出色(雖然他的父親,前NBA球員經常會跟他訓練)。
位置不明確, 可以打五個位置,但沒有一個位置是完美的,他很可能會在前12順位被選中,如果更高也不會意外;有聽說76人對他感興趣,因為他來自費城,夏天的時候也為76人訓練過, 76人似乎很喜歡他,甚至表示會選擇他。
從結果上來看, 顯然76人沒有像這位「球探」所說的那樣選擇科比,科比的順位恰好就在12往後一位,不過我們也能理解為何科比會掉到13順位——1996年並不是一個高中生的時代, 強如前一年的加內特也只是第五順位,太年輕的球員會被認為不穩定,何況科比的身體力量也沒有達到NBA級別。
值得一提的是, 科比的模板並非喬丹,而是格蘭特希爾——別小看格蘭特希爾,儘管希爾的生涯比不上科比,但在1996那年之際, 希爾可是力壓過喬丹當選全明星票王的存在,他場均可以拿到20.2分9.8籃板6.9助攻,僅看數據, 你大概也能看出來當時對科比的期待有多高了。
最讓人佩服的應該是科比的好勝心,在被13順位選中的那一刻開始,他大概就已經下定了決心要證明自己——科比選秀前曾為多支球隊試訓過,包括76人、凱爾特人,不過最終只有湖人看中了他,當然科比也用20年的輝煌生涯回擊了低估自己的球隊, 他的態度註定了他是一個成功者,而且還不只是在籃球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