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大多數人聽到「凶宅」都唯恐避之不及。上海的朱先生和他的妻子在買房時就「中招」了,他們以市場價買了個「凶宅」,還是「三手」的。究竟怎麼回事呢?
以市場價買了個「凶宅」,還是「三手」的
朱先生和他的妻子在金山勤奮工作了多年,終於獲得了買房的資格,他們想用多年來攢下的錢在金山買房,真正實現自己安家金山的夢想。
2019年11月下旬,朱先生和妻子通過中介,以131萬元的價格從王某處購得了一套房屋。支付房款後,雙方成功辦理了轉讓登記。2020年3月上旬,朱先生和妻子翻新房子並準備搬到新家時,鄰居表示非常「欽佩」。僅購買一棟非常普通的房子,買的又不是豪宅,有什麼可以「欽佩」的?夫妻倆與鄰居聊天之後,才得知房子裡發生過兇殺案。鄰居們說,這所房子之前是出租的,前任業主一直嚇得不敢來。這對夫婦感到震驚,經過多次打探,他們終於證實了鄰居的說法。
原來,第一個女主人是在13年前在房子裡被殺的,然後男主人以82萬元的價格將房子賣給了王某。王先生還從側面了解到,這所房子是「壞房子」,它花了80萬元買下了房子,剩下的2萬元自然就消失了。之後,王總把房子租了出去,直到朱先生和他的妻子買了房子。
得知真相的朱某夫婦在與王某協商退房未果的情況下,果斷向上海金山法院提起訴訟,要求撤銷房屋買賣合同並返還購房款。最終,經法院對雙方當事人、中介的多次溝通和調解,王某同意返還朱某夫婦30萬元房款,中介則退還中介費。
買兇宅這件事,在熱播電視劇《安家》里,有一幕讓人印象深刻。有個黃老闆是個狠人,張口就說自己「只買兇宅」,而且要「新鮮的」。這黃老闆碰到的女中介房似錦更狠,用裡面洪店長的話說「大哥,她是個狠人,只要有生意,她就接。只要你有需要,她可以給你現殺一個」。
買兇宅的人,都是基於怎樣的考慮呢?
第一種是從事某些特殊職業的人群,見慣了生老病死和人情冷暖,深知只有人害人,沒有「鬼」害人,自認就不怕凶宅。這類人群包括法醫、刑警、醫生、護士等。
日劇《賣房子的女人》里,女主角作為房地產中介,就把人人聞之色變的超級凶宅賣給了在附近醫院工作的女護士。
第二種是手頭比較緊的人群。如今,大城市的房價「高不可攀」,可又想在大城市擁有自己的家,凶宅的價格比正常房屋便宜很多,成為這部分人難得的「上車」機會。有人自嘲:「不買兇宅無非是怕『鬼』,我不怕,我就是最可怕的窮鬼」。
還有一類有某種信仰的人,也會買兇宅。在香港,很多凶宅都賣給了天主教徒,因為他們認為,人死後靈魂會去往天堂或者地獄,不會留在房子裡找人麻煩。
有些生意人認為,某一類凶宅會帶來財運,因而放話說「專買兇宅」。比如,有些人認為,被火燒過的地方會成為旺地,越燒越旺,就會專門去買發生過火災、燒死過人的凶宅。
在日本,法律規定出售和出租凶宅都要告知租客。然而,中介有自己的一套處理方法,因為法律只要求告知兇案發生後的第一任租客。於是,中介就會高價招募不怕「鬼」的租客短租,把凶宅「洗乾淨」。
這樣的事情多了,日本就出現了一個新職業——「凶宅試睡員」。只要在凶宅住滿一個月,為業主證明凶宅沒有異常,就能月入百萬,摺合成人民幣大約6萬多元。
曾發生自殺、殺人和其他非正常死亡的房屋,通常被稱為「凶宅」。這種類型的房屋不會影響購買者的實際使用,但是由於「凶宅」通常會影響購買者的心理感受(禁忌、恐懼等),因此會降低房屋的市場交易價值。因此,房屋買賣者在出售房屋時應遵循誠實信用的原則,並如實告知買家有關信息。否則,由於欺詐或重大誤會,購房者可能會取消購房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