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鐵壺煮水時,壺內裝水最多8分滿,壺嘴不要朝人,壺蓋側置微掀使其透氣,煮沸時水不溢出為最佳狀態,倒沸水時,用壺叉按住壺蓋,防止壺蓋掉落。開蓋時,用小毛巾按住壺蓋摘扭蓋,以防壺內蒸氣燙傷手。
2、鐵壺最合適的熱源為炭火,(忌用煤氣等明火),加一個老火缽,實用又有生活情趣品味,再者長期被炭火熏燒的鐵壺外壁會非常漂亮,不過考慮到有時閒情也不夠,建議也可用電陶爐和電磁爐,用中度加熱(約1200W左右),讓鐵質緩慢釋放出來,一可以增加水的口感醇厚度,二可以補充人體需要的礦物質。
3、鐵壺忌沒水干燒,這樣會縮短鐵壺的使用壽命,也有可能將壺燒裂,鐵壺在80度高溫時,忌注入冷水冷卻,每次使用後,開小火將壺內水分烘乾,在鐵壺沒有完全冷卻時,不要蓋上蓋子,保持壺體乾燥。如長時間不使用鐵壺,在壺內放置一些木炭或竹炭等,放在乾燥處,防止受潮。
4、根據實際使用水體的概況,每個地方的水質成分都不盡相同,個人經過試驗,推薦使用山泉水和礦泉水。
5、使用鐵壺倒水時一定要用布按住壺蓋,一旦失手將非常難堪。壺嘴的水垢是可以清洗的(就買嬰兒洗奶瓶的軟刷子便可),可以使出水流暢,壺身要經常用干布擦亮,不建議上油,個人覺得油噁心,使鐵質的氣孔堵住,不能更好發揮它的作用,雖然是可以防鏽,但勤勞出狀元,鉄壺也一樣。
6、如果是新壺建議先認真開壺(最直接扔一大把茶葉進壺裡)。小火煮3,5次。然後煮水幾次,最好晾乾再煮。
7、如果遇到說鐵壺的來歷壺故事時便注意,通常版本是說什麼日本帶回來已經幾十年,什麼日本打仗時留下,什麼祖傳不小心收到的壺故事,這些故事聽太多了。老壺在二戰時一部分變槍炮了,還有一部分在歐洲貴族手中,一部分在日本藏家手中,博物館內。所以出現了一壺難求的局面。投資要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