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記錄了揚州迎賓館、趣園茶社、揚州宴的美食,代表著精工細作的淮揚菜,這篇主要記錄揚州那些平民美食,雖然許多談不上精美,甚至還有些粗陋,但這些是揚州人日常的生活縮影,代表著地氣,代表著草根。
在做攻略的過程中,我參考了許多網絡資料也諮詢了一些曾經去過揚州的馬友,我自身對揚州美食本身並不大了解,用福州人的舌頭去品嘗揚州的風味,有的時候真的是風馬牛不相及,觀點結論或不相同,所以本篇僅做參考。
揚州主城區並不大,如同福州的鼓樓區,美食幾乎都集中在廣陵區,共享單車是最佳的覓食工具,確定一家店,以這家店為中心點,找到最近的下一家,以此類推。在這篇文章的美食分類中,我先以地點為線。
東關街
和福州南后街一樣,揚州也有一條幾乎每一座旅遊城市都有的街,賣各種小吃工藝品和揚州特產。
感覺上比南后街要差多了,首先沒有樹蔭,大太陽曬的快中暑;其次走幾步就有臭豆腐攤子,整條街充斥著臭味,幾乎是走馬觀花的逃離。
趙氏疊湯圓
如果說來東關街推薦的美食,趙氏疊湯圓算得上第一家。
這一碗豪華版的上圖六種各一粒,有甜有肉有菜,和福州湯圓元宵區別不同,這裡都叫湯圓。我吃的來芝麻豆沙和鮮肉,薺菜青菜水晶實在無法接受。
蔣家橋餃麵館
網絡和民間推薦往往兩碼事,類似福州安泰樓,旅遊網紅店,福州當地人是不屑吃的,揚州東關街的蔣家橋餃麵館倒是網絡和民間共同推薦。
蔣家橋的鍋貼外表金黃,看起來像玉米面的,按我個人的口味,覺得外層偏干偏硬,這與我去的是下午時間,鍋貼在煎鍋里呆太久也有很大關係,在福州做鍋貼的店很少,煎包相比之下更受市民歡迎。
揚州和福州一樣也吃拌面,第一次吃揚州拌面真的不習慣,非常濃的胡椒味,歷史積累下來的風味真的是各有千秋。
蝦籽餛飩真好,醬油湯咸香順口,內餡實在,分量也實在,這一碗下去,一天都不要吃了。
四美醬園
東關街充斥著各種你看不上眼的玩意,參觀完個園何園後,對某某鹽商故居也沒啥興趣了,倒是這家四美醬園值得一進,很想都帶一些回家,後來一轉想飛機託運麻煩,猶豫再三作罷。物流方便,外出旅遊不要再大包小包往回帶,很多的當地特產淘寶店都有,但這個醬菜我覺得從罈子里夾出來的一定勝過工廠包裝的。
皮市街
如果說東關街類似南后街,那皮市街就像未拆遷前的上下杭,並不長,幾百米。揚州當地朋友介紹說皮市街的巷子很有調調,我看了幾條,有啥調調啊,小時候我們住的不就是這種巷子,沒有衛生間,電線拉的像蜘蛛網,這種巷子幾乎每座城市老城區都有。
皮市街有火燒,大油火燒,火燒這玩意中國北方許多城市都有,最著名應該就算保定驢肉火燒。
揚州的火燒看著誘人,有長有圓,長咸圓甜。
遍地都是燒餅鋪,當地人的早餐號稱燒餅+牛肉湯,想起來都覺得幸福,芝麻燒餅滿口香。
渡江橋
揚州有位美食達人叫「甜桐」,長得甜美,她推薦我們去吃渡江橋的金剛臍,我不知道是不是這個臍字,我按地圖導航到了位置,一直找不到,只找到這家金剛蹄。
售賣的也是火燒油條之類,詢問老闆,那個金剛臍下午才做,揚州人民比較任性,很多的店要不只做早上要不就只做下午,甚至只做半夜,我曾經想找一家老虎山鍋貼,心想這鍋貼肯定是早點吃吧,結果人家下午才營業。
就在金剛蹄對面有家老陳烤鴨,甜桐也推薦,說南京風味。
只能半隻起,肚子實在太飽,留著下次再來。
陳氏鴨血粉絲湯
國慶路的陳氏鴨血粉絲湯也把它歸入渡江橋吧,反正都在一條路上,這家一定要來,董克平老師推薦我來這家店吃干拌面。
麵筋斗,醬香,胡椒味沒有那麼濃了,比蔣家橋要好吃太多,可以大口吸溜,4元的價格真平民。這碗拌面可以算是揚州平民美味的精華代表,怪不得董老師推薦。
蘭花干,好名字,就是滷的香乾,好吃,拌面絕配。
迎賓館經理說小時候早餐經常吃腰花湯,我試了一下,平淡無奇,這有啥好吃啊,不論福州的拌腰花還是福安的豬腰燉罐都賽過它,還是個人口味習慣。
北門外大街
鳳凰橋豬頭肉
揚州有豬頭肉特產,相信每一位像我一樣嗜肉的人一定會把它列入必吃名單的。百年老店鳳凰橋豬頭肉也是揚州迎賓館美女經理們推薦的,萬福閘的實在太遠。
和福州滷味紅通通黑乎乎不同,揚州滷味是白鹵,招牌豬頭肉有點類似皮凍,一大盆子。
切了半斤,要了一根牙籤,蹲門口就吃起來了,要說有多好吃還是說不上,肥而不膩這四個字倒是很貼切,不過我們吃慣了福州慶城大都會豬頭肉,總覺得鳳凰橋的味道平淡一些。
潘大大寶應長魚麵館
離豬頭肉店不過百米,就是潘大大寶應長魚麵館,這家也是揚州網紅店。
一大堆什麼頻道欄目推薦我倒不在意,僅此一家倒是讓我覺得吃對了。
長魚就是鱔魚,福州是信佛較多的城市,鱔魚往往放生,吃機會的較少,所以我們這些沒有忌諱的饞客看見鱔魚就兩眼發光,不論潮州的西門鱔魚還是松鶴樓的響油鱔糊都是挂念至今。
和福州的去腥用姜酒不同,揚州用胡椒粉,不大適應,好在潘大大用的較輕,魚湯很不錯,把鱔魚加到面里,又倒了一碟酸菜,這面終於合我胃口了。不奇怪,成都朋友來福州我帶去吃海鮮撈化,那麼新鮮的海鮮,他們卻要老乾媽舀一大勺拌著才能吃,我也是搖頭不已。
據說寶應的藕粉一絕,所以要了一個桂花糖藕,實話說,比我在趣園吃的差多了,皮太韌,用力咬開,裡面滾湯的芝麻迸出,燙死我了。
花園茶樓
揚州有四大春早茶,我吃過了趣園就不用再去了。按民間推薦,去了花園茶樓,這趟是所有平民美食中最不虛此行的。花園茶樓很多家,要去興城路那家,這是揚州人自己吃的茶樓。生意爆滿,我們只能和其他人拼桌,衛生環境輸四大春太多了。
一粒20元的蟹黃湯包終於把在趣園沒吃到的遺憾補上了。
滿滿當當的蟹黃蟹肉,這包子就算賣50元我都不覺得過分,真好吃。
一粒7元的五丁包子,即便吃過頂級美味的蟹黃包,五丁包的美味依然挂念。
真的是丁,旅遊美食因為要吃許多,所以很多時候我們都是淺嘗即止,只有這兩種包子吃的乾淨,意猶未盡。
高郵雙黃蛋。很多朋友問怎麼可能有這麼多雙黃蛋,假的吧,還真的有,雙黃鹹鴨蛋是高郵特產,我這次本有計劃去高郵吃陽春麵和買雙黃蛋,臨時變卦,只好淘寶補償。
蓋澆雪菜面。我住在上海時候沒得選擇,經常在樓下王中王吃雪菜面,這雪菜面跟我在上海吃的簡直就是它在天上海那面在地下室,簡單說,這是活的雪菜充滿誘惑,上海那雪菜是死氣沉沉,想起這碗面又咽了無數口水。
腰片湯。這就對了嘛,我就不相信精緻淮揚人家會做出陳氏那麼簡粗的腰片湯,這湯看著都舒服,這才是淮揚湯水嘛。
麵館
老苗麵館
我打車很遠才找到這家老苗麵館,迎賓館的朋友們聽說我去這家吃面,都說厲害,這家我也能知道,攻略做的細,自然有收穫。
老苗的麵湯一絕,號稱不放味精和雞精。
免費的榨菜和酸奶一來就給你送上,榨菜我理解,酸奶為啥?防止拉肚子?不過我喜歡,去其他城市旅遊總會遇見水土不服,一定要先吃酸奶和豆腐,想當年我帶隊成都美食游,每位團員都是酸奶常備,整條街成都印象被我們買光,每頓都是辣,居然都安然無恙。
蛋黃豬肝面。非常好吃,第一吃到蛋黃在湯里的做法,我們在福州吃到最多就是蛋黃用來焗或炒之類,蛋黃+豬肝,估計注重身體指數的朋友會嚇死掉,人生苦短,吃到就是賺到。
腰花抱蛋。老苗的招牌菜,揚州人民居然如此愛吃豬腰,難道是古人「漿聲燈影連十里,歌女花船戲濁波」弄得當年揚州人需要補腎流傳下來飲食習慣?
杜二旦麵館
又是一家獨此一家的麵館,杜二旦麵館老揚州人都會知道,但問了揚州當地朋友,兩極分化,有人說這家很好,老揚州人都吃,另一個說千萬別去,比當年差太多了。
價格真的平民。
一位大姐在一鍋鍋的煮麵,只有煮麵,一碗面大概五分鐘,一鍋只煮一碗,怪不得你要排隊吃。
我要了一個全放,恕我直言,太難吃了,麵湯是糊的,浮沫都沒有撇去,最奇怪為何要加香腸,香腸那股怪味污染了所有的湯麵和其他配菜,我勉強吃了兩口,裝著接電話遁去。
潘師傅炸雞腿
炸雞腿也會成為揚州網紅美食,是的,你和我都沒有看錯,世界上還有比肯德基還要好吃炸雞腿?康樂新村後門的這家店據說是唯一正宗的。
確實好吃,酥皮嫩肉什麼就不說了,最關鍵沒有雞那股騷味,一般炸雞腿店用的都是凍品,幾百幾千的雞腿凍在一起,放在冰庫,解凍腌制油炸,外皮不感覺有異,一吃到靠近雞腿骨位置時候,由於這個部位最深,如果炸的不夠,就有一股異味,非常倒胃口,所以我基本吃肯德基的,其他店的炸雞隻吃皮。
無緣吃到
劉佘記歇業三天,揚州朋友說不奇怪,一年有三分之一時間都歇業,任性;還有那家位於保險還是移動門口晚上十二點才擺攤的炒飯號稱揚州一絕,也沒吃到,為何不擺攤不清楚;更有忘不了老鵝、小眼鏡燒餅、申子樓松子燒麥、邵順興鍋蓋面、正一品元宵、朱記牛肉湯、高家特色肥腸、楊武水晶豬蹄等等等實在沒有時間也沒有肚量再吃,留點遺憾下次補。
煙花三月下揚州,每年揚州都值得來一次,不論春夏秋冬。
聚
入群請加馬語微信號:fuzhoumayuzhe,暗號:馬友吃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N-EgCGwBmyVoG_1Zgdq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