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類人,要格外小心碳水化合物

2019-07-04     減肥百家談

掰一塊饅頭,夾一口米飯,

放進嘴裡細細咀嚼,

你要多久才能感受到淡淡的甜味?

十幾秒?或是一分鐘?

看似細微的差別,

其實藏著肥胖的「命中注定」!

早在2014年,英國的《自然》雜誌就發表過一項研究:人的基因里有一種唾液α-澱粉酶基因(AMY1),如果擁有更多的AMY1,唾液澱粉酶的活性就越高。一方面,這類人在咀嚼澱粉類食物時能更快地感受到甜味;而另一方面,專家還研究得知,他們在攝入澱粉之後血糖水平也比較低,也就能因此減少血糖驟升驟降帶來的發胖風險。

簡而言之,能更快感知饅頭甜味的人,發胖風險也更低~看看下面這兩類人,你屬於哪一類呢?

如果你嘗出饅頭甜味花費的時間超過了一分多鐘,小編抱歉地通知你:或許你真的比其他人更容易發胖,可一定要好好控制一下自己的主食攝入量啦!

但是控制,也總有個度,

一味削減就一定比放肆大吃健康?

這可未必哦~

主食,吃太多太少都不健康

1.吃得多易發胖,慢性疾病找上門

主食是人們攝入碳水化合物的主要來源,如果不加以控制,熱量自然容易超標!而且如果你吃下升糖指數比較高的主食,餐後的血糖水平也會驟升,進一步增大脂肪囤積的可能。

(參考自:《中國食物成分表(第2版)》)

至於發胖的危害,相信不必小康康再細說了吧?高血脂、高血壓、高血糖,糖尿病,甚至癌症,都跟肥胖脫不開關係。

2.吃得少,導致食慾暴增或肌肉流失

吃主食易發胖,所以減肥就一定要「低碳」?小康康勸你可別走這種彎路!畢竟碳水化合物也是身體的主要能量來源,如果少了它,身體就會為了填滿能量空缺,而更加渴望炸雞、巧克力這種高熱量的食物,食慾更難控制,如此一來同樣也會造成攝入熱量超標,導致肥胖。

有人可能會問,我也忍住不多吃其他高熱量食物,那不就能瘦了嗎?可這樣的話 ,身體就會因為能量不足,轉而去分解肌肉蛋白來供能,從而導致肌肉流失,基礎代謝率下降,減弱減肥效果,得不償失!

多了少了都不可取,

有些胖友可能就要犯難了:

想減肥,到底該怎麼吃主食呢?

別著急,收下小康康的4點小提醒,

照著吃,准沒錯!

聰明吃主食,營養不易胖

1.合理控制碳水化合物攝入

中國營養學會建議,一般人群每日攝入的碳水化合物應占攝入總能量的50%-65%。對於一般人來說,每天應攝入谷薯類食物250-400克,而對於正在減肥或是天生就容易因吃主食而發胖的朋友們來說,則應該酌情在此基礎上適量減少一點分量。

2.粗細搭配

除了吃多少之外,吃什麼也同樣重要!如果擔心發胖,你可以將一部分精製米麵替換為膳食纖維更豐富、升糖指數更低的粗糧,這可以為你帶來更強的飽腹感,還有利於減少脂肪囤積。對於成年人來說,每天應至少攝入50-100克粗糧,也就是大約占到主食總量的1/3左右。

(參考自:《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版)》)

3.留心主食類蔬菜

小康康還要提醒你,你的餐盤中可能還「潛伏」著一些披著蔬菜外表的主食,讓人稍不注意就中了碳水的圈套!比如土豆、蓮藕,都是這樣的「偽裝者」,它們的碳水化合物含量較多,如果把它們當作普通配菜來吃,難免會不知不覺吃下過多熱量。所以每當餐盤裡有這類主食蔬菜時,一定要適量削減正餐主食的量。

4.少用油炸、煎炒等方式製作主食

知道了吃多少,吃什麼,是不是就能盡情享用主食了呢?蛋炒飯、炸年糕全都安排進飲食清單也沒關係?可是油炸、煎炒等方式不僅會讓主食所含的油脂與熱量大大增加,不利於減肥,還容易破壞其中的營養。所以,還是選用蒸煮等方式來烹飪主食更好哦~

就算基因註定,天生易胖,

但又怎能服輸認命?

主食吃得對,照樣瘦給旁人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Kuwa3GwBJleJMoPMd5_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