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國際比賽日結束後,本來狀態不錯的切爾西戰績突然下滑,7場比賽僅收穫2勝1平4負的成績,其中聯賽5戰4負,僅以2-1戰勝阿斯頓維拉,尤其面對西漢姆聯、埃弗頓等中下游球隊時,依然難求一勝。驚艷表現之後,這支青年軍缺乏經驗的弱點還是暴露出來。如今球隊雖然在積分榜上依舊穩居第四,但成績的疲軟讓爭四對手們已逐漸迫近,接下來,切爾西將要面對北倫敦雙雄的挑戰,如果不能趕緊解決當前戰術體系中存在的問題,那麼球隊的形勢必將更加被動。
基本數據光鮮,難掩進攻質量嚴重下滑
從表現來看,切爾西的戰績不應出現如此大的起伏。國際比賽日結束之後,切爾西的控球率和傳球成功率沒有太大變化,有4場聯賽的控球率均為65%以上,只有在客場挑戰曼城時跌落到53%。不過,能在阿提哈德球場打出一個高於曼城的控球率,本身就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而在射門次數方面,切爾西場均射門17.6次,只比國際比賽日之前的4場聯賽降低了不到0.2次,如果剔除對陣曼城的那場比賽,切爾西的場均射門次數實際還有增長。
可是,基本數據的光鮮之下,卻是球隊戰績的下滑,仔細閱讀切爾西的相關數據,會發現球隊的進攻運轉其實依然存在不小的問題。比如球隊的場均射門次數沒什麼變化,但場均射正次數只有5.2次,比上一階段下降了2.3次,降幅達到31%,從這個數據便能看出,切爾西的進攻質量實際是下降了,而且下降得比較嚴重。
把數據挖得更深一些,便不難找出切爾西進攻質量下降的原因。近5場聯賽,球隊場均傳球629.4次,比上一階段下降43.1次,其中前場傳球次數199.6次,比上一階段增加了12.3次。傳球總次數下降,前場傳球次數反而出現增長,這說明切爾西的進攻推進相對之前更加順暢,不需要太多中後場傳遞便能將戰火燃燒到前場。
傳球次數下降,前場傳球次數增長
不過,進攻推進的順暢實際上是對手們主動放棄中場而得來的。本賽季,蘭帕德對球隊中後場的改造非常成功,尤其是組織核心若日尼奧的表現有了相當大的進步。在這種情況下,上賽季對手們通過壓制若日尼奧來打亂切爾西推進的手段已經不好使了,面對切爾西強大的進攻火力,對手們只能避其鋒芒,擺起了「鐵桶陣」。所以,切爾西在面對西漢姆聯等4支中下游球隊時,獲得了至少65%的控球率。
可控球率的增長並未解決攻堅不力的問題,切爾西從上一階段的4場進9球,下滑到如今的5場進5球;而且由於攻擊不力,還讓對手們頻頻得到反擊機會,近5輪聯賽中,切爾西場均被對手射門10.2次,比上一階段增長了2.3次,失球數也從上一階段的4場3球增長為5場丟8球。
攻擊手段匱乏,若日尼奧得「背鍋」
從一些與射門相關的數據中,也能感受到切爾西的進攻乏力。進5輪聯賽,切爾西場均傳中次數較上一階段增長了9.3次,其中高球傳中增長了6.6次,這說明面對「鐵桶陣」,切爾西沒有太好的破解方法,只能通過較為簡單的傳中方式來攻擊對手球門。
那麼切爾西的傳中質量怎麼樣呢?場均頭球射門次數4.2次,比上一階段增長了2次,增幅接近一倍;場均頭球射正1.6次,比上一階段增長了0.3次;上一階段,普利西奇曾2次利用頭球射門攻破對手球門,而最近5場,只有亞伯拉罕在對陣阿斯頓維拉的時候有過頭球破門的記錄。雖然射門次數、射正次數均有所增長,但從中靶率來看,切爾西的頭球射門質量其實比上一階段有了很大的下降。
而頭球射門次數的增長也說明,切爾西的場均射門次數未出現明顯下降的原因,主要是依靠大幅增長的傳中數量支撐,如果剔除這方面的因素,切爾西的射門次數也會出現下降,射正次數也會下降得更多。
其實,射門次數的大幅增長本身就能說明很多問題,因為在切爾西的前鋒線上,沒有那種以頭球能力超強而著稱的球員,即便是吉魯,也只能做一些前場策應、牽制等輔助性工作。沒有頭球衝擊點卻偏要增加傳中次數,這就叫明知不可為而為之,沒有辦法的辦法。
若日尼奧擅長一腳出球,但面對鐵桶陣時,很難製造這種威脅傳球
攻堅不力,得從組織環節找問題。最近5場比賽,若日尼奧的上場時間出現大幅縮水,尤其在比分落後或者比賽膠著時期,蘭帕德曾將其換下,這在以往的比賽中是很少見到的,可見蘭帕德對若日尼奧的表現並不滿意。若日尼奧表現欠佳有其自身風格原因,義大利人在場上喜歡一腳出球,這種踢球方式雖然能提升球隊的進攻速度,但在對手主動收縮的情況下,效果會大打折扣。
而且,切爾西前場由一群年輕人把持,追求速度乃是他們這個年齡段的天性,而若日尼奧的風格,很容易把節奏帶偏。一面是攻堅不力,一面是進攻速度越來越快,一旦出現不該有的失誤,便會讓球隊陷入被動。比如對陣曼城的失球,就是若日尼奧向前傳球出現低級失誤造成的:
對陣西漢姆聯時也出現了類似情況,幸好有凱帕補鍋:
節奏控制不力,若日尼奧並不是根源所在
從射門次數的時間分布方面,也能看出切爾西在進攻節奏上的問題。近幾場比賽,切爾西上下半場的射門次數差距較大。比如對陣西漢姆聯時,切爾西上半場12次射門,下半場只有5次;對陣阿斯頓維拉時,上半場9次,下半場增加到16次;對陣埃弗頓時,上半場只有4次,下半場則增長到11次。
要麼射門接二連三,要麼射門如同難產,切爾西在節奏控制上的確存在問題,從中也能明白為什麼威廉能夠在之前的連勝中起到關鍵作用,蘭帕德安排這名老將參與進攻推進,幫助球隊很好地控制住了節奏,而如今對手們紛紛削減了中場防線的預算,中場推進已經不需要威廉過多回撤,所以威廉也很難再控制住球隊過快的速度了。
蘭帕德也想過為球隊適當減速,在若日尼奧接連出現失誤後,他有意識地減少了義大利人的上場時間。不過若日尼奧不在場時,切爾西的進攻速度是降下來了,進攻質量也出現進一步下滑。對陣埃弗頓的比賽,若日尼奧沒有進入首發名單,科瓦契奇擔任組織核心,可切爾西全場比賽傳球594次,前場傳球196次,兩項數據均是10月以來的低水平。當球過多地在中後場打轉,便有了後衛線接連失誤被對手灌進3球。
對陣伯恩茅斯的比賽,球隊的進攻速度有所減緩,上下半場的射門次數也破天荒地相同了一回。雖說下半場有5次射門是出現在同一波進攻中,但相對於之前幾場,球隊也算是有所進步。可是球員們明顯表現出對節奏減緩的不適應,前場沒有施展出足夠的壓迫力度。
針對這些問題,蘭帕德再次出人意料地換下若日尼奧,可這次調整並未收到效果,在義大利人下場後,切爾西只獲得了一次射門機會,而伯恩茅斯則有3次,最後一次射門還打破場上僵局,讓切爾西主場落敗。可見,切爾西在節奏控制方面的問題,根源並不在於若日尼奧一人,想要徹底解決問題,還得從多個角度考慮。
攻擊手段匱乏、節奏控制不力,歸根結底還是這支隊伍太年輕——前場球員年輕氣盛,蘭帕德也是個年輕教練,若日尼奧雖然已經27歲,但對於一個組織核心來說,還得歷練一個賽季才算進入職業生涯的黃金年齡。11下旬開始的糟糕戰績,是這群年輕人必須要交的學費,想要度過難關,蘭帕德還是得靜下心來,考慮個周密的方案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