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報會客廳丨大力實施「三大攻堅戰」 努力創造高品質生活

2019-09-27     梁平微發布

梁報會客廳 第四十九期

大力實施「三大攻堅戰」 努力創造高品質生活

——訪福祿鎮黨委書記楊紅軍


走進福祿鎮,只見清澈見底的汝溪河繞場鎮而過,楊柳依依,生機勃勃。黨的十九大以來,全鎮上下凝心聚力,精心謀劃,繪就了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好藍圖。

日前,本報記者對福祿鎮黨委書記楊紅軍進行了專訪,詳細了解該鎮在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方面的舉措。

戳視頻 看訪談


梁平日報:福祿鎮素有「福映金山繞,金獅白水濤。玉樹天香遠,龜寧堰塘高。」的美妙寫照。畫美人勤,干群鬥志昂揚。福祿鎮將如何打好「三大攻堅戰」?

楊紅軍:福祿鎮堅持深學篤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重慶重要講話精神,將防範化解重大風險、脫貧攻堅、污染防治「三大攻堅戰」作為全鎮的保底工作,在實際工作中強責任、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



清晨,福祿鎮福山村陸家坪,稻穀金黃、梯田層層。鄧志剛 | 攝

一是堅決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戰,促進社會和諧穩定。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狠抓節點和重要時點,深入開展農村道路交通安全、森林防火、非煤礦山、建築施工、地質災害等重點領域和重點行業的專項整治行動,加大隱患排查和監督檢查力度,加強應急預案演練,確保全鎮安全。做細信訪維穩,持續深化「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嚴厲打擊各類違法犯罪。積極排查矛盾風險,緊盯重點群體、重點人員,持續加強「五個一」工作,化解處理一批疑難信訪問題。全面抓好「楓橋經驗」落地,擰緊責任螺絲,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



6月19日,福祿鎮辣坪村青花椒基地內,村民挑著剛採摘的青花椒準備裝車。

二是堅決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促進貧困群眾如期脫貧。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重慶主持召開的解決「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切實增強脫貧攻堅的政治自覺、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全鎮整治山坪塘280口、小二型水庫5座,修建集雨池264口,解決群眾飲水安全問題。排查C、D級危房,實施農村危房改造350戶,確保貧困群眾居住安全。統籌抓好就業、生態、教育、健康、綜合性保障等扶貧措施,全鎮建卡貧困對象578戶1840人「兩不愁三保障」得以落實。加大產業扶貧力度,購買花椒產權為建卡貧困戶配股,連續3年累計分紅達30萬元。發展李子、椪柑、辣椒等產業1000餘畝,修建辣椒、花椒烘乾房,加強與貧困戶的利益聯接。注重扶貧與「扶智」「扶志」相結合,推出一批脫貧致富先進典型,營造脫貧光榮氛圍。



2018年12月14日,福祿鎮青橋村村民牟方權夫婦在採摘椪柑。

三是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促進生態環境綠色發展。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努力踐行「兩山論」。全面開展「三清一改」行動,常態化進行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有序推進村莊清潔行動。強化垃圾分類,基本做到「戶分類、村收集、鎮轉運、區處理」的長效清運模式。加強農村面源污染整治,設立河(庫)長38人,為25條河庫編制一河(庫)一策,關停臨時屠宰點1個、養豬場1個,汝溪河出境斷面水質長年保持Ⅱ類優。

梁平日報:作為農業大鎮,福祿鎮在實施鄉村振興,促進產業發展方面有哪些具體措施呢?

楊紅軍:福祿鎮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進一步增強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責任感、緊迫感,把鄉村振興作為主題教育的重要載體。

一是做大做強特色產業。引進駿然、保衡農業公司在青橋、辣坪等村成片發展花椒5000畝,花椒產業初具規模。建成1200噸級多功能凍庫,形成花椒成品冷干鏈物流。在福山等4個村發展綠色優質水稻3000畝,在沿河谷地帶的7個村發展柑桔3000畝、吊瓜1000畝、麻竹筍500畝,在高海拔的4個村發展優質油茶1000畝。因地制宜分片區發展,統籌推進產業振興。



6月19日,福祿鎮辣坪村青花椒基地內,村民正在採摘青花椒。

二是做實做響農特產品品牌。創建綠色高山大米品牌1個,做響「福祿面」品牌。圍繞打造萬梁果蔬基地,申報花椒綠色品牌、無公害品牌2個,申報福祿鎮生豬肉無公害品牌,以品牌帶動產業發展致富。

三是培優做強電商銷售渠道。依託線上線下,拓寬銷售渠道。擴大現有6個電商平台的銷量,扶持一批本土人才創業,新建農村電商平台4個,延長農特產品鏈條,讓全鎮特色農產品銷得更遠。

梁平日報:近年來,福祿鎮場鎮配套設施不斷優化,場鎮形象不斷提升,群眾生活品質不斷提升,福祿鎮是如何打造場鎮的呢?

楊紅軍:近年來,福祿鎮下大力氣加強場鎮設施建設,完善場鎮配套功能,整治場鎮環境,群眾好評不斷。

一是加強場鎮功能配套,提升群眾生活質量。完善群眾休閒廣場設施,建成2個文體廣場、2個停車場、1個農貿市場;完成318國道福祿場鎮段人行道提升改造、場鎮雨污分流一期工程;新安裝路燈5盞、新(改)建公廁5座。投資800萬元實施雨污分流二期工程,擴增農貿市場功能,新建人行便橋2座,場鎮配套設施日益完善,群眾「三感」進一步增強。



1月9日,無人機拍攝的福祿鎮青橋村「四好農村公路」。

二是加強場鎮周邊建設,滿足群眾休閒需求。建設完成場鎮河堤整治4.5公里,新建漫水橋2座,建成河道人行跳墩6個,硬化「四好農村路」30公里,方便群眾出行。新栽種楊柳、紫薇美化河堤周邊環境,打造休閒漫步公園。

三是加強場鎮環境整治,提升場鎮形象。採取購買社會化服務方式,引進京環公司對場鎮的清掃保潔以及農村垃圾收集運輸進行提檔升級。加強餐廚垃圾收運,強化垃圾分類收集。對場鎮污水處理廠工藝進行技改,提高處置能力和水平,為群眾營造良好生活環境。



1月7日,市民在福祿鎮文體廣場上休閒。

下一步,福祿鎮將下功夫繼續提升場鎮品質,規範場鎮市場經營秩序和道路交通秩序,下大力氣持續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打造美麗鄉村,建設美麗福祿。



文/圖 記者 熊偉

部分圖片來自資料

視頻由梁平區廣播電視台提供

責編 唐禕 審核 張望

值班副總 高小華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KRzRcW0BJleJMoPM6UA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