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正值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天安門廣場上舉行了盛大的閱兵典禮和群眾遊行,全國各界各族群眾以不同形式歡慶。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大會上發表的重要講話,主題從「奮鬥」「團結」到「前進」,從曆數「『當驚世界殊』的發展成就」到提出「前進征程中」三大歷史任務,為我們繼續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努力奮鬥,明確了「方法論」「路線圖」和「任務書」。
一、深刻把握新時代團結奮進的根本要求
(一)堅持黨的領導是創造新的歷史偉業的根本遵循
習近平總書記鮮明指出:「前進征程上,我們要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全面貫徹執行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不斷創造新的歷史偉業」。新中國成立70年來,黨的領導是我們最大、最核心的發展優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順應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通過全面深化改革破除妨礙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更加完善,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明顯提高,全社會發展活力和創新活力明顯增強。如今,「沒有任何力量能夠撼動我們偉大祖國的地位,沒有任何力量能夠阻擋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前進步伐。」中國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要不斷創造新的歷史偉業,更需堅持和充分發揮黨的領導的鮮明優勢,牢固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推進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不斷奪取新的偉大勝利。
(二)堅持永遠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奮鬥目標
今年國慶慶典的系列活動,不僅展示了受閱部隊將士們虎虎生威、富有戰鬥力的英姿,也展現了廣泛參與的各族各界、各行各業群眾自豪、振奮、喜悅的神情,凸顯了中國人民積極向上、樂觀自信、充滿希望的集體精神面貌。習近平總書記在國慶講話中強調,要「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正是因為黨和國家一直把增進人民福祉、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從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入手做好民生工作,使得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不斷提升,自覺把個人命運同國家民族的命運緊密聯繫在一起,形成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內在動力和精神源泉。習近平總書記講到,要「繼續同世界各國人民一道推動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這凸顯的是超越民族國家和意識形態的「全球發展觀」,中國不僅把本國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奮鬥目標,更願意同全世界各國一起共同創造人類的美好未來,體現了中國的大格局、大擔當、大自信。
(三)堅持團結奮鬥是不斷從勝利走向新的勝利的重要保證
新中國成立70年以來,經濟總量從建國初期僅占世界GDP份額的4.5%,發展到2019年上半年成為全球GDP總量前十國,中國經濟實際增速最高;從世界最大的貧困人口國,努力實現從脫貧攻堅到鄉村振興的新跨越,千百年來困擾中華民族的絕對貧困問題即將歷史性地划上句號;從工農業生產受到嚴重破壞、通貨膨脹嚴重、城鄉交流癱瘓的爛攤子,到新舊動能有序轉換,發展空間不斷拓展,經濟運行總體平穩、高質量發展穩步推進。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講的,「一切偉大成就都是接續奮鬥的結果」。檢閱式上牌號為1949的閱兵車、戰旗方陣中飄揚的100面軍旗告訴我們,多少英雄的流血犧牲方換得今天的太平盛世;群眾遊行從「當家作主」「艱苦奮鬥」到「希望田野」「春潮滾滾」,再到「創新驅動」「鄉村振興」「民主法治」,無一不體現幾代中國人團結一心、接續奮進的偉大曆程。「中國的昨天已經寫在人類的史冊上,中國的今天正在億萬人民手中創造」,我們要繼續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努力,「都需要在繼往開來中推進」,團結奮鬥是不斷從勝利走向新的勝利的重要保證。
二、著力強化新時代團結奮進的重要支撐
(一)塑造良好的集體精神面貌,增強發展的凝聚力向心力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實現中國夢必須弘揚中國精神。這就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團結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戰勝前進道路上一切風險挑戰、不斷從勝利走向新的勝利的重要保證」。正值新中國成立70周年,中華兒女的愛國熱情空前高漲,人民群眾自發團結起來,這正是中國的興國之魂、強國之魂。面對越來越錯綜複雜的國際環境和艱巨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我們更應當深化愛國主義教育,增強人民群眾的凝聚力、向心力,將良好的集體精神面貌和愛國情懷轉化為行動力、生產力,投身到祖國「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努力當中。
(二)將創新創業精神融入血液,成為全社會接力奮鬥的基因
國慶70周年閱兵式上,領導指揮方陣、火箭軍方陣、院校科研方陣等首次出現和16枚東風41的壓軸出場,表明科技創新與人才隊伍培育成為提升國防實力的重要引擎。國慶聯歡會上數字表演與仿真高科技、立體化焰火等高新技術成果的應用,導演手法及呈現方式的創新,給全國人民帶來一場視覺的盛宴,創新早已融入每個中國人的血液和生活。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它不僅僅體現在引領產業提質增效,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上,更體現在助推國防實力提升,保障改善民生、讓百姓更有獲得感幸福感等各個方面。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創新發展,在多次講話和論述中反覆強調「創新」並指出:「面對日益激烈的國際競爭,我們必須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斷推進理論創新、制度創新、科技創新、文化創新等各方面創新」。未來前進道路上,我們要堅持創新引領戰略,讓創新創業精神融入每一個人的血液,成為推動經濟社會健康快速發展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
(三)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合力打造和發展利益共同體
單絲不成線,獨木不成林。只有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更加緊密地團結起來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道路奮勇前進,才能戰勝一切風險挑戰,不斷地從勝利走向新的勝利。各個區域要放大自身優勢融入國家整體發展,堅持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破除地區之間利益藩籬和政策壁壘,從區域合作、區域互助、區際利益補償等多方面加快體制機制創新,從基礎設施一體化、產業發展差異化、生態環保聯控化、公共服務均等化等方面著手,合力打造和發展利益共同體,推動各區域在更高水平開放合作中提升發展質量和水平,有效破解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難題,踐行不同區域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使命擔當。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作者:趙執
(作者單位:河南省社會科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