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掌機GBA平台,這款相比較GBC平台有了硬體指標飛躍的掌機,幾乎籠絡了所有第三方知名開發商的加盟。GBA的成功完全延續於GBC已經打好的市場基礎——雖說如此,GBA不但達到了GBC的推廣數量,甚至超越了以往老任的任何一款掌上硬體。原因更在於整體硬體性能的大幅度提高與仍然延續前身的便攜性。而幾乎網羅了世界上所有軟體製作商的這款掌上平台讓任天堂失之東隅,收之桑榆。GBA掌上平台豐厚的收益讓其在家用平台有了周旋的資本,並利用掌上平台與本社家用主機的聯動達到了市場雙贏的目的。GBA平台不僅延續了SFC時代2D軟體成熟的表現效果,也在軟體引擎更新的前提下實現了基礎3D效果體現的驚人效果,直到這一世代結束。即便是在後來NDS平台已經大紅大紫的時代,GBA超小機種——GBM的推出仍然吸引了眾多玩家的目光。
為何任天堂敢於在世代末期進行GBA平台新型硬體的開發?其根本在於GBA多年的運營過程中誕生的眾多名作。這些經典作品中有的沿襲傳統,表現出了傳統2D遊戲的精髓,有的卻發揮了這款掌上32位元平台的最大機能,超越了硬體的極限而表現出了驚人的畫面效果。
為了能夠讓GBA平台軟體超水平發揮,來自世界各地的開發商都曾經特意設計過對應此平台的3D遊戲引擎以擴大硬體表現能力。在這種軟體能力提升的基礎上,誕生的眾多極限作品都給玩家留下了深刻印象。這種利用軟體引擎編寫而達到大幅度硬體能力提升的做法在之前的遊戲硬體中還從未有過,而且這種軟體技術所反映到作品上的視覺效果提升是極為明顯的。凡是經歷過這一時期的玩家都不難發現,3D效果在GBA平台末期的運用已越發普遍。畢竟,在掌上平台能表現出的頂上畫面效果所帶來的震撼力是遠遠超過家用平台的。正是因為開發平台極為成熟,GBA才能為玩家們們創造了一個又個奇蹟。接下來就讓我們簡單的看一下都有哪些遊戲突破極限成為這一世代末期的代表作吧!
的確,在其他平台上如果提及2D遊戲能夠表現出最大的機能,那恐怕要遭人恥笑,但在掌機上如果比較完美的體現出了一款格鬥遊戲的整體操作感與畫面表現力,那就是萬般不易的事。何況,本次要介紹的遊戲是追求完美移植的CAPCOM格鬥經典:SF2X。放到GBA平台上進行移植,如何在畫面素質必須下降的前提下保留遊戲應有的操作感、抵消手感與角色平衡性,便成為了CAPCOM必須解決的移植難題。讓筆者感到驚訝的是,這款移植作品竟然還是GBA平台發售首年推出的作品,而由於SF2X人物比例的巨大,背景畫面細緻,遊戲的移植素質甚至讓後期推出的GBA版SFZERO3版都難以比肩。
雖然在發色總數上與鍵位上都進行了成比例的縮減,但遊戲從開場動畫、角色頭像到背景設計都進行了重新塑造,異常和諧的背景畫面完全符合街機原作的設計布局,這種合理的縮水更保證了角色本身的肌理刻畫,以掌上平台小面積顯示的觀點來看,遊戲的角色造型本身做到了最大程度的還原,服飾與肌體描寫達到預想不到的結合效果。更讓筆者感動的是,雖然GBA鍵位有限,但進行合理輸出改造之後的本作保證了與原作相同的抵消手感,各種街機上存在的經典連攜在GBA上完全都可以進行重現,當筆者輸入完GULIE的空中逆向輕K下一輕P腳刀連攜後,不得不佩服CAPCOM的操作還原功力。而只要玩家對本作的街機版本有所熟悉,都可以在GBA這個小小的平台中實現高級操作還原,兩台主機在平常進行互聯對戰樂趣大大超過了家用平台的對局樂趣,我想這也是掌上平台的獨有魅力吧。
作為一款強行攀爬移植的作品,居然在鍵位缺乏的前提下達到了這樣的移植素質,我只能對這款超越主機限制而造就的奇蹟致敬了。
F- ZERO系列一直是任天堂極力推廣的賽車軟體,《F -ZERO法爾康傳說》便是在GBA平台推出的系列第二作,第一作屬於GBA早期作品。隨著當時《F-zero法爾康傳說》的同名動畫的熱播,玩家們在2005年終於見到了與動畫作品劇情聯動的系列續作。雖然作品並不屬於真3D賽車類型,但遊戲在賽車的機體設計、車手的能力體現以及複雜的賽道設計方面都下足功夫,讓這款"假3D賽車"軟體仍然呈現出了掌上平台最高的賽車速度感。而系列作品最有特色的多車體收集與賽車能力體驗在本作中更進行了重點改造。
在遊戲中,除了初期車輛之外,收錄了30款以上的超級賽車,對應不同的駕駛員所體現出了不同能力讓這款表現極限速度的RAC遊戲充滿了競技變化。與其他賽車遊戲不同的是,《F-zero法爾康傳說》除了要進行極限競速之外,還要在攻擊方式上下足功夫,很多時候並不需要超越對手,只要準確進行攻擊,將對手擊毀也是勝利的途徑。正因為如此,遊戲中對應不同的賽車除了完美表現速度感之外,還對於攻擊手段進行了著重的刻畫,畫面效果十分震撼。遊戲除了畫面表現驚人之外,對於參數的設置更是力求嚴謹。遊戲中,由於參數設置的不同,數十輛車體也有著明顯的操作差別。本作由於是幻想題材的遊戲,所以參數設定加分複雜,包括耐久、技巧發動加速度、轉向值、耗能、重量等多個環節都需要玩家的仔細研究。一款貌似娛樂性很強的遊戲實際上充滿了專業競技的感覺,每個玩家都可以最終找到適合自己的機體並在人人對決中獲得勝利,這才是本作凌駕於其他掌上賽車遊戲的根本。可以實現四人混戰的本作至今是眾多粉絲追求競速的項目。其遊戲性與速度表現都超越了一款掌上平台應有的素質,成為賽車+養成+競技的綜合性作品,最大程度地體現了掌上平台的優越性。
由ATARI製作的這款暴力遊戲橫跨了多款硬體平台,為好萊塢賣座電影《極道無間》的第三作。同名電影便為一部精彩的警匪對峙動作片,其中經典的急速飛車畫面與暴力毆鬥鏡頭讓這款動作電影成為了最好的遊戲改編題材。如果說在家用平台上進行改編,那麼成為一款類似於GTA類的自由暴力遊戲也並無難度。但作品如果在GBA這個掌上平台進行改編,這貌似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但ATARI公司的軟體製作團隊在對GBA硬體進行了綜合分析後,建立了特別的GBA專用3D構圖引擎。可惜的是,前兩作的推出雖然體現出了一些3D效果,但整體遊戲操作感到畫面表現力都表現得很牽強。那種硬性採用的3D效果與並不流暢的操作並沒有達到預想的效果,更與熱賣的家用平台同名改編作形成了鮮明的反差。ATARI為了將GBA上的第三作製作成為3D效果突出的名作,明智的採用了另一款優秀3D表現遊戲"Stuntman"的物理引擎並加以改進,畫面素質瞬間獲得了驚人的提升;而遊戲同時表現出了"Stuntman"最為優秀的街邊場景效果與VRALLY3車體與賽道效果,融合了各家之長的《Driver3》成為了GBA平台3D效果最為驚人的名作。
在遊戲中,玩家可以遇到各式各樣的車輛,大到貨運拖車,小到摩托車都可以經過搶奪後成為玩家的坐騎,而遊戲中所表現出的3D街道場景與3D動作表現同樣出色,天氣的突出描繪也成為神來之筆,讓人無法相信這是一款GBA作品的畫面表現。由於在遊戲中經常要進行非法的駕駛方式來進行超越,所以這款遊戲對於車體的磨損也進行了著重表現。從多方面來說,《DRIVER3》的技術含量超過了遊戲本身的內容價值,能夠在GBA平台上同時實現3D賽車、自由、暴力動作的遊戲只能讓筆者佩服,而這款遊戲的出現也說明了軟體的力量是足以改變硬體不足的。
如今GBA早已退出舞台,但是那些經典的名作卻始終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玩家們。總有人說NS平台上的遊戲太少、好玩的遊戲沒有幾個,如果任天堂能夠移植一些GBA平台的佳作,我想玩家們一定會歡呼雀躍的。畢竟比起模擬器,還是在傳統主機上玩更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