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壓高了,如果不吃降壓藥,血壓爆表危害大!多數高血壓患者為維持血壓長期穩定,預防併發症發生,每天都要堅持服降壓藥。
降壓藥種類很多,適合的才是最好的,選對降壓藥才是硬道理。每一種降壓藥都有這樣或者那樣的副作用,如服選用不當,造成身體不適反而加重血壓升高。每一個高血壓病友都希望能吃最少的藥、最小的副作用,達到最佳的降壓效果。這樣以來個體化治療就顯得尤為重要。
身邊事
三十出頭、體型肥胖的一位女性,今年年初感到頭暈,隨後自測血壓,高壓接近140mmHg,低壓95mmHg,當時沒太在意,也沒採取干預措施。
近些時間來,她感覺頭暈比之前有所加重,再測血壓150/100mmHg。於是自己口服短效鈣拮抗劑,先是吃一片,但是血壓降不下來,而且心慌、氣短症狀依然很明顯,於是趕緊停用降壓藥,到醫院就診。
接診的醫生測了她的血壓,血壓值結果為160/110mmHg,又給一種長效鈣拮抗劑口服。患者吃藥後又出現了同樣的不適。
於是,來我門診就診。我給她測血壓,結果仍然很高150/100mmHg。心率也很快,接近100次/分。
我建議把口服的長效鈣拮抗劑量減半,同時加服β受體阻滯劑。患者吃了藥後,雖然還有心慌氣短不適的症狀,但症狀相較之前有所減輕。
於是我建議停服長效鈣拮抗劑,只服β受體阻滯劑,並給予相應的心理疏導。病患再沒有不適症狀出現。之後測血壓,高壓130mmHg多,低壓小於 90mmHg。於是給她提供每日進食方案,囑其控制飲食,控制鹽攝入量,減輕體重以進一步降壓,並定期隨訪。
吃了降壓藥,血壓不降反高
其實,平時臨床上像這個病患的情況也不在少數。她本身血壓偏高,近日的勞累加重了血壓波動。吃了降壓藥後,血壓不降反高,原因可能有以下兩點:
很多高血壓患者都伴有交感神經激活,鈣拮抗劑可以進一步激活交感神經(短效鈣拮抗劑的交感激活比長效鈣拮抗劑更重),從而引起心慌、出汗、臉紅等不適。這種不適反過來導致血壓進一步升高。
發現血壓升高,服降壓藥效果不理想會導致一定程度的焦慮。焦慮會導致血壓進一步升高。
長效鈣拮抗劑對交感神經的激惹雖然比中短效鈣拮抗劑的影響小些,但依舊存在。β受體阻滯劑是降壓藥的一種,這一類藥雖然降壓力度偏弱,但對年輕的、交感神經激活的高血壓患者很合適。
另外那些單用鈣拮抗劑降壓,降壓效果卻不理想。血壓聯合用藥時,鈣拮抗劑與β受體阻滯劑可以很好的協同降壓並控制交感激活。本身就有交感激活的患者服用鈣拮抗劑會進一步激活交感神經(交感激惹),交感激活導致的心慌、氣短等不適症狀又引起血壓升高,有時候可能比之前未服藥時血壓還高。
如不仔細詢問病史,會得出降壓藥降壓力度不夠的假象。
降壓需要慢慢來
年輕醫生跟蹤了整個診治過程,問:「老師,這個病人的血壓其實挺高的,160/100mmHg是二級高血壓了,所以其他醫生才給她降壓效果更強且劑量較大的降壓藥。可您怎麼就敢只用一個降壓力度弱的降壓藥降那麼高的高血壓,而且效果還是挺好的,不僅血壓降了下來,而且病患還沒有其他不舒服。」
「這是個好問題,說明你認真思考了」。我說,「其實,做醫生不應該只是追求高精尖,只會做高難度手術的醫生不是好醫生。醫生應該把病患的痛苦,哪怕是微小的痛苦放在心上,并力爭幫助解決。這樣,你才會更加仔細詢問患者病史,對疾病的發生髮展及治療過程中出現的反應認真分析推理,最終發現問題的癥結所在。給患者解決了問題後的成就感是做醫生最大的滿足。」
學生若有所思,然後肯定地點頭。
「還有呀就是」,我逗她,「幹什麼都不要操之過急。口服降壓藥有些時候也要悠著點兒。」
End
原創文章轉載需告知
文中圖片來源於網絡,僅供參考
聽健康 心知識
如果你有什麼問題,歡迎在公眾號後台給我留言,我看到後會第一時間回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