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正是戶外騎行運動的季節。從自行車被發明起,騎行便成了很多人的愛好。而隨著共享單車的興起,騎行的人更多了。無論是騎行愛好者還是把自行車當作代步工具的人都需注意:不正確的騎車姿勢和不良的騎車習慣,會給身體帶來疼痛與健康損害。
過度騎行易致慢性疼痛
和任何運動一樣,不正確的騎行方式會帶來一系列健康問題。比如,過於「前趴」;座椅位置調整過高;騎行時「探著腳」或「窩著腿」;低頭含胸或仰頭撅臀等都會增加人頸椎、腰椎、膝關節、肩、肘、腕的負荷。
總體來看,不正確騎行方式最常引起的健康問題就是肌肉骨骼系統慢性疼痛和泌尿生殖系統疾患。
人體的股外肌、股二頭肌和腓腸肌是負責蹬踏動作的主要肌肉。座椅過高,股二頭肌、腓腸肌、脛骨前肌也就是大腿後側和小腿前側易疲勞;座椅過低,臀大肌、股直肌、股外肌也就是大腿中外側和骨盆後側易於疲勞。
鍛鍊別做「周末戰士」
掌握正確騎行姿勢最重要的目的是避免損傷。正確的騎行姿勢是:身體稍前傾,兩臂伸直,腹部收緊,採用腹式呼吸方法,兩腿和車的橫樑平行,膝、髖關節保持協調,並注意把握騎行節奏。因此,我們需要掌握以下六個騎行知識。
一是選擇正確的騎行姿勢。不要模仿專業自行車運動員的姿勢,它不適合普通人。
二是選擇適合自己的車座。很多騎車人會選擇較大較重的車座,認為寬大的車座更舒服。其實決定車座舒適與否的關鍵是車座的形狀設計,以及車座的安裝高度與位置。
三是騎行過程中注意休息,避免長時間保持同一姿勢。
四是不做「周末戰士」。規律鍛鍊,多種運動方式結合,避免短時間突擊騎行。
五是避免長時間在崎嶇不平的道路上騎行。
六是長時間騎行時,需做好開始前的熱身活動和結束後的放鬆活動。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IY0W7m8B3uTiws8KHpy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