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東青島爆出一起駭人聽聞的謀殺案:
一位45歲的成功女律師,疑似在家中被15歲的女兒用繩子活活勒死,並被女兒藏屍行李箱。釀成悲劇的原因,竟是女兒覺得媽媽對她要求過於嚴格。
這一消息隨後得到了當地警方的確認。5月26日,青島市公安局工作人員向記者證實,確有此案發生,遇害者死後被裝在行李箱中,其15歲女兒有重大作案嫌疑,已被警方帶走。
青島警方稱,該女孩認為母親對其要求過於嚴格,疑因壓力大,與母親發生爭執後行兇。
據《財新網》報道,5月22日周五,張女士母女二人回家後一起吃了晚飯,女兒隨後主動提出要幫媽媽按摩,在媽媽躺下後,將媽媽勒死。
被捕後,張女士女兒自述稱,學習壓力大,母親對其管教特別嚴厲,自己早想殺死她。
青春期孩子如何管教?
孩子進入青春期,叛逆情緒越發嚴重,於家長是「壞」事一樁,但是它是孩子成長的必經之路。叛逆的出現,代表孩子自我意識的覺醒,他們作為社會個體的獨立體也日益顯現。青春期的良好過渡,對孩子的成長十分重要。因此,正確面對孩子的青春期,學會與叛逆孩子相處,是家長的必修功課。
1、尊重孩子
孩子進入青春期,難免有一些自己的小秘密。誰不曾青春過,想想自己在青春期的時候,最希望從父母那裡得到的是什麼?是尊重、是信任。青春期的孩子渴望被尊重、被理解、被認可,給孩子留有一定的空間,相信孩子獨立為人處世的能力。在這個時期,家長切忌偷窺孩子的隱私,更不要試圖去觸碰他們的底線,應該像朋友一般與他們相處,親密卻又彼此尊重,反而能收穫融洽的親子關係。
2、加強溝通
人們常說「三年便是一個代溝」,如此看來,我們與孩子之間可謂是千溝萬壑。要想填平這些溝壑,需要的不是推土機,而是溝通的橋樑。溝通是解決問題、化解分歧的良好方式,以平和的心態,選擇恰當的時機,與孩子多一些平等的交流,通過聊天了解孩子的近況,與他們分享在學習、生活中遇到的開心事,與他們開解煩悶與苦惱,才是合格父母所應表現的態度。
3、創造良好的成長環境
良好的成長環境,不僅僅是優渥的生活,更重要的是平和與溫暖。青春期的孩子,增強的不僅是自主意識,還有他們的自尊心。如果家長一味延續嚴厲、簡單的說教式教育,很容易便會引發孩子的叛逆情緒,強化他們的對抗心理。不僅起不到教育的作用,還會在親子關係中產生隔閡,甚至是將孩子逼向與家長期望值的反面,導致過激行為的產生。
青春期的孩子,從身體到心理都發生劇變,他們試圖衝破父母的約束與管教,證明自己的成長。對待這個時期的孩子,家長應該掌握教育技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IFA-hXIBiuFnsJQVN0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