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年羹堯手握幾十萬精兵,為何雍正一道聖旨他便束手就擒

2019-12-30     夢露居士

夢露居士為你解讀《雍正王朝》,點擊關注閱讀系列文章。


電視劇《雍正王朝》中,年羹堯是一個很複雜的人物。他從一開始就是四阿哥胤禛的包衣奴才,憑著自己的實力與雍正的推薦,一路平步青雲。在雍正登基後,年羹堯當上了撫遠大將軍,手握幾十萬大軍,平定青海羅布藏丹增叛亂。

此時的年羹堯,可謂是位高權重,一言九鼎,他甚至可以一句話就罷免朝廷官員。特別是他平定叛亂後,更是志得意滿,位高權重。年羹堯回京之時,雍正下旨讓百官跪迎,他居然得意洋洋的騎著馬走過去,絲毫不把其他官員放在眼裡。

後來年羹堯逐漸引起了雍正的不滿,雍正一道聖旨,便撤了年羹堯撫遠大將軍之職,將他調任為杭州將軍。之後年羹堯的職位一降再降,最終被貶去守城門了。他守城門時依然不改飛揚跋扈的性子,天天穿著黃馬褂,雍正終於受不了他的無禮,賜他自盡了。

當時年羹堯手中握有幾十萬大軍,他為何不扯旗造反,而是乖乖束手就擒呢?難道他不知道自己被撤了撫遠大將軍之職後,即將大禍臨頭嗎?

其實年羹堯不是不想造反,他不敢反,也不能反。如果他要造反,他手下的軍隊絕不會聽他的號令。

年羹堯確實是手握幾十萬軍隊的撫遠大將軍,但是這些軍隊都不是年羹堯的,而是朝廷的。

西北軍隊的將士們之所以服從年羹堯,並不是因為年羹堯對他們有什麼恩義,而是在服從朝廷,服從年羹堯撫遠大將軍的身份。

所以一旦朝廷下一紙詔書,西北的軍隊就立刻不聽年羹堯的命令了。如果年羹堯想造反,他的部下一定不會聽從他,甚至可能直接殺了他向朝廷邀功請賞。

就算軍隊願意跟著年羹堯造反,但是打仗打的是錢糧,年羹堯的軍餉從哪兒來,糧草又從哪兒來?

年羹堯當大將軍的時候,他同時任陝甘總督一職,自己確實可以在西北籌措錢糧,但這一切都是以朝廷的名義進行的。

一旦他造反,沒有陝甘總督這個官職的加持,地方官肯定不會聽他的。除非他去搶掠,否則根本沒有辦法籌措到錢糧。而年羹堯的軍隊一旦搶掠就會失去民心,會敗亡得更快。

年羹堯弄不到軍餉糧草,軍隊沒有工資又吃不飽飯,憑什麼跟著你造反?

最後,假設上面兩個問題都解決了,年羹堯還是反不了,因為他沒有名義啊。

造反是一定要有名義的,這樣才可以凝聚人心。如果軍隊不知道為什麼要反,很快就會軍心渙散了。

你說要反清復明也好,雍正篡位也好,總之一定要有一個理由,哪怕這個理由再假都可以勉強用。但是年羹堯並沒有造反的理由。

如果年羹堯要說反清復明,但他是旗人身份,本身就是清的一部分,他反清是要反自己嗎?

如果年羹堯要說雍正篡位,自己撥亂反正,可是有實力跟雍正競爭皇位的阿哥們都在京城裡呢,不論年羹堯擁立哪位阿哥,那位都會立刻站出來擁護雍正斥責年羹堯。

康熙初年,平西王吳三桂曾經造反,引發「三藩之亂」,天下震動。但吳三桂的條件,年羹堯不具備。

當年吳三桂能造反,因為他是裂土封疆的藩王。軍隊是吳三桂自己的,地方上的錢糧稅收是自己的,他又是前明舊臣,可以打出反清復明的旗號。

到了雍正年間,政局穩定,國內太平,年羹堯又怎麼可能成功呢?只怕他連想都不敢想。

一切有為法,如夢亦如露。我是夢露居士,為你解讀《雍正王朝》。點擊關注,閱讀系列文章。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HgEotW8BUQOea5Ow8BH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