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孩子「上學多喝水」管用嗎?專家:近2/ 3中小學生飲水量不足

2019-09-21     小公主變形計

送孩子上學,在校門口聽家長們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多喝點水啊!」。我自己也常常跟上小學三年級的女兒這樣說。孩子頭也不回地沖我們揮揮手,裝在書包側兜里的水杯隨著孩子的腳步一晃一晃的。

為什麼會有這麼多家長選擇把「多喝水」作為分別時對孩子的叮囑呢?怕孩子缺水,這種擔心是多餘的嗎?

國家衛計委發布的《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版)中,對居民日均推薦飲水量是1500-1700毫升(約7-8杯水),而在上一版即2007版中,推薦量為1200毫 升(約 6 杯)。

一邊是推薦飲水量的調高,而另一邊則是實際飲水量的明顯不足。中國疾控中心營養與健康所所長丁鋼強在接受南方都市報的採訪中說,

「根據我們的調查,中國人水攝入量還是不夠的。

以學生群體為例,北京疾控中心2015年曾公布監測結果,近2/ 3的中小學生飲水量不足,女生飲水不足比例高於男生,郊區高於城市。」

飲水不足對孩子的身體有什麼危害?

水是生命之源。如果只喝水,不吃飯,人能存活35天左右;但如果只吃飯不喝水,人只能活7天左右。

水不僅滋養身體,還負責將人體內的營養物質運輸到細胞中。缺水不僅會讓人鼻子干、嘴唇乾、皮膚發癢,還可能引起便秘和結石等問題。

美國F.巴特曼醫學博士認為:人體的許多疾病,比如各種疼痛、高血壓、糖尿病等都跟慢性缺水有關。

英國一項最新研究表明,如果飲水量不夠,會引起大腦灰質的縮小,從而增加大腦進行思考的難度。青少年如果長期或嚴重缺水,直接影響其認知能力。這對於像海綿一樣,處於學習知識的黃金時期的孩子來說,影響實在是太大了!

所以,喝水這件小事,實則意義重大。作為父母,提醒孩子多喝水,絕不只是進入秋冬季要防止乾燥這麼簡單。那麼,如何能讓孩子把「多喝水」這件事落到實處呢?

(一) 有些家長把「在學校多喝水啊」作為跟孩子道別的習慣性用語,它更像一句口頭禪。

這句話就像中國人常問的「吃了嗎?」或者像外國人彼此之間時會談論天氣,父母只是說一說,孩子也就只是聽聽而已,並沒有什麼實際的效果。

如果你是屬於這種情況,建議將喝水的要求說得再具體一點。比如,今天孩子有體育課,運動量大,你可以告訴孩子:今天放學前,請在學校喝兩杯水。

當指令足夠清晰,並且有數量和時間的要求,而且這個指令時不時會有變化,孩子在接收信息時才會在大腦中留下印記,才有認真對待的可能。

(二) 孩子在家有喝水的習慣,但在學校喝水少,該怎麼辦?

父母如果發現孩子在家喝水很正常,但一到上學,給孩子裝好的一杯水回家多半還有剩餘,而且問過孩子,他中間沒有在學校續過水,那麼家長其實就可以確認了:孩子在學校的喝水量不足。

出現這種情況,家長只是在上學時囑咐孩子多喝水是沒有用的。一定要多跟孩子交流,了解孩子行為背後的原因。

小飛就有一段時間是這樣。媽媽注意到後問起原因,小飛說,擔心老喝水就要去上廁所;又怕上廁所需要排隊或者耽誤時間過長,回來上課遲到遭老師批評。

小飛一向乖巧可愛,也很在意老師的評價。所以,對於這一類的孩子,父母首先要重新幫助孩子建立價值排序。

小飛媽媽就跟小飛說,你看,你們班主任多次強調不能帶病到校,如果身體不舒服一定要在家休息,是不是這樣?這說明,老師和媽媽一樣,也認為你的身體健康是第一位的。有了健康,才能更好學習。而喝水,就是在為咱們自己的身體健康服務。

其次,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幫助孩子掃清障礙。

小飛媽媽告訴小飛,下了課一定要儘早起身去廁所排隊,不能快上課了才出門,這樣就能避免回來過晚的狀況;

另一方面,也承諾小飛,讓她先試試看,如果這樣做了還是會晚回來,媽媽會主動聯繫老師,說明情況,保證老師不批評小飛。

事實上,小飛按照媽媽的建議做了,正常喝水,及時去廁所,並沒有出現晚回來被批評的情況。小飛放心了,喝水也正常了。

所以,了解孩子不喝水的具體原因,對症下藥是關鍵。

(三) 孩子在家就不愛喝水,到了學校自然也喝水少,試試這麼辦

這種情況與其在孩子進校門前千叮嚀萬囑咐「多喝水」,不如在平常多花心思幫助孩子愛上喝水。

有一位媽媽用讓孩子養植物的辦法治好了孩子不愛喝水的毛病。媽媽陪著孩子從市場上買來綠色盆栽,枝繁葉茂,根莖挺拔。特意好幾天不給植物澆水。孩子親眼看著葉子發黃,一片片往下掉。媽媽說:「你看,這句是缺水的後果!人要是不喝水,也會跟它一樣!」

媽媽鼓勵孩子每天給植物澆水,並把這個任務交給他全權負責,由孩子親自早晚各澆水一次。植物慢慢挺拔,重新「活」了過來。這個過程讓孩子印象深刻。

至於我自己的女兒,是在探望做了膽結石手術的爺爺後才對喝水這件事產生足夠的重視。

她親眼看到爺爺在病床上的樣子,聽爺爺說手術碎石的痛苦,也親耳聽到醫生跟爺爺說要多喝水,這一切,都對她產生了巨大的震撼。她不僅自己主動喝水,還會提醒爺爺和家裡其他人喝水,成了全家名副其實的「飲水監督員」。

在清華大學的體育場上有一條醒目的標語,叫「為祖國健康工作50年」,我想,這個標語也可以送給你的孩子。幫助孩子從小養成多喝水的習慣,身體不缺水,學習有活力。祝每一個孩子都健健康康!

我是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也是一個男孩和一個女孩的媽媽,關注孩子的身體健康,更關注孩子的心智成長。我相信,做父母是需要終身學習和不斷修煉的。如果您也認同,歡迎您關注我,謝謝!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EOahU20BJleJMoPMQ7h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