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大媽說:手腳冰涼的女孩不能娶?為什麼?

2020-01-24     叮噹快藥

天氣涼了,更要注意保暖,不然寒氣侵入體內,得了「宮寒」可就不好啦;

  不吃冷、不露腰,小腹一定要暖乎乎的,否則得了「宮寒」就追悔莫及……

  而且「宮寒」幾乎成了所有婦科病的罪魁禍首:不孕、流產、月經失調、痛經都能怪罪到是因為「宮寒」。「宮寒」大法好嚇人啊!

  可這天天被長輩們掛嘴邊的「宮寒」究竟是什麼呢?

  這所謂的「宮寒」的「寒冷」究竟有什麼依據?

  就像我們常說的「心寒」「眼酸」「辣眼睛」,老百姓口中的「宮寒」,是不是也一種寫意的表達方式,跟子宮受涼有沒有關係呢?以下是常見的幾大誤區,大家不妨來看看。

  謊 言?

  月經量少、痛經、手腳冰涼就是「宮寒」呀!

  真 相?

  「宮寒」只是寫意的表達,不是子宮溫度低,子宮溫度是恆定的;婦科疾病要到醫院看醫生,對症下藥。



  月經量少怎麼回事?

  是「宮寒」嗎?

  很多女性會問,我月經過少,是「宮寒」嗎?是「氣血虛」嗎?遺憾的是,醫學科學中並沒有這樣的描述,也沒有任何客觀的檢查可以確認您是不是「宮寒」「氣虛」「血虛」。

  所謂月經是子宮內膜定期剝脫,決定經量和經期的主要因素有:生殖內分泌調節、子宮內膜、營養狀況等全身情況。

  打個比方,月經好比是韭菜,每個月可以割一次,割了還會長。子宮內膜就是土壤,生殖內分泌調節就是肥料,營養狀況等其他全身情況好比光照、溫度。 韭菜收割得多不多,和「土壤」、「肥料」、「光照、溫度」都有關係。這裡就不展開細說了。

  如果中醫醫師給你說「宮寒」「氣虛」,一般也是出於主觀的經驗,是有待商榷的。而月經過少的女性通過細緻的檢查大部分都可以有科學合理的解釋。明確疾病後才能有可靠、恰當的治療,千萬別隨便找一個美容院按摩院都能做的「暖宮」套餐,這個智商稅咱還是別付啦!

  持續痛經也是「宮寒」引起的?

  有多少女孩子把自己的痛經歸結到某次「受涼」導致的「宮寒」,每個月痛不欲生的時候只好狂灌熱水,或拚命忍著?這裡需要鄭重提醒大家一句:初潮之後又出現的痛經,特別是越來越痛的,一定要小心【巧克力囊腫】!

  一般巧克力囊腫是主要症狀就是痛經、月經異常、不孕、房事疼痛等等。

  所以,如果痛經是初潮之後又出現的,而且一次比一次痛的話,不要光吃止疼片或者發脾氣,記得先去醫院查一下是否是子宮內膜異位症。

  再說,痛經還分原發性和繼發性痛經,而大多數人是原發性痛經。原發性痛經主要是月經時子宮內膜的前列腺素升高引起的,和病變無關。不用過分擔心,這類痛經發生的強度也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減弱,還有一部分人因為懷孕生產期間,身體的激素髮生了改變,甚至在生完孩子後不再痛經也是有的。

  而繼發性痛經則就需要及時就醫診治了,因為它多和病症如子宮肌瘤、子宮內膜異位症、盆腔炎等相關,就不要扯什麼「宮寒」啦。


  手腳冰涼一定是「宮寒」?

  前段時間一個相親節目一位大媽公然說:「手腳冰涼的女孩不能娶!」原因很簡單,手腳冰涼會有宮寒,而宮寒的結果就是生男孩會得小腸疝氣,生女孩會營養不良。

  對不起,手腳發涼和子宮沒關係,子宮只負責生育,管不了手腳的體溫。

  其實,熱量隨著血液傳輸,肢體末端循環相對差,所以耳朵、鼻尖、手腳,是全身最冷的地方。且腳趾、膝蓋、肩膀和手指等部位,屬於運動較多的關節區,脂肪相對較少,熱度容易散失。

  手腳冰涼的女生多見於以下3種類型:

  1、一種是體型瘦小者,這種情況,多穿點衣服、注意保暖就好;

  2、還有一些女生,減肥過度,身體羸弱,容易出現低血糖或低血壓,這時就會出現手腳冰冷,這種情況,多吃點食物,鍛鍊身體就好;

  3、最後,還有些女生,手腳冰涼,甚至發白髮紫,這可能與雷諾氏病、甲減、維生素 B12缺乏、糖尿病、紅斑狼瘡及硬皮病等有關,這種情況,建議去醫院系統檢查一下。


  吃冷飲會有寒氣

  引發「宮寒」?

  至於吃冷飲會不會導致「宮寒」,這個很好理解。

  雖說冷飲大概有零下十幾攝氏度,一口一口吃進嘴裡都會順道食道到胃裡,要是在之前吃過別的食物,它們會在胃裡待的時間還要更長、更久,所以在這個時間裡早就把冰捂成熱水了。

  而作為消化系統的先鋒,口腔食道和胃的溫度都會暫時降低,可你記住了,胃在上腹部,離子宮還有十萬八千里呢。吃個冷飲就能影響子宮,你還真當自己是冰雪女王呢。

  再說人的五臟六腑,里一層外一層都會被骨骼、血管、肌肉、脂肪、皮膚包裹的嚴嚴實實,溫度和體溫差不多,而子宮前有厚厚的小腹脂肪保暖,後有布滿油脂的腸系膜,只要不發燒不凍傷不休克,它和其他內臟一樣溫度恆定。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EJ2t6W8Bgx9BqZZIYZA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