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要問現在的人們最熟悉的書籍是什麼,那一定就是從小讀到大的四大名著了。而要問人們最喜歡四大名著里那一本書,大家可能隨口便說肯定是《西遊記》了,因為從小看到到的,而且最喜歡六小齡童章金萊老師演的孫悟空了。
可要說到西遊記里的事或許人們除了大鬧天宮、女兒國、三打白骨精這些精彩熟悉的故事之外其他的事情不會了解多少。比如在孫悟空大鬧天宮時玉帝為什麼要請如來佛祖而不是請當時的太上、元始、靈寶呢?再比如為什麼唐僧經歷八十一難時其中的很多妖怪是各路神仙的靈獸呢?而本篇便講講西遊記裡面神仙們的江湖。
一、天庭與西方佛教的關係
1、地位不同
雖說我們再看西遊記時有很多的神、鬼、仙、妖等,但他們之間有也很多組織跟群體。就比如當時的「天庭」「佛教」「地府」「妖國」「截教」等等勢力。可在這種種勢力中卻又有一個層級劃分,如管理整個三界的天庭是地位最突出的,而統治西方的佛教則是要次一等,至於地府、妖眾那些組織都算是三界中的所以也都歸天庭管轄。
書中在描寫西天佛教時雖然看起來很厲害地位不低,整本書都在描寫唐僧師徒去西天取經的故事。可實際上在書中佛教的地位並非高於天庭,若要為他們所在地位定一個標準,那他們之間就好比是皇帝跟封疆大臣。
就比如在《西遊記》中第七回悟空被如來收服後,天庭舉辦了一場宴會來慶祝,在這其中如來落座的位置確在玉帝的下方,如果西方佛教地位跟高,那應該跟玉帝平起平坐,所以我們可以看出在地位上佛教不及天庭。
2、悟空送禮所體現的矛盾
看西遊記時我們知道並不是說所有的神仙、佛陀關係都很好。就比如一個很突出的例子在《西遊記》第九十一至九十二回中,唐僧師徒即將到達靈山時碰到了三支犀牛角,而這三支犀牛精確是西方佛教的手下,他們在當地收稅貢獻如來,後來被孫悟空發現後殺掉了,最後剩下了六隻犀牛角,並逐一分配給了玉帝、如來。這時我們可以看出在這裡面的各方算計。
在分配犀牛角時悟空這樣說「四位星官,將此四隻犀角拿上界去,進貢玉帝,回繳聖旨。」我們帶一隻去,獻靈山佛祖。這裡可以看出,在孫悟空送禮時把多數給了玉帝少數給了如來,為什麼要這樣分配?因為上面說到,犀牛精是如來的手下,卻被孫悟空打死並逐一獻禮給了各方大佬,而這卻是玉帝的布局。
當時的西天強勢並不服從管理,玉帝想通過這種手段定一個以權謀私敲打如來,好認清自己。在悟空分配完後,「四星心中大喜,即時拜別大聖,忽駕彩雲回奏而去」。這也是四木禽星為何如此高興的原因,因為悟空的做法合玉帝心意,
3、教派之分
在《西遊記》里勢力被劃分為了三派即天庭、西方佛教、地界眾仙。而西遊記則是圍繞著這三派勢力進行書寫的,其中天庭最強勢,其他勢力都要聽從它的安排,但是西方佛教及地界的仙人都不全都聽天庭的安排,基本上都是聽調不聽宣。
其次這些勢力之間天庭跟佛教的矛盾最大,也最為突出。而《西遊記》裡面寫的最多的就是天庭眾仙神跟西方佛教的較量算計。這也是為什麼唐僧師徒在經歷九九八十一難時其中的妖魔鬼怪多數是眾仙神的靈獸或天庭中的神仙。這均都顯露出了《西遊記》中天庭跟西方佛教的矛盾。
二、神仙之間的矛盾
1、佛道之爭
《西遊記》主講的是唐僧師徒西天取經的故事,可在這故事背後卻安藏著佛教與道教之間的爭鬥。在唐僧師徒取經時經歷了很多妖魔鬼怪,其中多數是天庭神仙們飼養的靈獸或者是一些下凡作祟的神仙。就好比讓師徒四人吃盡苦頭的青牛精,它原本是老君的坐騎卻偷偷下界抓了唐僧。
細緻分析下,《西遊記》裡面的太上老君是什麼水平呢?在書中太上老君被尊為「開天闢地之祖,是陰陽之主宰,萬神之帝君」,而孫悟空的金箍棒、豬八戒的九齒釘耙、觀音菩薩的紫金鈴都是太上老君鍛造的,而在第八十六回《木母助威徵怪物,金公施法滅妖邪》中便講到了老君的地位,其中說到「李老君乃開天闢地之祖」,所以可以判斷出老君是什麼水平了。
結合種種,我們還能說青牛是自己偷偷下界的嗎?還能說青牛偷老君的寶貝下界是僥倖?這些不過都是老君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罷了,若非再最後老君看到各路神仙都來的差不多了,才覺得是時候出手解決了,便用法寶收服了青牛。可想在這裡面,天庭眾神仙與西方佛教的關係是怎樣了。
2、監督靈山的金頂
唐僧師徒達到靈山腳下時遇到一「仙人」,經悟空介紹才知事玉真觀的金頂大仙。或許有讀者會在這裡產生疑問,為什麼唐僧到了靈山腳下前來接引的不是佛教弟子而是道教的仙人?
在第九十八回「猿熟馬馴方脫殼,功成行滿見真如」中金頂大仙笑道:「聖僧今年才到,我被觀音菩薩哄了」,然金頂大仙是何人?觀音菩薩見了都要特地拜他,要說觀音一兩言就能忽悠到金頂大仙,那其中可是存在很大水分了。
雖說金頂大仙是說自己被觀音菩薩騙了才來靈山,到不如說是替天庭監督西方佛教。因為以當時的佛道局勢來看,天庭絕不會放過任何可以打壓佛教的機會,更不會允許佛教有發展的機會,能使絆子一定會使絆子的而做這些事情都需要用到實力不低又備受尊敬的人,所以金頂大仙或許就是這麼一個角色
三、神仙間的角力
1、玉帝的臥底
在唐僧師徒中,有一個人默默無聞,話語很少,挑著擔子走在隊伍最後,看到這大家都知道是誰了吧,這個人就是沙僧。而為什麼要說沙僧是玉帝派到取經隊伍中的臥底呢?這還要從天庭跟西方佛教的矛盾說起。在《西遊記》這個書中多處寫到佛教的為了弘揚佛法而派金蟬子下凡人間歷九九八十一難取經的故事。金蟬子如來的二弟子因輕慢佛教遭受貶下人間的事情。
而當時的四大洲基本上都是天庭的勢力範圍,佛教想從中取利很是艱難,因此有了如來派弟子弘揚佛法的事,一來是有身份有背景不會被人打死,二來是天庭不好明面作對,因此在如來派弟子下界時,天庭就得知了消息便布局安插了捲簾進入。所以在後面我們才能看到天庭眾神與佛教的角力鬥爭。
2、地藏的真實目的
天庭管轄三界卻唯獨管不了西方靈山佛陀,雖說西方佛教應聽天庭玉帝的命令但是在某種程度上西方佛教是聽調不聽宣,因為在《西遊記》這本書中還是主講的佛教,宣傳的佛教,所以在描繪玉帝天庭的時候有一定貶低。
因此寫西方佛教勢力時,處處顯露謀划算計,比如在天庭管理下的地府是當時做重要的一處領地其掌管輪迴之能,若是在金蟬子轉世時天庭搞小動作那一切計劃就泡湯了,所以西方佛教就派了地藏菩薩去了地府,而地藏則是發下宏願「地獄不空,誓不成佛」,因此便留在了地府成了地藏王。
3、玉帝為什麼不殺掉悟空
一說孫悟空我們基本上都會想到那個大鬧天宮的齊天大聖。可又仔細想想為什麼玉帝容忍孫悟空在自己的天庭為所欲為呢?這背後牽扯到的可是神仙之間錯綜複雜的關係。
首先在孫悟空大鬧天宮之前他只是一個石猴什麼能力都沒有,而最後經過老猴子的指點才爬山涉水到斜月三星洞拜入了「菩提老祖」的門下,並且修得了地煞七十二變。而大鬧天宮時玉帝也是忌憚悟空的背景,不然以孫悟空那幾百年的法力又如何能鬧的了天宮呢?這也是為什麼玉帝看到鬧天宮的悟空時的無奈,因此不得不請跟菩提老祖同輩的如來佛祖來降伏。
不過在當時佛教已經有了布局所以,如來佛祖對悟空的態度並非只是來替菩提教訓他這個徒弟而是考慮到自己的佛教弘揚佛法的大業,所以才只是把悟空鎮壓在五行山下,因為孫悟空剛好符合保護唐僧取經的角色,所以在多方因素下,孫悟空並沒有被玉帝殺死。
結論:
西遊記是以古代封建社會時的背景創作出來的,也正是因此所以在西遊記中我們可以看到天庭這樣的中央管理機構,其模仿便是古時的朝廷。而同時我們也能看出在當時的社會上佛道之間的矛盾及糾紛,所以西遊記這本書其實就是一部敘述古時封建社會上事件的書籍,雖然不存在諷刺意味但是其中確實存在很多人與人之間的江湖故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ECKvU28BMH2_cNUgWgJ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