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電商和傳統的平台電商最大的區別在於,社交電商是以用戶為中心的,就是每個用戶都可以作為流量入口,通過社交互動產生流量。
比如:A用戶在社交電商購買商品後,可以分享到微信社交空間、這時候B可以看到,這樣就打通了用戶和用戶之間的連接。
如果A用戶有500個微信好友,那麼只要通過社交電商交易平台的APP或者小程序分享一次,就可以曝光500次,同時B用戶也可以用同樣的方式裂變傳播。這就是社交電商對比傳統平台電商的優勢,可以通過社交關係鏈的連接,快速人讓用戶與用戶裂變倍增帶來更多的銷量。
社交電商的裂變關鍵就在於用戶的分享互動,就是只要用戶傳播社交電商的商品連接,就可以帶來上述的裂變效應!
商家在設計社交電商裂變傳播的時候一般都會用到,拼團、砍價、分銷、社交立減金、老帶新等裂變活動,就是通過活動的驅動讓用戶參與互動分享,產生A連接B的倍增。
在做社交電商的運營推廣中也有專門用邀請碼做主要裂變方式的,就是通過邀請碼有A好友分享給B好友,註冊成為社交電商的用戶,然後在通過繳費的方式成為會員,可以在社交電商平台成為分銷店主,當用戶成為分銷店主以後就可以分享互動,產生第二層的裂變效應。
那麼上述這些裂變方式可以分為3大類,一是活動裂變(拼團、砍價等)、二是分銷裂變、三是會員裂變。
在用戶傳播裂變的時候也會用到,私慾流量池、社群、社交化交易工具等。
就是在打造社交電商模式的時候,在設計裂變的前期,要先考慮到,私域流量(種子用戶),培養出種子用戶作為第一批的裂變擴散點,不論是活動裂變還是分享、或者是會員裂變,我們先要有種子客戶做引導。
其次要有社群作為裂變的其中一個場景,就是可以把社交裂變的這個事件分享到社群場景,給種子用戶,由種子用戶快速擴散。
同樣也要有到交易工具,這個交易工具就是商品的載體,如App/小程序、微商城,這是連結用戶與用戶重要橋樑。
社交電商中的裂變需要通過,活動、會員、種子用戶、社群、社交工具、小程序等相結合產生。
產生裂變的關鍵在於互動傳播,但不論是哪一種互動傳播,活動也好、分銷也罷、或者是會員分享邀請碼的方式。
這個背後用戶願意去分享傳播最關鍵的原因和底層的邏輯,只有一點,就是利益驅動,拼團砍價的分享裂變用戶可以得到折扣,會員分銷可以得到分潤,會員老帶新可以獲得現金紅包等獎。
社交裂變當然也有用戶覺得商品不錯、商城品質過硬、分享給好友讓社交空間的人群一起購買,但這種情況都是假象,真正的就是利益驅動。
所以社交電商最關鍵的要做好的是分配,就是以共享經濟思路,每個人都可以通過碎片時間銷售,帶來流量和銷量,作為商家最重要的是考慮好:利益驅動+分配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