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傳統生意越來越難做!離不開這四個原因:說出來都是淚

2019-12-20   森林說社交電商


最近跟一個傳統貿易公司的老闆聊天,他跟我說:創業兩年一分錢沒賺,反彈負債60多萬。

其實向他這種情況不是個例,現在很多公司都是生存困難,有的甚至工資都發不出來了,那麼這是有什麼引起,為什麼會導致這樣的情況呢?



第一:專業的人多了

隨著市場的競爭,每個行業想要生存就需要提高技能和業務水平,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專業的人越來越多了,想憑自己在一個行業的經營和資歷混飯吃的日子,將一去不復返。



第二:供給大於需求

現在生意難做其中一個原因是因為,市場的供給量大於需求量,不論是做實業還是服務業都是如此。

比如在一個街道上,每天只有200個人流量,那麼如果一家店剛好可以滿足這些人的需求,但現在不是,現在一條街有200家店,那麼即便你的生意再好也只能分一個客戶,想賺錢難之又難。

同理做電商的也是一樣,雖說網上的客流量大,但是現在想靠網店賺錢也是不容易的,因為賣家太多了,推廣費高了,即便你賣出去東西,除了成本能夠真正賺錢的也是寥寥無幾。



第三:傳統老闆的思維

一些傳統企業的老闆大多都是干銷售出身,他們的經營套路基本都是這幾個方式。

1、找好位置開實體店,搶占客流量,然後把一個店做好以後再複製倍增,做連鎖,根據上述的說明,單靠這樣的方式是行不通的。

2、其次先找到商業供應端,採購一倉庫貨,然後建立業務銷售人員,去跑業務,這種方式不但壓資金,而且庫存風險很大。

3、註冊個商標,靠貼牌生產,然後靠會銷忽悠老大爺、老大媽!這種方式現在也不靈了。



現在傳統企業想要生存和發展需要轉變經營思路,如下:

1、開實體店的不要但靠線下連鎖,而是靠線下實體店為入口,然後通過小程序、社群、微信IP號做存量,就是把線下的客戶留存到線上,變成會員,變成粉絲,然後通過共享經濟模式,驅動用戶參與銷售傳播,把用戶的社交空間作為線上的連鎖店模式,減少投資成本擴大營收能力。

2、把傳統的貼牌生產的會銷模式,變成社群營銷,就是先通過社群把對產品有共同愛好和共同興趣的人吸引到群里,產品能夠銷售以後再批量生產,先囤人,在囤貨,降低創業風險。

3、現在的消費者都在哪?都在社交媒體平台,都在網絡空間,所以我們需要把銷售場景放到,社交媒體平台(微信、抖音、頭條),通過社交場景實現銷售,實現裂變。



第四:消費能力減弱

現在生意不好做,從宏觀上來看,是因為現在大部分人的消費能力變弱了,因為大部分的80後,90後消費群體,都被房貸車貸,壓得透不過氣。

很多人這邊發工資,那邊就需要存房貸,存車貸,再消費就需要刷信用卡透支。消費能力的減弱會影響整個市場的發展!



看到這裡,你是不是也有同樣的感觸呢?不妨在下方留言:說說你的感觸和觀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