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長卿,又名鬼督郵、石下長卿、料吊、別仙蹤、逍遙竹、一枝箭、釣魚竿、英雄草、九頭獅子草、鈴柴胡等。為蘿摩科植物徐長卿的根及根莖或帶根全草。內、外用均可。主產於浙江、江蘇、湖南、湖北等地。夏秋季採挖,除去雜質、切斷、乾燥後入藥用。
徐長卿是一味古老的中藥,《本經》列為上品:「主鬼物、百精、蠱毒、疫疾、邪惡氣、溫瘧。久服強悍輕身。」應用廣泛,藥效肯定而無毒,但歷代方書卻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分析原因恐怕與「主鬼物、百精、蠱毒」等游離於中醫藥理論之外的玄說有關。
徐長卿的藥材故事
相傳在唐代貞觀年間,李世民外出打獵,不慎被毒蛇咬傷,病情十分嚴重。御醫們用了許多貴重藥材,均不見效,急得團團轉,只得張榜招賢:「誰能治好皇上的病,重重有賞」。有個民間醫生徐長卿看見榜文,便揭榜進宮為皇帝治病。徐長卿把自己采來的「蛇痢草」取三兩煎好,一日兩次讓李世民服下,餘下的藥液用於外洗。第二天病情就有了好轉。再連服三天,症狀就完全消失了。李世民高興地說:「先生名不虛傳,果然藥到病除,但不知所用為何藥」?徐長卿聽了急忙跪下,吞吞吐吐地答不上話。原來李世民被蛇咬傷後,下了一道聖旨,凡是帶「蛇」字的都要忌諱,誰說了帶「蛇」字的話就要治罪。情急之下,站在一旁的丞相魏徵靈機一動,連忙為他解圍:「徐先生,這草藥是不是還沒有名字」?徐長卿會意,忙說:「秉萬歲,這草藥生於山野,尚無名字,請皇上賜名。」李世民不假思索地說:「是徐先生用這草藥治好了朕的病,既然不知名,那就叫「徐長卿」吧,以免後人忘記。」
皇帝金口玉言,說一不二,這樣一傳十,十傳百,中草藥「徐長卿」的名字也就傳開了,而「蛇痢草」的原名反倒鮮為人知。
徐長卿的功效與作用
中醫學認為,徐長卿性味辛、溫,無毒。具有止痛、止咳、解毒、利水消腫、活血之功,可治胃痛、牙痛、風濕疼痛、經期腹痛、慢性氣管炎、腹水、水腫、痢疾、腸炎、跌打損傷、濕疹、蕁麻疹、毒蛇咬傷等症。
研究表明,徐長卿內含黃酮甙、丹皮酚、揮髮油、糖類、胺基酸及少量生物鹼、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等成分。其藥理作用如下:具有鎮靜、鎮痛作用;能擴張血管,增加冠脈血流量,減慢心率,並能軟化血管,降低外周阻力而降低血壓;能凈化血液,降低膽固醇,防止動脈硬化和血栓形成;能提高機體的代謝能力,增強免疫功能。
近年來研究發現,徐長卿尚有抗腫瘤作用,能抑制癌細胞的增殖和擴散。該品水煎液對金黃色葡萄球菌、鏈球菌、痢疾桿菌、傷寒桿菌、大腸桿菌、變形桿菌、淋球菌等,以及肝炎病毒和皮膚真菌均有殺滅和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