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人生贏家」,馬上關注
完美的團隊應該具備扮演九種角色的團隊成員。
01
團隊建設,首先要做好的是人員的匹配。
那麼,一個優秀的團隊都需要寫什麼樣的人呢,他們在團隊中扮演的角色又是什麼呢?
著名的貝爾賓團隊角色理論就是用來解決這些問題的。
前段時間,有幸參加了貝爾賓團隊角色的培訓,下面我將分享一下自己對團隊角色的理解。
02
在這個理論體系里,完美的團隊應該具備扮演九種角色的團隊成員。
九個角色整體的認知,我們可以用一個小故事串起來。
公司為了開展一項重要的事業,將在全公司挑選了一批人才組建了一支團隊。
這批人才都是工作能力很強的員工,領導都非常喜歡這樣的員工,因為做事很有執行力,所以一般我們可以將這種團隊成員叫做執行者。處理一般事務時,按部就班,循規蹈矩,有章法可依,執行者的表現非常搶眼。
但如果團隊碰到了前所未有的新問題,新挑戰,他們就很容易一籌莫展。
這時候,就需要有一個角色加入了,他就是智多星。顧名思義,他是一個高智商的人。因為他的智慧,能夠讓團隊帶來了新的想法,解決團隊的困難。
03
不過,這個角色如果太多的話,也會有一些問題,因為智多星的想法有的時候不太切實際。有一堆智多星在一起的時候,聰明人太多了就容易產生各種爭論。
這時候,就需要另外一個角色來幫忙做出一個選擇,他就是審議者。他會很客觀細緻指出智多星的想法有哪些問題,哪些局限和限制。
但這樣,智多星和審議者在一起的時候就非常容易的產生衝突。為了減少和消除這種衝突,我們需要加入了個社交的角色,那就是協調者。
他可以鼓勵智多星,繼續去發揮他的想法。同時他也能夠平衡智多星和審議者的想法和爭議,識別最佳的一些想法。
04
那麼有了這些想法之後,就需要大家能夠協同一致,往前走。
這時候,故事開頭出現的執行者開始發揮作用了。
執行者可以把一個目標和一個既定的任務分成可執行的計劃。他對整個項目團隊的計劃性,系統性,包括效率的提升是非常有幫助的。
所以執行者可以完美的組織工作進程。
當執行者的計劃都落到了議事日程上,這時候就需要另外一個角色出馬了。這個角色叫完成者。
他希望每一個環節的東西都是盡善盡美的,一切東西做到最高標準。他通常的一些口頭禪是什麼呢?工作任務必須努力高標準完成,這些都是典型的完成者的話語。
05
當我們擁有了完成者之後呢,我們是不是就足夠了呢。
在一個有完成者,審議者,執行者,智多星,包括協調這樣組成的內斂團隊中,還需要一個特別有能量的角色:外交家。
他善於外交,很容易在外面獲取資源,比較內斂的團隊就特別需要這樣的角色。
你們在內部解決這些問題,我到外面去幫你們看看,有誰家已經有了更好的方法,說不定別人都做出來了呢?他是很容易在外面獲取資源和信息的一個角色,也是一個負責對外聯絡的重要角色。
有一個角色對團隊建設也特別重要。
他總是能夠在團隊內,營造良好的氛圍,保證團隊內部的一個溝通,我們常見的大白型暖男或者是知心姐姐,這就是凝聚者。
當團隊內部相互之間有一些矛盾的時候,凝聚者就是一個聽你發牢騷的人,有的時候,關心別人不是說噓寒問暖,而是什麼都不說,安靜地聽對方發一遍牢騷就夠了。
06
貝爾賓的眾多角色中,有一個角色是後來加的,叫做專業師。他致力於自己擅長的工作領域,它能夠把事情進行深度研究,徹底解決。
我們可以看到很多的這種科學家,都有這樣的一些屬性。專業師在團隊中,解決的問題是解決某一個領域的。
至此,這樣的一個團隊已經比較完整了,不過還是少了一個領軍人物,這就是是鞭策者加入的時候了。
鞭策者,這是一個充滿活力的角色,在他的眼中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所以他會有更高的目標,同時因為他總是有高的目標。
他的野心也是很大的,所以有時候他會激怒一部分人的成員。比如說,嗯,你們對現在的成績滿意嗎?會讓別人不舒服。
這時候,鞭策著如果有一些幽默感的話會對團隊有更多的幫助。
07
至此,團隊的九種角色基本上就說完了。現在,我們已經擁有了涵蓋所有角色的平衡的團隊了。
那麼,你是屬於團隊中的什麼角色呢?
看看下面的圖,對號入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