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世界》第三部為什麼發表在《黃河》?

2019-11-18     南方周末

11月17日,是路遙去世27周年紀念日,12月2日,是路遙誕辰70周年紀念日。《平凡的世界》第一部被《當代》退稿,最後輾轉發表於《花城》。《平凡的世界》第二部給了《花城》,不想遭遇閉門羹,最終無緣在任何雜誌發表;《平凡的世界》第三部為什麼發表在山西的《黃河》?

(資料圖/圖)

1988年5月25日,對於作家路遙來說,毫無疑問是一個至關重要的日子。因為在這一天,他終於完成了長篇小說《平凡的世界》第三部。正如他在《早晨從中午開始》一文中寫的那樣:「在我的一生中,需要記住的許多日子都沒能記住,其中也包括我的生日。但是,一九八八年五月二十五日這個日子我卻一直沒能忘記——我正是在這一天最後完成了《平凡的世界》的全部創作。」

按理說,能大功告成地完成這樣一部百萬字三部曲的長篇巨著,應該是一件值得大喜大慶的高興事。然而,路遙卻面臨這部長篇巨著的發表難題。

1987年8月,趁熱打鐵,謝望新原本計劃將在《花城》上繼續刊登《平凡的世界》第二部。路遙也滿懷希望地將第二部的書稿委託朋友帶去了廣州,並給謝望新寫了一封信,表達了自己的心意:

望新兄:您好。

久別了,甚念!

現通過一位並不熟識的人,將《平凡的世界》二部手稿捎您,這樣比郵寄要快和安全一些。稿件怎發,由您全權處理。因為第一部發在《花城》,我仍想在您那裡發。二部幾乎投進了我的全部精力和熱情,我自覺出盡了力,稿件頭天完,身體第二天就垮了,心力衰竭,氣力下陷,整天服中藥,也沒氣力和興致和其他刊物交涉。問題是此稿我仍想由您手裡發出,哪怕只發行一兩份都可以——這些都是無所謂的。使我受感動的是,在我耗盡心力寂寞地投入這件漫長工作的時候,得到了您這樣的朋友的理解和幫助。再一次感謝您。

您那裡的情況和處境我不很了解,但能猜出幾分。唉,

沒辦法,不想幹事的人總要讓想幹事的人什麼也幹不成!

相信山不轉水轉,會有好的轉機的,如心煩,可出來走

走?

我如身體復元,即起程去煤礦下井(二十天左右),然後分別去陝北農村和大學去補充一些技術性的生活,有什麼

事,信仍寄作協,會及時轉我的。

深致敬意!

路遙

天有不測風雲。由於單位內部發生的矛盾,嚴重干擾和影響了謝望新對於書稿的審閱和簽發,從而使路遙的《平凡的世界》第二部最終未能如願以償地刊載於《花城》,給謝望新,給路遙留下了巨大的遺憾。

此時,面對《平凡的世界》第二部的「無法發表」,路遙自然會對剛完成的《平凡的世界》第三部的出路感到擔憂,並陷入了極端的困境之中。

《平凡的世界》第二部「有心栽花花不開」,最終無緣在任何雜誌發表。《平凡的世界》第三部卻「無心插柳柳成蔭」。

時任《黃河》雜誌的主編周山湖是科幻作家和電視劇作家,筆名珊泉,1969年畢業於山西大學政治系哲學專業。路遙和周山湖結識於1985年8月。那一年的8月14日,山西省作家協會舉辦了首屆「黃河筆會」,來自青海、甘肅、寧夏、內蒙古、陝西、陝西、河南、山東、山西的近百位作家在山西歡聚一堂。作為大會工作人員的周山湖和路遙結識了,並給彼此留下了良好印象。

大約是1988年5月,在一次和老領導、原《黃河》主編、著名作家成一的聊天過程中,周山湖聽說,由於種種原因,原計劃刊登在《花城》上的《平凡的世界》第二部無法發表了。因此,成一建議周山湖應該和路遙聯繫,爭取將這部小說的第二部拿到《黃河》上發表。周山湖專程坐火車去了西安,由於路遙正忙於創作《平凡的世界》第三部,兩個人匆匆見了面。周山湖向路遙說明了來意,希望他能將《平凡的世界》第二部交給《黃河》發表。路遙決定將即將完成的《平凡的世界》第三部交給《黃河》發表。由於第三部正處於殺青階段,還需要進行最後的調整,所以周山湖離開西安的時候並沒有拿到稿件。大約過了十多天,信守承諾的路遙親自來到了太原,拿著《平凡的世界》第三部書稿的複印件交給了周山湖。

周山湖和副主編張發、辦公室主任秦溱設宴招待了路遙,路遙在太原呆了三天時間,居住在迎澤大街上的冶金招待所,對《平凡的世界》第三部進行了最後的修改潤色,最終交到了周山湖手裡。為了修改好《平凡的世界》第三部,他在太原的三天時間裡幾乎足不出戶地呆在招待所里。

(資料圖/圖)

1988年7月25日,《黃河》第3期隆重發表了路遙的長篇小說《平凡的世界》第三部。

在目錄頁上,《平凡的世界》第三部的字樣赫然印在頭條位置,並刊登了簡介:「這是一部全景式描寫當代城鄉社會生活的長篇小說,以農村、礦山、大城市為舞台,主人公孫少安、孫少平兩兄弟演出了不同的人生戲劇。圍繞著他們展開好幾條愛情線索,纏綿悱惻悲歡離合,無不體現著大變革時期的尖銳矛盾和時代特色,同時又繞有生活情趣,高潮迭起,結局意外。作者筆力雄健,開掘深刻,實在是一部雅俗共賞的藝術精品。現正由中央人民廣播電台連播。為使讀者閱讀方便,篇首附有前兩部的內容簡介。」同時,在內文中還插入了畫家董智敏創作的題圖和插圖。

為了讓讀者在閱讀《平凡的世界》第三部之前更全面完整地了解這部作品,《黃河》編輯部撰寫了第一部和第二部的內容簡介,刊登在小說前面。

1991年3月14日,路遙在榮獲第三屆「茅盾文學獎」之後撰寫的一篇題為《生活的大樹萬古長青》的獲獎感言中,真切地表達了感激之情:

「《平凡的世界》對我來說已經成為過去。六年創作所付出的勞動,和書中那些勞動者創造生活付出的艱辛相比,不值一提。但是,我要深深地感謝花城文學雜誌社和謝望新,黃河文學雜誌社及珊泉(周山湖)……」

(資料圖/圖)

姜紅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C81sgW4BMH2_cNUgYkC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