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710分「養豬男孩」考上清華!高考路雖苦,但請你足夠相信

2019-08-17   拾荒boy育兒

2018年高考,河南洛陽欒川縣一高的「00後」男孩孫宜林,以710分(含加分)的優異成績,考上了清華大學。


孫宜林的家在欒川縣潭頭鎮大王廟村,因家裡條件一直比較貧困,這個懂事的男孩從小就學會了幫助父母干農活、喂豬。這些年,他幾乎成了家裡的頂樑柱,在去清華報到的前幾天,他還每天都在家裡忙著喂豬


「家裡條件不好,以前每年放暑假,除了幫爸媽幹活外,我也會抽出時間到外面當家教賺些生活費。」

雖說清華大學學費並不高,每年只要5000元錢但他清楚家裡的經濟情況,因此,原本打算在開學後,去申請助學貸款。


開學前,孫宜林收到了母校獎勵的兩萬元獎學金這筆錢幫他徹底解決了眼前的困難。「特別感謝母校,這樣,我就不用申請貸款了,而且生活費也有了著落。」


「爸媽這些年供我讀書很不容易,所以,我一定要用最好的成績來回報他們。」孫宜林語氣堅定。


有人說,沒有傘的孩子會努力奔跑,或者對於孫宜林來說,大學,不是終點,只是另一個起點。命運給你一個比別人低的起點,是為了告訴你,奮鬥的人生。書寫的是一個絕地反擊的故事。

下面視頻中的男孩叫龐眾望,出生在河北省吳橋縣龐莊村一個極為不普通的農民家庭,出生之前,家庭已經給他安排好了「命運」。父親是一位精神分裂症患者,母親下肢殘疾,常年癱瘓在床……而在眾望7歲時,七歲那年,小眾望被查出患有先天性心臟病,需要手術治療。一貧如洗的家庭根本無法承擔這樣的重擔,在媽媽堅持下,終於籌夠了手術需要的費用,給了眾望第二次生命!

同樣地,生活實苦,但眾望卻仍是微笑面對生活中的苦難,陽光堅信的他,努力活出自己的色彩!2017年高考,龐眾望考了684分(理科裸分),通過清華大學「自強計劃進入清華!

友情提醒:請WiFi環境下觀看,土豪請隨意

生活常常很殘酷,逼著我們放棄,投降,認輸,可是生活也常常很溫柔,讓我們能夠始終相信,只要努力過,便能得到最好的安排,最公正的結果。

高考或許是一個人最好的出路,不是富二代,沒有最優質的資源,卻屢創高考的奇蹟,他們靠的是什麼?

是一種執著的信念,一種拼搏到底的精神!

《中國門》中有這樣一段話:「人生要不停地打開一扇扇門。一扇門代表一個世界。傳統中國,科舉考學像一道窄門。讀書讀得好的,就可以做官,有功名,得富貴。當代中國,通過讀書改變命運,仍然是大多數孩子的唯一選擇。」

就連曾猛烈抨擊教育體制並退學的韓寒,也曾發微博說,

「退學是一件很失敗的事情,說明我在一項挑戰里不能勝任,只能退出,這不值得學習。」「對於大部分普通家庭來說,根本沒有必要去羨慕英美的教育體系,而應該慶幸在中國。因為相比社會階層已經非常分明的已開發國家,跨越階層要困難得多。而在中國,只要夠努力,孩子依然有很大機率去衝破次元壁,去到更高的地方。」

你需要關注的,是能否成為一個拚命的自己!你現在吃的苦,是你看世界的光,會照亮你未來的路!

這就是龐眾望等寒門學子帶給我們莘莘學子的希望與力量,也是帶給全社會的正能量!

高中尤其到了高三,的確很苦,倒計時翻得太快,轉眼還有最後二十多天。我想你現在應該變成了家中的重點保護對象,變成了老師口中背水一戰的將軍,變成了自己的敵人,也變成唯一能與自己同行的人。

如果你失眠,敏感,壓力大到想罵人,走在路上都會莫名的想哭。

如果你嫉妒,自卑,絕望到想放棄,對自己未來感到深深的恐懼。

別怕。這些都是正常的,是高中學生常有的競技心理,它們充斥在生活各個角落,把人逼到一種接近病態的心理狀態。

那些極端的感受正在擴展你生命的張力,我知道讓你與更多的負面情緒交鋒是一件殘忍的事情。日光燈下正在晚自習的教室,只剩下沙沙的寫字翻書聲,縱使全班坐滿了人,課本字典和卷子堆得滿滿當當,你還是會有一種深深的落寞。

這明明是一場千軍萬馬齊發的長途拉練,你卻踽踽獨行。

學習哥記得高三的時候,每天六點默默起床,穿衣服,收拾好出門。去超市買一袋麵包,一瓶牛奶,穿過清晨薄薄的霧,登上五樓的自習教室,開始背書,整個人機械式地活著,偶爾看東邊冉冉的朝霞,看飛鳥停歇在屋頂,也覺得是永恆的安慰。

放在自習室的「資料」被折了又折,畫了紅圈表示要注意的地方又會被畫上一個綠圈。水性筆經不住周考和月考,本來一支一支買,後來直接買一大盒。

高中的時候大家的情緒都變化無常,老師講題時一個無意的口誤都會惹得大家狂笑許久,下課時會玩一些特別幼稚的遊戲,因為情緒都是繃著的,抓緊能笑的時刻大笑,其實心裡也知道沒什麼好笑的,那就跟著大家笑,以為就可以忘記暫時的難過。

走廊的牆上貼著上一次月考的成績,單科前十用大紅色紙,全年級前100用粉紅色紙,那些被量化的成就感和自尊心,用數字和排名標記出來,公布於眾。

多少次沒有人的時候,我們凝視那些名字,計算著自己到達某個名次的可能性。仿佛這就是未來人生中所能達到的高度。

堅持本身就是最好的答案。

學習哥不知道該怎麼去鼓勵那些即將經歷高考的孩子們,因為那些加油的大白話在此時已經變得麻木而失去新意。

只能告訴你,你目前難熬的這些艱難時光,學習哥也經歷過。過去學習哥認為那是黑暗而沒有邊際的,現在回想起來,那是一段有光可循的可愛日子。

因為到了大學,你將失去了一個理所應當的目標,這可能是應試教育的悲哀。目前你雖然很累,但是前所未有的充實,別人告訴你,上了大學就解放了,可是真正到了大學,不再「勞其筋骨」,卻「心為形役」,再也沒有人逼著你前進了,那些無所事事的時候,迷茫焦慮的時候,為未來擔憂的時候,並不是你們口中的輕鬆,我們承擔得了你們如今承受的「重」,卻很難承受這份心理上的「輕」。

有人曾這樣形容備戰高考:「這是一段單純為自己努力的時光。無關他人,我的每一份努力都會原原本地回饋在我自己身上。」

你所做的事情都在很大程度上是有回報的。如果你的目標985,211或出國留學。請一定保持好現在的成績並且精益求精,如果你上進但成績起伏不定,一定要反覆琢磨自己的答題弱點然後一點點改掉,如果你成績真的很差差到絕望,我還是希望你能抓緊一點是一點。

當你意識到晚了的時候,恰恰還是早的。相信,二十多天還可以改變很多事情,有人就曾在高考突飛猛進三四十分。

可能現在的你,每天素麵朝天,常常失眠,咖啡當水喝,壓力大了還會暴飲暴食,劉海被夾起來因為總是長痘,你關心家國大事,你關心成績和排名,連那個想到就會臉紅的人都緊張到不會夢到了。

你還是會怕忽然點你名字的班主任,會在每次月考完默默計算自己的成績然後偷偷打聽別人的,你覺得你一輩子都不會忘記矛盾觀的原理方法論了,你甚至覺得隔壁那個上課偷偷擦唇膏的女生有些不務正業。

可能幾年後的你會花枝招展漂亮許多,更在乎哪個牌子的口紅顏色更漂亮,你再也想不起矛盾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方法論是什麼,可是你想到那個曾經不起眼的自己,想到那個那麼固執而努力的,每天會打著手電背書到睡著的自己,是多麼多麼的可愛。因為那樣的自己不會再有。

以為感慨很多,所以想把這些絮叨送給那些準備高考的孩子啊,我們站在那道「坎」的對岸看著正在艱難跋涉的你,真誠地為你的堅持和努力感到佩服,也衷心祝願你能擁有想要的一切。

我告訴你,其實相比高考試題,最難的考卷,就是整個高三本身,你所堅持的一切,其實是最好的答卷。

漂亮的堅持需要有效的時間管理。

第一原則:學會捨棄

人的時間有限,只做最重要的事情。

我們的時間有限,你選擇了做某件事情,就隱含了你放棄做別的事情。「做別的事情」就是你的「機會成本」。所以,我們做事情的標準,不是「某件事有沒有意義」,而是「某件事是不是最有意義」。

確保自己一直都在做最重要的事情,實際上也就是確保了自己的時間一直都在被高效的利用。如果你今天計劃做五張試卷,語文、英語、數學、物理、化學各一張。那麼,請先做你覺得你最需要提高的那門科目。即使你做完一張之後,突然天花板掉下來砸到腦袋,到醫院住了一天院,那麼你做的這一張試卷對你的分數提高仍然是極有幫助的。

第二原則: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在有限的時間內尋找最重要的事情來做,要放棄的東西,不僅是那些看起來不太有價值的東西。更重要的是,要學會放棄那些看起來很有價值,但是超過自己能力範圍的事。

我們要保證自己的學習效率,就要多做和自己水平相適應的題目,既有成就感又能提高自己的解題能力。太簡單的題目不要去做,太難的題目也不要去做。讓高手去做12道難題吧,我們只做12道中等難度的題目就行了。等我們把中等難度的題目做熟練之後,你自然會發現,原來很難的題目已經不那麼難了。

第三原則:根據內容安排時間

只有面對於那些需要大量的閱讀、理解、背誦的東西,就要安排時間比較長、精力比較充沛、不容易受到干擾的時間段來做。為什麼呢,因為看書和背書的時候很容易走神。

那麼,那些精力不太旺盛,比較容易受干擾的時間用來做什麼呢?用來做題。

第四原則:注意適當的休息

一個人在睡眠不足的情況下,強行多擠出來的6個小時,是不可能是睡得好休息得好的6個小時的學習效率相提並論的。所以,如果你記住了「效率比時間更重要」,那麼,你也就可以理解:

在高中階段要想把時間利用好,除了要擠時間學習外,還要學習擠時間休息。

你需要的7個心態處方

處方一:宣洩是最好的減壓方法。

高中生有壓力時,就應把煩惱、壓力、不愉快都說出來,或是寫在紙上,然後把它扔掉、燒掉……想著你一切的煩惱都隨之消失了。

處方二:轉移壓力。

當你感到巨大壓力時,應讓自己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如聽音樂、打球等都可以舒緩壓力。另外也可以做做容易的題目,這樣也會煥發出自己的信心來。

處方三:調整期望值。

如果把高考目標定得過高,就會擔心自己不能達到期望的目標而產生考試焦慮,影響考試發揮。如果把高考目標定的太低也會影響考生潛能的發揮。所以考生們要根據自己高三以來的考試成績,實事求是地評估自己的學習實力,確定自己的高考目標。

處方四:不要過分注重分數和名次。

更應注重對知識的追求和能力的提高,我們不能因為一兩次考試的失敗而失去信心,因為分數不是唯一的衡量標準。

處方五:不要攀比。

所謂高考成功就是考生在高考中考出自己的實際水平,這就是成功。大家的學習實力不一樣,因此考生不要相互攀比,只要能考出自己的實際水平就意味著成功,攀比只能挫傷自己的信心,挫傷自己高考的積極性。

處方六:學會與家長和老師溝通。

當你有巨大壓力或實際困難時,應心平氣和地把自己的內心感受告訴你的家長和老師,讓他們了解你的處境和感受,他們會諒解你的。同時也可主動去找心理老師,讓他們幫助你舒緩壓力。

處方七:正確認識壓力。

我們這一代人都是在競爭中長大的,有競爭就一定會產生壓力,壓力人人都不可避免的,所以我們要把壓力變為動力,使自己樂於學、勤於學。

俄羅斯方塊告訴我們:犯下的錯誤會積累,獲得的成功會消失;

植物大戰殭屍告訴我們:須常調整狀態,方能應付不同挑戰;

憤怒的小鳥告訴我們:有時沉下身心,是為了飛的更高;

跑跑卡丁車告訴我們:永遠別覺得時間還多,可浪費;

水果忍者告訴我們:水果與炸彈同在,機遇與挑戰並存;

王者榮耀告訴我們:敵人還沒有攻到最後的水晶,你就投降,這不很明顯的打退堂鼓,輸給了自己麼。生活學習工作,你不堅持,不管是哪樣事兒你也做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