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孩子的財商,從壓歲錢交給他自己管理開始

2021-02-19     喵姐早教說

原標題:提升孩子的財商,從壓歲錢交給他自己管理開始

春節假期已經結束了,在這一年一度的歡慶時刻里,大人們的肚皮鼓了起來,孩子們的腰包也鼓了起來。現在大家條件都好了,每年孩子其實都能收到幾千甚至幾萬的壓歲錢。這些壓歲錢作為家長到底該如何合理的處置呢?許多家長發起了愁。

是幫娃攢起來,作為他的教育基金?

直接給孩子做零花錢?

還是直接充公,做家庭生活費了?

我們這一代的壓歲錢都是被媽媽以「我幫你存起來」的名義給「沒收」了。

輪到我們當父母了,講道理來講,這錢肯定是孩子的,就不要再「黑」孩子的壓歲錢了。

喵姐建議,不如趁機給孩子做個財商教育,一定讓孩子儘早和「錢」相遇。

01

給孩子固定的零花錢

我有一個朋友莎莎,她家裡有姐姐和弟弟兩個娃,大的5歲,小的3歲。我非常贊成她對孩子的金錢教育觀。

首先,她給孩子建立了「零花錢制度」。每個孩子每周都有固定的零花錢,雷打不動。

這筆零花錢的花銷完全由孩子自己決定,只有一個原則,不傷害到自己的身體健康和他人,在遵守這個原則的情況下,孩子願意怎麼花就怎麼花,願意買什麼就買什麼,絕不干涉。

比如弟弟今天拿著本周零花錢坐搖搖車,坐了一遍又一遍,直到花光錢為止,莎莎也不會幹涉,因為她認為零花錢既然給了孩子,那孩子就有權利自己支配。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他有權支配自己的東西,包括零花錢。

但是她會提建議,比如會在逛商場時告訴姐姐,這個娃娃很好看,但是如果你忍一下,再存兩周的錢就可以買旁邊貨架上更好看的那個。在逛超市時告訴弟弟,家裡有一盒牛奶了,你可以忍一會回家再喝,現在可以買一盒酸奶。如果孩子仍然堅持自己的選擇,那她也會欣然同意。

有時候我們大人會想當然地幫孩子做決定,做選擇,這樣的選擇基本都是基於成人的利害關係,而孩子比較活在當下,不會想那麼多,所以成人幫孩子做的選擇,往往並不是他們想要的。即使孩子買了並不需要的東西,你也不要責罵他,如果他買了讓自己後悔的東西,或者花在了錯誤的地方,就讓他為自己的行為負責,懊惱也好,後悔也好,都是他必須要經歷的。

很多父母可能會擔心孩子「揮霍」,養成花錢大手大腳的習慣。我倒不這麼認為,揮霍無度的人通常是因為常年累月慾望無法得到滿足,從而導致一旦有了可支配的錢就要去填補內心的黑洞。如果孩子從小就沒有這種匱乏感,非常容易滿足,並且自己可以支配自己的零花錢,反而可以不斷提升自己的消費理念,更容易提升對金錢的自控力。

給孩子穩定的零花錢有三大好處:

1.可以讓孩子產生獨立自主意識

2.可以讓孩子學會計劃消費

3.可以培養孩子量入為出的習慣

我們建議5歲的孩子就可以給零花錢了。這個年紀的孩子對數字和金錢有一定的了解,也具有了一定生活常識,正是培養財商的好時機。

剛開始時,可以一個星期給5塊錢,過段時間後逐漸增加,同時給他一個記帳本,每花一筆錢就記錄一下。

帶孩子去超市時,不妨讓他帶上零花錢,並告訴他,這些錢夠買一包餅乾、兩個冰淇淋或三張小貼畫等,如果有需要買的東西,可以用零花錢來買。順便還可以做做數學啟蒙哈!

假如他花光了自己的錢還向你要,就跟他說:「你要等著下一次發零花錢。」若孩子想要一個更大的東西,比如軌道車或芭比娃娃,你可以幫他計算—下,需要攢幾個星期錢才夠買這樣東西。這樣做既能讓孩子了解錢的價值,同時也教育他學會選擇和等待。

注意,有的家庭會讓孩子做家務賺錢,我覺得這並不妥當。收拾碗筷、疊衣服、整理玩具、清掃房間等家務,我們認為是孩子必須承擔的義務,是一種家庭責任的分擔,所以做家務不能用來賺錢。而且,孩子在這個階段的目的是學習,不是賺錢。

02

教孩子學會儲蓄和理財

回到開頭的問題,今年收到的壓歲錢怎麼處理呢?不妨給孩子開一個孩子自己的銀行帳戶,16歲以下的未成年人有監護人陪同,帶著相關證件就可以在銀行開帳戶。

還可以買一個存錢罐,平時的零花錢不用的就可以存起來。積累到一定程度就可以去銀行存入帳戶。

當孩子想買特別想要但是又不必須的東西時,就可以讓他花自己存的零花錢。既可以讓孩子體驗積少成多的樂趣,還可以讓孩子體會到選擇性消費的意義。

當孩子理解到了存款的意義後,你會發現孩子有時候比大人還「財迷」。有時候你想從他帳戶裡面摳一分錢?不可能的,他寧願不買那個東西哈哈。

03

勤儉節約習慣不能丟

在培養孩子勤儉節約的習慣上,父母要以身作則給孩子做一個好榜樣。

很多生活細節上要體現出珍惜的態度,不要隨意購買不需要物品然後丟掉,餐桌上的食物儘量不要浪費,帶孩子出去購物的時候也要有計劃有節制,不能一邊管著孩子這不能買那不能買,自己卻隨意想怎麼消費就怎麼消費。

這樣會造成孩子的不平衡心理,有時會想方設法弄到錢來滿足自己的慾望,如果犯了大錯誤就不可挽回了。

不要「炫富吹牛」也不要「藏富哭窮」一些有錢的家長為了杜絕孩子養成大手大腳花錢的壞習慣,於是就在孩子面前「藏富哭窮」。

還有些經濟不是很寬裕的家長為了讓孩子不輸給其他小朋友就總是在孩子面前吹牛,給孩子買家庭很難負擔或者負擔不起的東西充門面。這些做法都不可取。

總是哭窮可能會給孩子造成一種壓力,讓他每天都覺得自己家裡馬上吃不上飯了,從而處在一種恐慌的狀態中。總是吹牛會讓孩子無法真正清楚自己的家庭狀況,從而索求無度,養成隨意揮霍的不良習慣。

今天三條會推送理財相關的繪本推薦哈,感興趣的媽媽們可以看一下~

為了不錯過我們的推送,

請將我們設置為 「星標或者點擊 「在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B-VEu3cB9wjdwRpvb8Q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