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胃蘊熱則會出現,痤瘡、粉刺,對症才是調理的第一步

2019-11-07     五行健康辯證

前一陣子,一男孩兒,18九歲左右,說自己3年前在面頰部、唇周、額部發生丘疹、皰瘡,伴疼痛。近一月來皮疹逐漸增多,連及胸、背部,皮損此起彼伏,部分疹退後留有疤痕,伴口乾、大便乾結,兩天一行、便黃,胃納、睡眠如常。

查見:面、額、唇周、背、胸均可見散在性丘疹、膿皰,可見黑頭,部分已愈皮疹留有色素沉著,有少許疙瘩,面、背、胸部皮脂分泌較多。舌質紅、苔黃,脈數有力。

辨證方向:

1)肺熱血熱型:多見於 粉刺 、丘疹型痤瘡,為痤瘡中較輕的一種類型。臨床表現為黑白頭粉刺,毛囊性紅丘疹,皮疹米粒至 綠豆 大小,患者多易外感風熱,伴咽干便燥等症,舌紅、苔黃、脈弦數。

2)脾胃濕熱型:多見於丘疹型、膿皰型痤瘡。因患者喜嗜食肥甘之品,致脾胃積濕生熱,濕熱上壅於顏面而致。臨床表現為紅色丘疹、膿丘疹,常伴有脘脹不適,飲食不佳,大便不正常或乾燥等症;舌紅、苔白膩或黃膩、脈濡數或滑數。

3)肝膽濕熱型:多見於膿皰、囊腫型、多因素體肝經有熱,加之嗜食辛辣肥甘之品,釀成肝膽濕熱,上蒸於顏面而致。臨床表現為,紅色丘疹、膿皰、伴有口乾口苦、暴躁易努,面色潮紅、舌紅、苔黃膩、脈弦數有力。

痤瘡,證屬熱毒蘊結。肺與大腸相表里,肺胃蘊熱,當責之於大腸,大腸積熱,熱不能下泄,毒邪鬱積肌膚而成痤瘡。

調理方向:泄熱解毒,攻積散結。因此,這種情況在調理上主要以清瀉肺胃積熱為主。

為何會肺胃蘊熱?

外感熱毒之邪或飲食不節。感受火熱之邪,熱毒蘊於肌膚,以致營衛不和,經絡阻隔,氣血凝滯;氣不通則腫,血不通則痛;毒邪熾盛,與正氣相搏,故伴惡寒發熱;舌紅、苔黃、脈數為熱毒蘊結之象。熱毒之邪結聚於頤頜部,故局部紅腫,焮熱疼痛;足陽明胃經環口繞唇.因經絡為風濕毒熱之邪蘊結,以致開口不利;熱毒與正氣相搏,故發熱;熱邪耗傷津液,故口渴、便秘;舌紅、苔黃、脈弦數均為熱象。

肺主宣發肅降、胃以和降為順。而肺的肅降和胃的降濁功能,都要依賴脾的升清和肝的疏泄功能。所以如果脾失健運或者肝氣鬱結,就會出現胃失和降的情況。胃失和降,肺氣不斂,痰濁內生,郁而化熱,痰熱鬱結,就會出現肺胃蘊熱的症狀。

平時應該注意什麼?

調理主要還是在於「養」,平時應多注意生活及飲食習慣,飲食要有規律,平時少吃高油脂、高糖、辛辣、油煎的食品及咖啡等刺激性飲料,多以清淡飲食為主 ,平時多鍛鍊鍛鍊,保持身心愉快,不熬夜。

重要提醒:

文中未涉及到症狀的具體用藥,且內容僅供臨床思路參考,具體症狀還應辨證為主。

圖片內容部分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刪除。

有任何不明白之處,請在私信及評論區留言,我將竭盡所能為您解答!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9oGxVW4BMH2_cNUgBcF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