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做空,Mate60衝擊,消費心態轉變:iPhone15或依然大賣

2023-09-11     王新喜

原標題:華爾街做空,Mate60衝擊,消費心態轉變:iPhone15或依然大賣

文/王新喜

iPhone15發布在即,各種參數被扒的七七八八,A17處理器,8G運存,1.55mm窄邊框,鈦合金機身,潛望式長焦,支持6倍光學變焦,支持35W有線快充等。

由於華為Mate60的排隊搶購場景以及引發的巨大輿論熱度,投資者都非常擔心今年iPhone15的銷量,這導致在iPhone15發布前夕,蘋果股價大跌。

在當下,摩根大通指出蘋果當下並無實質創新,而華爾街對沖基金Satori Fund創始人兼投資組合經理丹·尼爾斯在社交媒體公開放話,稱要做空蘋果公司。尼爾斯給出的理由是,華為Mate60 Pro在技術上取得了突破,蘋果公司面臨的競爭將加劇。

但在這種情況下,與往年一樣,iPhone15又傳出了漲價的消息,並且上了熱門,iPhone15漲價也引發了爭議,大家似乎有點接受不了。

從成本來看,這一代iPhone 15 Pro和Pro Max有些獨占新功能,加上3nm晶片所帶來的成本增長,漲價也算說的過去。分析師預計iPhone 15 Pro的起價會達到1099美元(當前約8012元人民幣),而iPhone 15 Pro Max可能會漲到1199美元(當前約8741元人民幣)。

蘋果定高價,大家反而接受不了了?

從目前的態勢來看,一邊7000塊的華為Mate60被搶斷貨,供應商連夜加單到1700萬台,這頭iPhone15定高價,大家似乎反而接受不了。

根據新浪科技的投票顯示,不能接受iPhone15漲價的占比最高,達到8.6萬人,而能接受蘋果漲價的是4.4萬人,表示漲不漲價都不買的是6.8萬人。

在蘋果看來,iPhone15系列用上3nm了,成本上漲,當然應該更貴一些。蘋果一直是按成本來計算利潤,成本高,定價預留的利潤比例要同比上漲。

但消費者今年的心態可能變了。

首先是對蘋果擠牙膏的容忍度變低,畢竟有了對比與參照物。為什麼大家買華為Mate60系列,因為知道這款手機晶片+5G的突破意義以及背後的心血。相比較而言,iPhone這幾年的疊代缺了點誠意。

在去年,iPhone14發布的時候,除了靈動島功能引發了熱議之外,其他晶片、影像等常規性能的疊代關注的人少了很多,不過,客觀來看,也沒有影響到消費者買買買,源於蘋果沒有真正的對手。

從今年來看,大家明顯感知到華為mate60系列的熱度超過iPhone15。華為Mate60的出貨量驚人,導致摩根大通下調蘋果目標股價。而當前,曝iPhone 15系列國行備貨量猛降30%。

華為mate60對蘋果的衝擊已經肉眼可見,從各地排長隊購買的場景來看,說蘋果沒有壓力是假的。

因此,蘋果現在一旦漲價,其銷量往往會受到很大的影響。尤其是目前iPhone15發布前夕,iPhone14系列已經在降價,如果是一升一降,這或將引導更多的消費者購買前代產品。

事實上,對消費者來說,又有多少人能感知到iPhone13到iPhone14的體驗變化呢?

事實上,目前業內對華為的關注或多或少已經傳導到蘋果這裡,蘋果說沒有壓力是假的,在目前的形勢下,蘋果真的能抗住壓力並漲價嗎?我看有點懸。

漲價的煙霧彈背後,以價換量或是蘋果今年的大方向

而當前,曝iPhone 15系列國行備貨量猛降30%。摩根大通上周五發布報告稱,將於本周發布的蘋果iPhone 15並沒有實質性的升級,因此也不會吸引大量用戶更新換代。摩根大通將蘋果目標股價從235美元調低至230美元。

此外,華為Mate 60 Pro的最新消息是,迎來了香港消費者瘋狂搶購,在此之前,包括日本、歐洲、中東消費者都通過代購網站溢價搶購的消息。這些衝擊,蘋果不可能無法感知,可以說,蘋果今年保銷量的壓力要遠大於保利潤。

因此,當前iPhone15這一波漲價的消息,可能又是提前釋放的煙霧彈。本質是蘋果慣常的營銷。

事實上,我們回過頭去看,在過去iPhone11系列發布之前,眾多爆料也顯示iPhone11系列將延續iPhoneXs系列的漲價策略,但iPhone11系列的價格與上一年甚至有所下調,因此大賣。

去年iPhone14發布之前也傳出漲價的消息,拉高消費者的價格預期,而去年iPhone14系列最終並沒有漲價,低於消費者預期,給了消費者一種占便宜的感覺,這因此也導致不少消費者在前期搶購,黃牛也瘋狂囤貨。

在今年這種華為mate60系列如此強勢搶食的情況下,庫克漲價帶來的壓力會非常大,一旦銷量不如預期,股價大跌,庫克可能會面臨資本市場的指責與看衰。庫克對現階段消費需求再清楚不過。以庫克的聰明才智,以及他長久以來對利潤與銷量的平衡算計能力,肯定知道今年這行情,漲價對銷量的拉升是非常不利的。

所以,如果蘋果還能看清當前的形勢,大機率不會漲價。提前放出漲價消息很可能是一種針對消費者預期的價格營銷策略。

蘋果迎來艱難的一年,但iPhone15大賣的可能性依然存在

總的來說,今年的蘋果可能是2019年之後,面臨的最艱難的一年,甚至對沖基金公開放話要做空蘋果。

在這種情況下,蘋果如果採取漲價的策略,無疑是愚蠢的。綜上分析來看,漲價很可能又是釋放出來的一個測試市場反應的煙霧彈,以價換量或是蘋果今年的大方向。

因此,如果iPhone15穩住不漲價,在這種情況,認為iPhone15賣不動,那明顯是看低蘋果了。整體來看,在華為對蘋果衝擊力度最大的2019年,iPhone在中國也沒有滯銷。

在當前,華為mate60系列的暢銷,源於很多用戶對華為處境以及突破的一種支持心態,當下也是消費者非理性搶購情緒的頂點,但綜合各方面性能等層面,華為Mate60與iPhone15的差距可能還是客觀存在的。畢竟,A17仿生晶片已經達到了3nm。

其次是,中國的果粉群體非常龐大,蘋果在中國有2億多忠實粉絲,如果5個人裡面有一個更換蘋果新機,蘋果在中國市場就能賣出4000多萬部手機。基本盤的龐大,意味著華為能撬走一部分,但對於整體iPhone大盤的影響並沒有想像中大。

再次,如前所述,蘋果iPhone14系列已經開啟降價策略,而iPhone15大機率也不會大幅漲價,蘋果為了保持銷量,甚至還有可能會進一步開啟價格戰。iPhone價格戰的開啟,對消費者購機拉動力依然不可小覷。因此,從這個角度來看,iPhone15系列大賣的可能性依然存在。

iPhone經歷了這麼多年的品牌與技術的積累,不會一瞬間滑坡,這個過程是緩慢的,國人支持華為,但不應該輕視蘋果的實力與iPhone的黏性,華為與蘋果的對決,是一場持久戰。

因此,無論是產品體驗、性能升級以及創新突破,華為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挑戰蘋果,還需要時間與空間,我們不能妄自菲薄,也不宜看低對手。

蘋果過去被唱衰多年,但幾乎沒有哪一年真正衰過,理性認識對手,才能有更大的成長,從今年來看,華為搶奪iPhone15的市場份額幾乎是沒有懸念的,但是可能更大的壓力在於小米OV等國產手機這邊,它們的高端手機要更難賣了,恐怕華為與蘋果都將搶走其他國產手機廠商的高端市場份額。

因此,對於接下來iPhone15到底在價格上會拿出多少誠意,會採取哪些策略來最大化的將華為Mate60系列的衝擊降到最低,可能是蘋果在思考的,也是華為需要迎接的挑戰,我們對蘋果華為下一階段的對決,保持期待。

作者:王新喜 TMT資深評論人 本文未經許可謝絕轉載 作者微信公眾號:智能新連接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9ee8fac2e1e071050cb11f7f723c3e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