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人考:方有開(2)

2023-08-28     小樓聽雨詩軒

原標題:宋詞人考:方有開(2)

鍾振振博士 1950年生,南京人。現任南京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古文獻整理研究所所長,清華大學特聘教授。兼任國家留學基金委「外國學者中華文化研究獎學金」指導教授,中國韻文學會榮譽會長(原會長),全球漢詩總會副會長,中華詩詞學會顧問,中央電視台「詩詞大會」總顧問、《小樓聽雨》詩詞平台顧問、國家圖書館文津講壇特聘教授等。曾應邀在美國耶魯、史丹福等海外三十多所名校講學。

編者按:

本文是鍾振振教授主持的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全宋詞人年譜、行實考》(項目批准號17ZDA255)的階段性成果。

宋詞人考:方有開(2)

點絳唇·釣台

[宋]方有開

七里灘邊,江光漠漠山如戟。漁舟一葉。逕入寒煙碧。〇笑我塵勞,羞對雙台石。身如織。年年行役。魚鳥渾相識。

方有開,《宋史》無傳。《全宋詞》小傳出自清·沈辰垣等《御選歷代詩餘》,所紀既簡,且有訛誤,茲予補正。

有開號溪堂,非「堂溪」。徽州歙縣人。移居嚴州淳安縣。生於高宗建炎元年。

約孝宗隆興元年(1163)至孝宗乾道三年(1167)間,左迪功郎、建昌軍南豐縣尉。

孫應時《方公行狀》曰:遂擢隆興元年進士第,授左迪功郎、建昌軍南豐尉。

按,「建昌軍南豐」,即今江西省撫州市南豐縣。宋·王象之《輿地紀勝》卷三五《江南西路·建昌軍·縣沿革》曰:南豐縣,望,在軍東南一百二十里。

約乾道六年(1170)至九年(1173)間,建寧府政和縣主簿。

孫應時《方公行狀》曰:授左迪功郎、建昌軍南豐尉。待次,丁外艱。再調建寧府政和簿。

按,「待次」,依次序等待補官缺。

「丁外艱」,此指父親去世,守孝服喪。

「建寧府政和」,即今福建省南平市政和縣。宋·王象之《輿地紀勝》卷一二九《福建路·建寧府·縣沿革》曰:政和縣,緊,在府東二百二十里。

約孝宗淳熙五年(1178)至八年(1181),監行在太平惠民北局。

孫應時《方公行狀》曰:改特監潭州南嶽廟。襄陽府學教授。未上,復罹太夫人憂。服除,差監行在太平惠民北局。初,公登第時,年已近四十。連蹇至是,又十四五年,人不堪其窮,而公往來松楸之外,愈大肆於方冊篇章之間,歷覽千載,泓停淵蓄,浩無津涯。誨誘鄉黨子弟,必以義理,多感發為善士。暇日則訪耆老,合姻舊,賦詩飲酒,徜徉丘壑,漠然無復進取意。比入北局,官冷甚,亦不以為嫌,恪勤其職。吏雜市贗藥,為奸蓋久,公廉得之。或請置吏於法,可蒙賞。公曰:此非我志也。取贗藥焚之,逐其人而已。

《宋會要輯稿·選舉》二二之四曰:淳熙八年正月七日,命監行在太平惠民北局方有開點檢試卷。

按,「監潭州南嶽廟」,乃宮觀祠祿,非實任差遣;「襄陽府學教授」,既「未上」而復丁憂:皆可不計。

「復罹太夫人憂」,又因母親去世而守孝服喪。

「行在」,指南宋京城臨安府,今杭州市。

「太平惠民局」,南宋官方設立的專門經營藥品的機構。銷售官府所制熟藥,普濟百姓,收入助戶部之用。臨安府的太平惠民局,有南、西、北、南外、北外等五局。

約淳熙八年(1181)至九年(1182)間,從政郎、國子監錄。

孫應時《方公行狀》曰:於是公秩滿,以在京賞循從政郎。除國子錄。公學有本原,每升席講經,理致精明,詞旨溫暢,聽者充然有得,咸心服焉。淳熙八年,歲大荒札。公適當輪對,首論:君民之所以相通者,實以此心無間。平時郡縣之吏暴征豪取,為天子斂怨於下;今民艱急之時,惟朝廷大捐委積,無所愛惜,庶幾此心可信於民。壽皇聖帝嘉納之,謂曰:朕已罷郡守之不能賑濟者二。次論:今日立國,東據吳會,西極蜀表,綿亘萬里,形勢固非單弱,然規模氣象,終未能壯。荊襄之地,吳蜀腰膂,昔以為用武之國也。今乃棄之,同於邊僥,臣所未解。要先經營此地,然後吳蜀勢合,恢復有期。因敘古人若楚子文、孫叔敖,若孔明,若周瑜,若魯肅,若陶侃諸公所以用荊襄事,且陳「聯形勢,講攻守,闢田疇,建府衛」之說,目曰《荊襄事宜》,井井詳甚。上大稱賞,且曰:今日之勢,正如蜂腰。朕每思此,不覺寒心。不意卿儒生乃能為國慮至此!留其書禁中,閱之,降付密院討論施行。公又論:今士子或不安鄉井,東西馳騖,以爭一試,至冒刑憲而不顧,未必其心本然,良由諸郡貢士多寡不均。謂當令禮部視終場人數,增損貢籍,則此等可以立革,亦所以厚廉恥之俗。上喜曰:此可以戢其源,誠公平之道也。

按,「國子錄」,即國子監錄。佐國子監正管理國家最高學府國子監。

「壽皇聖帝」,即宋孝宗。

「密院」,即樞密院。宋代最高軍事行政機構。

(未完待續)

作者/鍾振振 編輯/馮 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901f736ea3c4ae16e366ea1e8ebe99c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