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系車為何在中國這麼成功?除三大件之外,這點我們實在趕不上

2019-10-15     實況說車

日系車在中國的銷售量一直都是名列前茅,雖然在豪華車市場上表現不佳,但其總銷量卻是非常高的。除去我們知道的豐田、本田和日產之外,就連大家不怎麼熟悉的鈴木都有300萬的年銷售量。鈴木在中國的表現並不是很優秀,不僅日系車中的競爭對手表現很強,德系大眾的實力也不可小覷。朗逸寶來等在轎車市場的表現非常好,更低一點的大眾捷達,桑塔納,總體上的表現也都很不錯。

現在的汽車市場上,自主品牌的銷量跟合資車還是無法相比的,尤其是日系車型。要知道,2018年的全球汽車總銷量中,豐田和日產以及大眾都是過千萬級的汽車品牌,大家可以明顯地看到,總共有三個汽車品牌,日系車就占了兩個!數據是不會騙人的,這個樣子的市場情況,估計也是很多人都預料到了。日產的舒適性一直都被人們津津樂道,「買沙發送車」的美名不是蓋的,只有真正得開過日產汽車的人,才能夠體會到這樣的感覺。

為什麼在中國的日系汽車這麼成功呢,很多時候,都是人們口口相傳的口碑才造就了這些銷量神話。好口碑的基礎就是好質量,汽車的核心三大件是發動機、變速箱和底盤。日系車的發動機和變速箱都很不錯,底盤的調校也頗具風格。本田的地球夢發動機讓其在世界上名聲大振。而日產的舒適度在中國無人不知,豐田最厲害的就是,它各方面表現得都很均衡。雖然沒有特別的突出點,可勝在其全面發展。

當然,日系車受歡迎也有意外的因素。現在的國產車在質量上並沒有有些人說得那麼差。要是人人買到的國產車都是劣質產品,誰還會再繼續為國產車買單呢?那國產車是不會發展成這個樣子的!比亞迪、長安、奇瑞都有了自己的發動機,市場表現也越來越好,這都是不可否認的現實。有些買日產車的人中,他們很鄙視國產車,他們有的人並沒有開過國產車。只是在網上,或者是聽別人說說,然後就信以為真了。這也是很多合資車大賣的原因之一。

但我們也應該面對現實,整個汽車產業日系車的技術還是很先進的。而且日本車企在面對錯誤方面也很不錯,豐田就是一個很明顯的例子。豐田汽車的總裁豐田章男,在著名的豐田剎車失靈事件中,不迴避不狡辯,主動召回問題車輛,並鞠躬向全世界豐田汽車消費者道歉。而不是像某些企業,車子一有問題,打電話問售後,售後都會極力說明這些問題都是正常現象。

我們也應該承認這樣一個事實,日本人在做一些事情的認真程度上,確實要比我們要細一點。這不是中國人都是馬大哈,只是說日本人的思維和我們不同,他們喜歡按部就班的做事,有問題然後就會努力地解決問題。他們企業的規則特別細緻,幾乎你能夠想到的漏洞,他們都會明文標出。這樣嚴謹的管理下,日本車企對技術的研究和利潤的把握,都會在一個很高的水平上。這點是非常值得我們學習的,企業就要嚴謹,然後才能有條不紊地發展。

重視消費者的需求,才能將事業不斷做大。大家都知道,德國的大眾是第一個進入中國市場的汽車品牌。那個時候,我們是先邀請日系品牌進入中國的,但由於它們的誤判,導致大眾撿了一個大便宜,桑塔納、捷達至此開始在中國瘋狂的生長,賺得盆滿缽滿。這時候的日系車才反應過來,儘管這個時候,日系車已經不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了,可日系車的表現卻出人意料。其在中國的合資公司,非常重視中國消費者的需求。愣是在市場已經被大眾把持的情況下殺出了一條血路。

由於日系車對中國人的研究入微,他們不僅在車型上下文章。更是用自己可靠的三大件和過硬的油耗數據,最終從大眾口中虎口奪食。現在日系車的全球銷量是最多的。他們的本土化做得非常好,去哪裡賣車,就研究那裡的人有什麼需求,儘量做出當地人最喜歡使用的車子。

說到底,技術研發是他們的根本武器,現在的國產車也在加大技術投入。可日系車已經在這條路上走了很久了,良好的三大件就是很好的證明。還是以豐田為例子,豐田每年光要投入進研發的費用就有652億人民幣左右,現今的中國汽車廠商根本做不到。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不氣餒,腳踏實地,埋頭苦幹!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8pN00G0BMH2_cNUgazT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