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號專欄直播,點擊「預約」不容錯過
文丨何似
來源丨長文精讀(ID:readlong)
你好,我是薇安姐。
最近,一段「中科院女博士們在研究所走廊上跳舞」的視頻在網上爆火。
7個女生,跳著時下流行的女團舞,整齊劃一、走位默契。
好看又養眼,不過卻引起了不小的反響。
有人說姐姐們好酷,智慧與美貌並存;也有人質疑,她們女博士的身份是否屬實,或是指責她們沒有博士生的樣子。
如今這個時代,依然有些人認為,美麗和強大不能同時擁有。
然而,世界存在著許多人,他們擁有著出色的理解能力、高效的搜集信息能力,以及足夠自律的時間管理能力、認真做事的專注力。
他們可以同時兼顧多重技能,過著多元人生。今天,你會發現,他們活得有多精彩!
01
演員馬伊姆·拜力克,曾憑藉《生活大爆炸》里的艾米一角,收穫了四次艾美獎喜劇類最佳女配角提名。
但更為人津津樂道的是,馬伊姆在現實生活中,與艾米一樣,也是一位神經科學博士。
圖/《生活大爆炸》
因此,馬伊姆也是《生活大爆炸》的科學顧問,編劇們有時候會向她請教有關神經科學的問題。
大家感嘆,演員與神經科學博士的跨界,這個步子邁得有點大!
1990年,馬伊姆以演員出道,一年後出演了美國家庭情景電視劇《綻放》,該劇讓當時的她收穫了巨大成功。
不過,當《綻放》拍攝結束後,馬伊姆選擇回到校園。
她被哈佛大學和耶魯大學同時錄取,但她選擇了離家鄉更近的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
2000年,馬伊姆在該校獲得了神經科學、希伯來語和猶太學三個學士學位,並選擇繼續攻讀神經生物學的博士學位。
2000年到2007年間,她一邊在演藝界活動,一邊研究課題。
2007年,她拿到了神經生物學博士。
就這樣,馬伊姆在完全不一樣的兩個領域裡,都擁有了一席之地。
她的經歷不得不讓人感嘆,真正厲害的人,往往都能在做好自己本職工作的同時,為自己的喜好、興趣添磚加瓦,成就人生里的另一個精彩。
02
86版《西遊記》中紅孩兒扮演者叫趙欣培,他的多重身份也被人津津樂道。
趙欣培五歲時,因為長相可愛、膽子大,第一次接觸了拍戲。
九歲時,機緣巧合下,他被86版《西遊記》導演楊潔相中,飾演劇中的紅孩兒。
他所扮演的紅孩兒,手挺長槍、口吐火龍,神通廣大,讓這一熒幕形象深深地印在觀眾的腦海里。
趙欣培隨後也因紅孩兒這個角色成名,開始戲約不斷,還有不少廣告來邀請他拍攝。
但他都拒絕了。
與眾多童星不同的是,他並沒有繼續朝著演藝方向發展,而是背起書包照常回到校園讀書,不再拍戲。
當年計算機剛剛問世不久,趙欣培便對其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甚至還自己組織隊伍成立了計算機興趣班。
父母看見他對計算機如此痴迷,對他全力支持,送他到少年宮專門學習。
在20世紀80年代,趙欣培就擁有了自己的第一台Z80型號計算機。
多年後,他以優異的成績考入北京大學計算機科學技術系。
1999年,他進入中科院軟體研究所繼續深造,並獲得了博士學位。
據悉,趙欣培也是目前學歷最高的童星。
博士畢業後,趙欣培立志要用網際網路技術改變中國農業的發展現狀,於是他開始跨界轉型。
他創業農業網際網路,出任公司CTO。
2016年,公司拿到了3000萬元A輪融資,2019 年已經盈利千萬。
當年那個被掛在樹上的小孩,如今搖身一變,成為中科院博士、身家過億的總裁,而且極其低調。
這是少有的童星出道後的人生髮展軌跡。
趙欣培能夠走出與許多人不一樣道路,成為一個優秀的人,內在條件與外在影響都缺一不可。
對於每個人來說,亦是如此。
趙欣培、馬伊姆般的人生軌跡,也給很多人帶來了一些啟示。
03
畢淑敏寫過一篇文章,名叫《誰是你的重要他人》。
在文章中,她談到自己童年的一段往事。
那時候她被選為學校歌詠比賽隊員,有一次練歌時,老師在眾目睽睽下指責她跑調,並將她從合唱團中除名。
後來,音樂老師又讓她回來,但不讓她出聲唱,只允許對嘴型。
這件事給畢淑敏留下深深的陰影,從此落下不能開口唱歌的毛病。而且,凡是需要用嗓子的時候,畢淑敏就變得忐忑不安、逃避退縮。
她不但再也沒有唱過歌,就連當眾演講和出席會議做必要發言,都會在她內心深處引發劇烈恐懼,她總是能躲則躲,能推則推。
這位讓畢淑敏不再唱歌的音樂老師,就是她的一位「重要他人」。
父母常常會是我們的「重要他人」,影響一個孩子發展之路的外在因素,首先就是父母的影響。
盤點「被父母耽誤了的童星」里,常常會出現林妙可的名字。
林妙可的媽媽是一個大學教授,39歲生下女兒後,就做起了全職媽媽。
她全身心照顧著女兒的生活起居,也完全把女兒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據悉,林妙可與媽媽之間毫無秘密,17歲時所有的密碼都要和媽媽共享。
媽媽一直為女兒安排一切,包括穿衣打扮。林妙可也因此多次被觀眾吐槽打扮得過於老氣。
沒有做經紀人經驗的媽媽,全權負責林妙可的演藝事業。
但很顯然,她並沒有幫林妙可好好規劃演藝事業的發展。
在媽媽的掌控下,林妙可失去了很多成長機會,也從奧運後爆紅的童星,到漸漸淡出人們的視野。
與林妙可不同的是,趙欣培擁有支持自己興趣、尊重自己選擇的父母,兩個人的人生髮展無疑變得不同,足見父母對孩子成長的顯著作用。
正如有人說的那樣:
「重要他人,尤其是父母,往往正麵價值和負面影響兼具,我們要有所區分,針對性應對。」
和產生負面影響的重要他人拉開距離,直面溝通,尋求改變;主動選擇能夠對自己產生正面影響的重要他人。
04
如果你想要過上自己的不設限人生,可以做這2步:
心理學家基思·斯坦諾維奇認為,傳統智商理論都有缺陷,智商並不是心智的全部,僅僅是其中一部分。
也就是說,每個人都有思維局限,聰明的人也有可能做傻事。
而導致這結果的原因之一,是我們的「認知吝嗇鬼」。
人腦先天信息加工的特徵,就是能不用腦就不用腦,該用腦時也不用腦。大腦在使用認知資源時很吝嗇,喜歡走捷徑。能不改變就不改變,優先保持現狀。
童年時期的趙欣培就是沒有「認知吝嗇」,放棄熟悉的明星之路,反而不斷突破自己,開拓了一條新路,實現多元化人生。
因此如果能識別察覺「認知吝嗇鬼」,就可以自我提醒,調動反省心智、算法心智去應對。
只有多去反思與復盤,多探索與嘗試,才能為自己選擇喜歡的道路,過豐富多彩的人生。
每個人從出生到現在,都有自己的取向、偏好,職業生涯發展也有。
如果做一件事,有強烈的興趣,夜以繼日地做,都不覺得疲累。
沒有興趣,再好也會無聊乏味,甚至消極對待手上的事,浪費時間。
職業興趣同樣也是如此,所以你如果你想要發展第二事業,自己一定要有一些興趣。
不要想多難實現,先寫下屬於自己的可能性清單,把最渴望、真正想實現的夢想先列出來,比如一生的100個夢想。
如果你不敢大膽想像,也許可能性還沒萌芽,就被自己扼殺了。
人生充滿各種可能性,如果一開始沒有拒絕它們,而是選擇寫下來,作為人生一輩子的指南,那麼這些願景可以顯著提升我們的方向感和目標感,最終獲得較高的幸福感。
在可能性清單的指引下,我們可以根據自身的天賦、資源、能力和興趣等,靈活進行組合,保持適度的平衡,從而活出一個適合自己的多元人生。
每個人的命運都掌握自己手中,從一張白紙到變成一副詩情畫意的畫卷,裡面的角色故事都由你來抒寫。
點一個「在看」,不要給自己設限,也不要人云亦云,走自己的路,追求自己想要的去吧!
今日文末評論區話題
你覺得什麼是不設限的人生?
你還聽過哪些故事,說說你的啟發。
你的每一條留言,薇安姐都會認真看!
本文作者:何似,精讀主創。個人微信公眾號:何似酒肆(ID:heside9)。本文首發於長文精讀(ID:readlong)。
【免責聲明】:本公眾號對轉載、分享的內容、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善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僅供讀者參考,並請承擔全部責任!
【版權聲明】:圖文轉載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供學習參考之用,禁止用於商業用途,如有異議,請聯繫本公眾號刪除。
PS:
最近我在朋友圈更新了一些優秀新女性的故事,你想知道她們有哪些不為人知的經歷?歡迎來連結,圍觀我的朋友圈。
我每天只開放20個名額,有緣的人還會送你一份《年入千萬的財富手冊》,是我從0到年入千萬的思維財富精華,已幫助100000+人思維和業績得到提升,記得備註一個理由喔
讓人變好的10句話
這件事我堅持了5年!從來沒想過會發生這麼多故事…
一個深夜女人的來信:為什麼大多數人35歲後開始走下坡路?
歡迎關注我的同名視頻號【薇安說】
深度了解真實的薇安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