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公園讓城市更清新、還清治理讓河水更清、揚塵治理讓藍天更藍……今年以來,朝陽區在打造宜居環境的過程中,生態文明建設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新建公園 讓百姓推窗見綠
近日,十八里店鄉的橫街子街心公園正式開園迎客了。公園面積約1.3萬平方米,由三條貫穿公園的步道組合而成。村民可以在步道上遛彎健身,園內還有休閒小廣場,供居民休閒娛樂。此前,這一片並沒有公園,居民想遛彎,要走上好幾里地去其他地方。據了解,十八里店鄉的桃蹊公園也基本建成,年底之前也將正式開園。
橫街子街心公園
除了橫街子公園,東南四環外的小武基公園也基本完工,17.27公頃的公園面積,國槐、銀杏、楸樹等鄉土樹木錯落有致,配以美人蕉、萱草等鮮艷的花卉,一條蜿蜒的步道穿越整個園子。據了解,公園在設計上著重突出森林的外貌和森林生物多樣性兩大特點,打造以「靜」為主題的綠色空間。不但有75種、萬餘株植物,還有景石、廊架、坐凳等服務設施。
小武基公園
兩三年前,這片土地還被出租公寓、倉庫、不鏽鋼市場占據。2017年,隨著本市「疏解整治促提升」專項行動啟動,該地塊共拆除地上建築面積約15萬平方米,騰出了寶貴的土地用於留白增綠。
按照規劃設計,小武基、桃蹊、橫街子三大公園的功能均以改善環境、服務周邊居民為主,兼顧中遠期整體功能性規劃,為周邊百姓提供新的運動休閒場所。公園總面積超過100公頃,十八里店、垡頭等地的14萬市民想要享受森林氧吧,將不用再跑遠兒。
桃蹊公園
據了解,2019年,朝陽區計劃新增改造綠地700公頃(10500餘畝)。來廣營、崔各莊、金盞、平房、十八里店、黑莊戶等地有25個大中小微型公園開工、亮相。未來,朝陽區更將鋪展綠意,呈現出喜人的「綠色前景」。
治污還清 再現朝陽碧水青岸
如今站在壩河河岸,清澈的河水泛著碧波,幾隻水鳥在水面覓食、嬉戲,一派生機盎然的景象。而曾經,這裡污水橫流,水質惡化……嚴重影響了周邊居民的生活。為還水於民,朝陽區水務局挑起治污重任:為防洪排澇,因地制宜擴挖河道;為截污治污,進行排污口改造、污水管道鋪設,完成對壩河及其支流河道70處入河排污口的截污治理;利用卵石緩坡護岸等方式逐漸恢復了壩河自然生態的河道面貌。治理中,還修築堤路,規劃沿河景觀建設,呈現自然、生態、人水和諧的一步一景,極大改變了周邊環境,為沿河百姓休閒娛樂提供了空間和環境,為周邊經濟發展帶來了生機和活力。不僅壩河,朝陽區對亮馬河、蕭太后河、北小河等主要河道進行了還清治理,加快了朝陽區水環境改善的步伐。
不光如此,朝陽區上半年在全區範圍內開展了以小微水體整治為重點工作的2019年度「清河行動」。在小微水體治理過程中,根據每條排水溝渠的自身條件,制定了1對1的改造方案,通過截污、新建污水管線、明渠改暗渠、水生態修復等措施,持續改善水環境。截至目前,涉及朝陽區八里莊、崔各莊、東壩、孫河等17個街鄉,總長度約32.37公里的77條小微水體治理工作已全部完成,讓朝陽群眾家門口的「小河溝」提靚換新顏。
位於亞運村中心花園的北京首個小微濕地引來了野鴨前來「溜娃」
聚焦揚塵治理 守護朝陽藍天
今年1月至9月,朝陽區PM2.5累計平均濃度為43微克/立方米,其中8月PM2.5濃度創歷史最優。今年以來,朝陽區各部門、街鄉密切配合,圍繞揚塵、機動車、揮發性有機物開展治理,聚焦重要區域、時段、行業,狠抓管理模式和治理手段的創新,「藍天保衛戰」成效凸顯,空氣品質持續向好。
在揚塵的治理上,朝陽區針對裸地揚塵、施工工地揚塵、工地揚塵、道路揚塵等不同特點,通過覆蓋有機物、科技手段等多種方式,分別施策,精準治理。區生態環境局為進一步強化揚塵整治,重點對排名靠後的街鄉多次開展揚塵專項「點穴式」執法行動,通過對照台帳、暗訪摸排、分析研判,精準發現各類揚塵污染問題,針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進行集體約談,深入總結、分析、對比,對問題整改情況進行複查覆核,確保問題整改到位。
結合街鄉揚塵治理薄弱環節,出台了「街鄉空氣品質精細化管理工作辦法」,制定了「兩項機制,十項措施」,加大檢查力度。此外,區住建委與區城管執法局開發建設了朝陽區施工揚塵視頻監控綜合管理平台,對全區現有施工揚塵監控信號進行了整合,增加了施工車輛進出場自動識別系統,實現對出場車輛不沖洗車輪及沖洗時間不足的車輛和車牌進行自動抓拍、記錄、報警,組織安裝使用在線遠程視頻監控系統建設項目193項,安裝監控探頭535個,覆蓋了朝陽區土方工程、軌道交通工程等施工揚塵管控重點項目。朝陽區通過多種方式,各部門合力共同守護藍天白雲,為「打贏藍天保衛戰」打下堅實的基礎。
在改善宜居環境上,下一步,朝陽將大力推進生態環境建設,持續治理大氣污染,加大對機動車污染、揚塵、揮發性有機物的整治力度,嚴格落實藍天保衛戰各項措施;高標準推動溫榆河公園一期起步區、廣渠路生態濕地公園建設,改善朝陽區河湖水環境,大力推動生態環境建設。
整理/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