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資高、福利好、升職快,出國做廚師真這麼好?

2022-08-11     紅廚

原標題:工資高、福利好、升職快,出國做廚師真這麼好?

工資高、福利好、升職快,這是很多人對出國做廚師的看法。事實上真的如此嗎?廚師出國到底需要什麼條件,又會面臨那些難題呢?

作者:陳婉富

編輯:王白石

題圖:攝圖網

廚師圈裡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廚師要想拿高工資,請記住要麼當老闆!要麼出國!「國內疫情反覆,創業區一片紅燈的情況下,不少廚師又開始盤算出國打工了,但出國做廚師真的有這麼好?紅廚網今天來揭秘一下廚師出國打工的真相。

福利好工資高,廚師興起出國務工潮

中國作為人口大國,一向有向別國輸出勞動力的傳統。從清末時被迫的勞工輸出,到民國時主動的下南洋務工,再到現在的出國務工。中國人用勤勞、樸實的工作態度和獨一無二的技術給各國人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俗話說得好,掌握一門手藝,走遍天下都不怕。廚師們作為手藝人,也是出國務工的主力軍之一。原本外國人是不吃中餐的,因為他們認為中餐烹飪過程複雜,食材奇怪(比如大部分外國人都不吃動物內臟),製作起來很費時間。

但最初期的勞工出國發現吃不慣當地飯菜,於是從國內招了一批廚師專門給他們做飯,後來這批勞工和廚師有部分留在了國外,開了第一批中餐館。

隨著國外中國移民的增長和中國留學生的與日俱增,中餐越來越受歡迎,中餐館也越開越多。如今中餐業已經是許多在海外華人安身立命之本,60%的華僑華人依賴中餐業營生,中餐廚師儼然成為了海外中餐業的核心資源。

但是因為海外並沒有完善的中餐廚師培訓,加上飲食習慣不同等問題,大部分海外中餐館都會選擇從國內招聘廚師。於是,國內這些年也出現了廚師出國務工的潮流。

那出國到底有什麼好,年年都能吸引一批廚師遠渡重洋,去往海外呢?紅廚網了解到,主要有以下因素:

(1)國內競爭大壓力大,國外工資高相對穩定。

國內,優秀的廚師非常多,好的工作競爭十分激烈。普通廚師要想出頭,除了需要具備優秀的能力、人脈外,機遇也很重要。加上,國內的消費者對餐飲美食的要求越來越高,越來越多樣化,餐廳對菜品要求也變高,經常要更新、創新菜品,這也給很多廚師很大的壓力。

加上國內廚師的工資水平和福利制度也不是很完善,不少廚師都希望能找到另外的渠道發展。

而出國務工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紅廚網了解到,在國外,一般的華人務工者都是拿工作簽證出國,合同約定只能這一家上班,所以工作很穩定,工作期滿後馬上續簽下一年或幾年度的合約,工作時間不間斷,絲毫不耽誤賺錢。

而且,出國務工的機會比較多,工資往往也比國內高很多。

如來自河南的90後廚師小龍,了解到新加坡的餐飲業特別火爆,中餐館很受歡迎,於是通過中介辦理了工作簽證遠赴新加坡工作。雖然工作時長比國內要長,一般是12小時工作制,但工資也是國內的幾倍之多。由於他廚藝不錯,人也年輕,學東西很快還勤勞肯干,僅7個月的時間,就做到了店長,收入也比國內翻了4倍。

(2)海外市場缺口大,中餐廚師機會多

隨著海外中餐館的發展壯大,對廚師的需求也在增加,這也造成了海外中餐廚師的缺口。

僅加拿大一國統計,平均每年有約2295名廚師成功移民,成為移民人數第一高的行業,遠遠甩出醫生、分析師、程式設計師幾條大街。

愛爾蘭飯店協會(RAI)也曾在公開的信息稱,2020年愛爾蘭需要5000名廚師,這個數字到了2022年將不減反增,並將持續增長。

毫無疑問,廚師是出國務工人群中占比很大的一部分。

即使,近年來雖然各國都在採取措施削減外來務工人員的引進,以此達到保護本土勞工就業的目的,可中餐廚師仍然是稀缺的資源。

比如,歐洲近年來為了保護本土勞工就業,採取了削減外國人才的引進的政策,但是歐洲境內的中餐館就有近萬家,以一家餐廳1-2位中餐廚師來說,就需要上萬個中餐廚師。

因此,不少歐洲國家也會對廚師資源適當增加簽證配額。

如2019年,荷蘭為彌補中餐廚師的不足的缺口,荷蘭餐館申請亞洲專業廚師的工作簽證配額就從1500份提高到2300份;如果餐館僱主能夠向勞工局(UWV)證明,他們無法僱到合適的本地廚師,必要時甚至能夠聘請「儘可能多的」外國廚師來荷工作;這些從亞洲引進的廚師將獲得2年的工作簽證期限,到期後,還可以延期。

廚師出國務工,到底需要什麼條件

上文提到很多廚師選擇出國工作就是希望能獲得高收入高回報。那麼,出國難不難?有什麼條件?是不是只要是廚師就能出國呢?這並沒有那麼簡單。

想要出國工作,拿到簽證是必須要先解決的問題。但是各國的簽證要求也不一樣,但申請廚師工作簽證,以下幾個條件是必須具備:

1.擁有中級或高級廚師證;

2.至少具備三年以上廚師行業工作經驗;

3.列印一到兩年的銀行流水、社保材料;

4.至少精擅一項菜系。

除了具備以上的幾個條件,各個國家還有不同的要求,如澳洲除了上述4項條件外,還需要出示人社局開具的3年的《社會保險繳費證明》且單位抬頭需為工作酒店等。還有,出國務工對年齡也有一定的要求,一般是25-38歲最佳;還有出國也涉及到一定的費用,即中介費之類的,因此大家需要進一步了解。

此外,不同國家福利待遇也不同,大家也可以做一下了解對比。

比如,瑞典、荷蘭、芬蘭這幾個國家都是歐洲的已開發國家,也是很多中餐廚師的選擇。這幾個國家的工資福利待遇相差並不大,子女的免費公立教育,免費醫療,僱主提供的工傷保險都具備。工資待遇,摺合人民幣在月薪9000~1.2萬元之間,第二年會穩定漲薪。

如果考慮到歐洲的消費比較高,華人比例沒那麼高,澳洲的澳大利亞和紐西蘭都是不錯的選擇。

紐西蘭的廚師每周薪水大約在850~1200紐幣/周,約合人民幣3800-5000元左右;年薪摺合人民幣,高達25萬元左右!

亞洲國家離得近,文化環境也與中國最為相似,近些年也是很多中餐廚師的選擇。但亞洲國家對中餐廚師的需求量並不很大,反而對日餐廚師、泰餐廚師、面點師、拉麵師、營養師和雕刻師的需求更大。因此並不是中餐廚師出國的首選。

廚師出國,看似美好也有風險

雖然出國務工工資福利還有前景看似都不錯,但是出國就真的那麼美好嗎?其實,並沒有那麼美好,也需要克服很多困難。

中餐廚師去到海外,語言關是第一個難題,也會遇到飲食習慣、風俗習慣等問題。

目前大多數廚師出國的目的地都是講英語的國家,但大部分出國的廚師英文水平有限,甚至很多人完全不懂英文,這不但在日常的生活工作中帶來不變,也很難維護自己的權益。

比如,在簽訂勞務合同的時候就無法確認自己究竟有哪些權益,很多廚師都是中介說什麼或翻譯怎麼講就怎麼信,非常容易被哄騙。而且在完全陌生的環境中,遇到不公平待遇想要維權,語言不通,講清楚都很難。往往是遇到問題孤立無援,有委屈只能往肚裡吞。

還有,因為交流受限,出國務工的廚師們大都只能被困在中餐館,身邊的朋友也全是中餐館的同事們,交際環境十分有限。而很多中餐館為了節省開銷,提供給廚師的住宿環境都很小又悶熱。加上海外領的是周薪,廚師很少有假期能出去逛逛,難以真正接觸到另一個國家的風土人情,往往出國打工幾年回去,還對自己去的國家一無所知。

其次,大部分國家的中餐廳或西餐廳都比較忙,出國做廚師在工作內容上沒有非常明確的分工。他們的一個廚房多分為大廚、二廚、打雜等。雖然職位分明,但是工作內容卻沒有國內那麼清晰,很多時候大廚也要做二廚的工作或清潔衛生餐具等廚房工作,很多小餐館還只有一位廚師,老闆還需要負責幫忙。

除去在星級酒店工作的廚師,能夠專人專職,一般中餐廳的廚師往往需要從砧板到炒鍋甚至上菜都一人包圓,遠勝過在國內的工作。所以,他們的高薪也是辛苦錢!

還有,國內外飲食習慣差異巨大,很多在中國十分地道的中餐做法到了國外反而不會被當地人喜歡。為了提高餐廳的上座率,讓更多當地食客喜歡,中餐廚師需要根據當地飲食習慣調整用料、烹飪方法、菜品口味,來最大化的取悅當地食客。對一些適應能力不那麼好的廚師來說,十分困難。

此外,在國外工作,也很容易和國內的廚藝環境脫節。中餐廚師出國大多都是在餐廳工作,接觸到的同行有限,繁忙的工作也讓大家沒有什麼時間去研發鑽研菜品。幾年下來,回國後很容易與國內社會脫節,跟不上國內廚師的節奏。

廚師長期在國外發展,國內原本積累下的資源都沒有好好維護,人脈也會受到影響,以後要想回國工作也可能會遇到就業難題。加上回國差旅和時間等問題,難免長期與家人分離,這些都是需要廚師去考慮的。

結語

近些年來,中餐美食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認可,也帶旺了世界各地的中餐業的發展,國內很多中餐品牌也在謀求出海。

對於廚師來說,出國務工有利有弊,月亮也不是永遠都國外的比較圓。廚師們要結合多方面因素,考慮對自己成長、發展、技藝提升等最有利的規劃,來合理選擇是否要出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8b102983d7a1c3e9681db5d4592fb7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