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華共建充電網絡 寶馬與奔馳組成「豪華補能聯盟」

2023-12-09     中國經營報

本報記者 陳燕南 北京報道

梅賽德斯-奔馳董事會主席康林松曾直言:「電動化轉型成本巨大,靠車企單打獨鬥難以應對,大家必須要聯合起來才行。」

近日,華晨寶馬汽車有限公司與梅賽德斯-奔馳(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宣布簽署合作協議,雙方將以50∶50的股比在中國成立合資公司,在中國市場運營超級充電網絡,合力滿足中國客戶對豪華充電服務日益增長的需求。

截至2026年年底,該合資公司計劃在中國建設至少1000座具備先進技術的超級充電站,約7000根超充樁。首批充電站計劃於2024年起在中國重點新能源汽車城市開始運營,後續充電站建設也將覆蓋全國其他城市和地區。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充換電分會、中國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促進聯盟副秘書長仝宗旗則在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我們一般將超級充電網絡稱為大功率充電網絡。從運營的角度來講,由於不同車型的充電需求不一樣,不同的場景可以配備不同的充電樁產品。在公共充電場景下,大功率充電會成為主流。因此,企業定位要清晰,注重哪個細分領域,就盯住這個細分領域做深耕,這樣效能將得到更好的發揮。車企『下場』入局大功率充電網絡,可以起到一個很好的補充和推動作用。」

據了解,在競爭日趨激烈的汽車市場,單打獨鬥的時代即將成為過去,車圈的聯盟時代,已經拉開帷幕。中國信息協會常務理事、國研新經濟研究院創始院長朱克力表示,車企之間達成合作,都是為了推動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通過合作,實現資源共享、分攤成本、提高研發效率,以加速推出更具競爭力的新產品。

技術協同 超級充電站加速落地

此次,寶馬和梅賽德斯-奔馳將利用其在全球和中國市場的充電運營經驗及對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洞察,為中國客戶量身定製快速、便捷、可靠的充電解決方案。雙方希望此次合作能夠進一步提升客戶的公共充電體驗。

該合資公司的充電網絡將向公眾開放。按計劃,寶馬集團與梅賽德斯-奔馳集團的客戶可享受專屬尊享服務,如即插即充、線上預約等無縫數字化充電體驗。此外,該合資公司計劃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採購可再生能源電力,為中國客戶提供可持續的豪華充電體驗。該合資公司的成立和運營有待相關監管機構批准。

汽車十三行創始人王鑫則表示,兩家車企都在今年8月舉辦的成都國際車展期間宣布在華超級充電站建設計劃,並且都提出600千瓦最高功率。在兩家豪華汽車品牌布局超級充電站時間同步的前提下,寶馬和奔馳首批充電站選址都在成都,超級充電站功率布局也基本相同,說明兩家企業的合作效應很高。

據了解,今年10月,國內首批同時也是全球首批梅賽德斯-奔馳超級充電站在成都和佛山落成並投入使用。首批梅賽德斯-奔馳超級充電站採用液冷超充樁技術,充電功率可達480千瓦。同樣在今年,BMW 超級充電站項目正式啟動,大功率充電樁最高支持600千瓦充電功率,超級充電站網絡向所有品牌的電動車開放。自今年8月在成都啟動以來,超級充電站網絡已經覆蓋九大城市,預計到2023年年底將建設約50個。

「從建設進度看,如果兩家企業進行合作,建設效率將會大幅提升,商業規模和影響力也會大大增強。為了降低成本,提高效率,雙方在充電技術協同上有非常好的合作前景。雙方合作充電網絡向公眾開放,兩家車企新能源汽車自有銷量,加上其他中國車企新能源產品快速補能需求,奔馳和寶馬超級充電站的商業想像力很大。」王鑫分析道。

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補充稱,奔馳和寶馬聯手布局充電網絡是為電動車業務發展做準備,充電基礎設施整個體系的建設周期較長,德國豪華車充電方面的標準較為統一,聯手布局效率較高,同時可以分擔成本。

戰略趨同 雙方聯手共赴電動化

戰略協同也被認為是此次奔馳和寶馬聯手的重要原因之一。奔馳此前提出「油電雙行」策略。今年以來,奔馳在中國市場陸續投放了EQS純電SUV、全新EQE純電SUV、全新AMG純電EQE53、S450eL插電式混合動力轎車等多款新能源車型。今年以來,寶馬也在新能源領域持續進行投放。隨著寶馬推出創新純電動BMW i5,寶馬的純電產品覆蓋到了所有主要細分市場。

而在積極推進電動化的過程中,二者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數據顯示,今年三季度,梅賽德斯-奔馳純電車型在華銷量實現了超過70%的同比增長,持續受到市場認可,而插電式混動產品也持續領跑細分市場。今年前10個月,寶馬純電動車型的銷量繼續保持強勁增長勢頭,同比增長211%,達78568輛。

當前,寶馬和奔馳均在電動戰略上定下了更為具體的計劃。其中,寶馬計劃在2023年將純電動車型銷量在集團總銷量中的占比提升至15%;2030年之前,純電動車型的交付量占集團全球年交付量的50%以上,並希望在全球市場實現超1000萬輛純電動車的累計交付量。

事實上,補能系統的重要性對於車企的發展來說不言而喻。有業內人士認為,充電站從初期投建便需要大量資金進行支持,如果後期不能達到收支平衡,企業還要持續投入成本。而雙方合作不僅可大大節省成本,也可提速網絡鋪設速度。同時,雙方車輛共享充電,也能提升充電站使用效率。而奔馳與寶馬合力拓展補能網絡的背後,也將進一步提速在中國市場的轉型。

車企抱團 「聯盟時代」來臨

當前,充電體驗是影響消費者購買電動車的決策因素之一。隨著電動車市場發展,近年來電動車產品續航里程大幅增長,但續航里程焦慮的問題仍未徹底消退。例如,在節假日出行高峰期,高速公路充電樁排隊的現象依然存在,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電動車的消費體驗。

有不少業內人士認為,補能焦慮正在限制著新能源汽車的進一步發展。雖然近年來,我國的充電設施在不斷地完善,但是距離工信部此前提出的「2025年實現車樁比2∶1,2030年實現車樁比1∶1」的目標仍有較大差距。在此情形之下,不少車企正在擴大在充電方面的「朋友圈」。

而在今年7月,通用、寶馬、本田、現代、起亞、梅賽德斯-奔馳和Stellantis等全球七大汽車製造商表示,它們將共同投資至少10億美元,發起設立一家用於建設電動汽車充電網絡的公司,預計到2030年在全球安裝至少3萬個快充樁。

汽車獨立分析師劉昊指出:「擁有自建樁的品牌,消費者的用車體驗會更好。自建樁已成為品牌競爭力與品牌溢價的重要因素。」

對於豪華車企來說,充電設施不僅是客戶方便使用車輛的基礎,也能夠展示品牌形象。「奔馳和寶馬布局充電樁主要是為了提升豪華車的出行服務體驗,達到豪華車的服務標準,同屬豪華品牌的車企共同建設會有更好的效益。」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副秘書長郎學紅表示,蔚來、小鵬、特斯拉等都有這方面的業務。而自建充電樁還可以獲取車輛的充電數據、行駛數據等,從而為車主提供用戶數據分析、車輛診斷、維修、保險等數據增值服務,實現各項技術和服務的優化。

當前,隨著「新四化」的發展,車企之間正在形成越來越多的聯盟。華為與長安成立汽車智能系統合資公司,預計將吸引一汽、北汽、江淮、奇瑞、賽力斯等車企共同入資,在汽車智能化領域形成產業聯盟。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8a74a72e11b3e360174635d608c9a2a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