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前重慶市市長黃奇帆在一次公開發言中說,中國內地房地產市場仍未見底。但對昆明來說,房地產最艱難的時刻也許已經過去。
表面上看,2023年昆明樓市仍舊在下滑通道,下半年的銷售規模明顯少於上半年,房價也緩慢下降。今年開年兩個星期,市場仍舊維持疲態。
但亮點其實也有。
盤點去年昆明房地產市場數據時,許多人都忽略了一個事實——2023年昆明幾乎沒有新增爛尾樓,而原有的爛尾樓則紛紛盤活,保交付成效顯著。
雖然昆明至今還有一些樓盤處於停工狀態,但基本都是在2023年之前就已經停工,去年新增爛尾項目非常少,相反,一些原來的爛尾項目則在去年成功復活,比如昆明爛尾時間最長的項目鼓樓大廈,變身為融通大廈後已經在去年竣工;再比如爛尾多年的人民路壹號、馬街摩爾城等老大難項目,也在去年有了重整投資人;大宥城也在去年迎來轉機。
保交付方面,昆明的成績也不小,僅俊發去年就交付了2萬多套,就連恆大也有項目艱難挺進到了交付階段,滇池半山、恆大理想城、西城時代西錦里、置地廣場等項目,也都已經或者即將實現交付。
庫存方面,昆明主城商品房庫存在去年1月還有1715.3萬平方米,到了去年12月,庫存為1498.8萬平方米,年末比年初減少了216.5萬平方米,下降還是比較明顯。
住宅庫存下降更為明顯,去年1月昆明主城住宅庫存還有765.6萬平方米,到12月就只剩610.3萬平方米,減少155.3萬平方米。過去6個月昆明主城住宅銷售面積雖然也只有27萬平方米,但供應卻僅有20萬平方米,每個月的缺口將近7萬平米。
就連去化非常困難的商業,去年昆明主城的商業庫存面積也減少了近14萬平米。
成交份額已經占據市場6成規模,對房地產市場影響越來越大的二手房,雖然新增掛牌量從去年下半年起逐月上升,但並未對二手房價造成衝擊,昆明二手房價格從去年8月以後就基本穩定在9000-10000之間,而成交量則穩中有升,說明昆明二手房市場已經開始穩定,恐慌性拋售只是個案。
房價和成交量方面,昆明新房自去年下半年月成交面積跌到30萬平米以下後,就開始穩定下來,成交均價也穩定在1.3萬平米以上。
正是由於成交量和房價趨於穩定,庫存有了明顯下降,頭部房企開始恢復了在昆明的拿地動作,最具代表性的是萬科,去年11月和12月兩次出手拿地,給了其他房企很大的鼓舞。進入昆明時間並不長的四川邦泰集團,也在去年底兩次拿地,為其他房企作出了表率。本土房企築友地產去年賣得不錯,築友雙河灣一度與去年的銷冠樓盤書香雲海難分高下,趁熱打鐵的築友地產雖然並未拿地,但卻接盤馬街摩爾城,也成為去年增加項目儲備的一員。
因為萬科、邦泰以及本地國企去年拿地更積極,所以去年昆明土地出讓收入在連續3年大幅下降之後,止跌反彈,全年實現土地出讓收入132.6億元,比上年增長7.3%。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881f198be3f2e46d0f5c4019a2321c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