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中元劉辰:應增加「中國標準」的話語權

2023-12-13     中國經營報

原標題:中國中元劉辰:應增加「中國標準」的話語權

本報記者 索寒雪 北京報道

「規範和標準是一種特殊的文化載體,它是對外展示中國建設的一個窗口,中國的標準走出去勢必將助力中國的企業營造更好的營商環境,也能向世界更好地展示中國的文化。」12月12日,中國中元國際工程有限公司國際工程院諮詢中心主任劉辰在中國經營報社主辦的「大變局下的應對與發展——2023中國企業競爭力年會」上表示。

中國中元國際工程有限公司國際工程院諮詢中心主任劉辰

劉辰認為 「走出去」分三個層次。

第一層次是產品「走出去」。「我覺得我國目前已經做到了,我們做了很多年,包括中國製造現在是一個很響亮的品牌。」他說。

第二層次是標準「走出去」。「這個方面我們正在做,從我所在的工程建設領域來說,我們在有些方面,比如高鐵等領域做得已經非常好了,處於全世界該領域的高地。但是,對於其他一些像民用建築等領域,我們正在跟世界進行一些融合。」他說。

第三層次是「走出去」最高的一個層次,也就是文化和理念走出去。「這方面我們的道路還比較遠,我們也正在路上。」他介紹說。

劉辰希望能夠通過中國的標準,帶動中國的文化,帶動中國的理念「走出去」。因為中國的工程建設標準最早也是隨著國家的對外援助項目逐步地實施,然後一步一步走進了很多國家。

「我們的援建項目更多地集中在第三世界的一些國家,包括我們在東南亞共建了一些園區,包括在白俄羅斯的一些項目。」劉辰介紹說,「我們公司深度參與了中白工業園的設計和建造。在這個項目裡邊,總體來講中國標準能夠實現一定的融入。」

中國標準在前方還有很多路要走。

中國中元國際工程有限公司國際工程院諮詢中心初步統計了共建「一帶一路」國家中大概有500個中企參與的項目使用標準的情況,這裡面大約1/3使用的是中國的標準,大約1/3使用的是歐美的標準,還有1/3使用所在國自己的一些標準。

對應使用標準的投資主體,這1/3中國標準的投資主體其實也就是中方。「這裡邊可能有政府,可能有中國的金融機構,也可能會有一些民間的企業投資。」他說。

劉辰認為,總體來講,我們的標準從統計數字就能很明顯地看出來,就是我們現在是「走出去」,但是我們這個「走出去」背後

主要還是跟投資「走出去」。

人們在談標準「走出去」,最初的想法比較單純,就是希望中國標準能往外推。但是,近些年,大家的想法也在逐步轉變。

「因為我們現在在想,第一,我們要先融合,中國的產品在整個行業如果做到世界頂尖,標準自然就出去了,比如高鐵,還有5G。尤其像工程類的產品,相對來講,第一,它是定製化比較強的產品,第二,整體來講技術的要求並不是特別高,更多地是和多年來形成的行業習慣有關。」劉辰介紹說。

中國企業在做很多項目的時候,也會結合場景來和對方進行標準合作。

「比如我們做的中白工業園的項目,它在白俄羅斯的明斯克,主要是中方在投資,但是我們在做這個項目設計的時候,也是以中國的標準為主體進行設計,包括一些勞動保護、環保方面的設計,我們是用了當地的標準。我們在黎巴嫩做的黎巴嫩國家音樂廳的項目,在設計標準裡面的中國標準的基礎上,用的是美國的NPFA消防的標準對整個音樂廳進行設計。包括在明斯克,我們現在設計它的國家體育場,這個足球場將來要舉辦世界盃的外圍賽。所以,整個足球場的設計標準是按照歐足聯的標準進行設計的。」劉辰說。

他總結道,在標準方面,我們要在領先的地方保持住,逐漸在其他的領域和世界實現融合。

(編輯:孟慶偉 校對:張國剛)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8674d62d88f885fb091acfe969f5c9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