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人考:吳鎰(1)

2023-09-23     小樓聽雨詩軒

原標題:宋詞人考:吳鎰(1)

鍾振振博士 1950年生,南京人。現任南京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古文獻整理研究所所長,清華大學特聘教授。兼任國家留學基金委「外國學者中華文化研究獎學金」指導教授,中國韻文學會榮譽會長(原會長),全球漢詩總會副會長,中華詩詞學會顧問,中央電視台「詩詞大會」總顧問、《小樓聽雨》詩詞平台顧問、國家圖書館文津講壇特聘教授等。曾應邀在美國耶魯、史丹福等海外三十多所名校講學。

編者按:

本文是鍾振振教授主持的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全宋詞人年譜、行實考》(項目批准號17ZDA255)的階段性成果。

宋詞人考:吳鎰(1)

水調歌頭·柳州北湖

[宋]吳鎰

澄徹北湖水,圓鏡瑩青銅。客槎星漢天上,隱隱暗朝通。六月浮雲落日,十頃增冰積雪,勝絕與誰同。羅襪步新月,翠袖倚涼風。〇子韓子,叫虞帝,傲祝融。御風凌霧來去,邂逅此從容。欲問騎驎何處,試舉叉魚故事,驚起碧潭龍。乞我飛霞佩,從子廣寒宮。

吳鎰,《宋史》無傳,清·陸心源《宋史翼》亦未增補。《全宋詞》吳鎰小傳曰:

鎰字仲權,自號敬齋,崇仁人。隆興元年(一一六三)進士。淳熙中,知宜章。十六年(一一八九),秘書省正字。知武岡軍,司封郎中,廣西運判,湖南轉運判官。慶元三年(一一九七)卒。有雲岩集、敬齋詞,俱不傳。(第3冊,第1831頁)

此傳殊為簡略,可增補者尚有若干事。

吳鎰,生於高宗紹興十年(1140)。

宋·洪邁《夷堅三志壬》卷一《吳仲權郎中》曰:其壽不登六十。

明·黎喆等《弘治撫州府志》卷二二《人物》二《鄉賢·宋》曰:吳鎰卒年五十八。

按,吳鎰卒於寧宗慶元三年(1197),詳見下文。由此上推五十八年,知其生於高宗紹興十年(1140)。

孝宗乾道二年(1166)春,郴州州學教授。四年(1168)二月,猶在此任。

宋·張孝祥《於湖居士文集》卷一五《送吳教授序》曰:臨川於江西號士鄉,王介甫、曾子固、李太伯以文為一代宗主,而皆其郡人,故居民多業儒。碌碌者出於它州足以長雄,故能文者在其鄉里不甚齒錄,獨素行可考而後貴也。吳氏子鎰,余為州將時所舉進士,方群試於有司,予因識之,登於朝,中乙科。知舉者嘗欲以冠多士,既不果,則為之延譽,一時名聲籍甚。分教郴州學,以余之素也,來廣西從余,歷三時而後之官。余謂鎰不以文勝,蓋見貴於鄉里者。雖然,古之君子固有獨行自立,舉世非之而不悔;至貴於鄉里,猶未足道鎰也。蓋尚友古人,益思未見其止者與?必試於烈火而後知玉,萬物俱流而金石乃止。余欲金玉鎰也,鎰勉之!

按,「臨川」,此指臨川郡,即撫州(今江西省撫州市一帶)的別名。

「王介甫」,王安石,字介甫。撫州臨川(今江西省撫州市臨川縣)人。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學家。

「曾子固」,曾鞏,字子固。建昌軍南豐(今江西省撫州市南豐縣)人。北宋著名文學家。

「李太伯」,李覯,字泰伯。「太」,同「泰」。建昌軍南城(今江西省撫州市南城縣)人。北宋著名學者。

「州將」,知州的別稱。張孝祥曾知撫州。

「知舉者嘗欲以冠多士」,謂主考官曾擬將吳鎰列為禮部試的第一名。

「分教郴州學」,即任郴州州學教授。「郴州」,即今湖南省郴州市一帶。

「三時」,三個季節。

「尚友古人」,上與古代賢人為友。

「金玉」,此處用為動詞,即希望或幫助某人成為金玉的意思。

清·汪森《粵西叢載》卷二《題名》曰:劉仙岩題名:提點刑獄公事延平張維、經略安撫使歷陽張孝祥以會慶節祝萬壽於西山資慶寺,飯已,登超然亭,遂游中隱岩、白龍洞、劉公岩以歸。客長樂鄭顥、江文叔、吳鎰俱來。乾道元年九月二十二日。

按,「劉仙岩」(即「劉公岩」)「西山資慶寺」「超然亭」「中隱岩」「白龍洞」等,皆在臨桂(桂林市)。

「提點刑獄公事延平張維」,張維,延平(今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區)人,時任提點廣南西路刑獄公事。

「經略安撫使歷陽張孝祥」,張孝祥,歷陽(已廢入今安徽省馬鞍山市和縣)人,時任廣南西路經略安撫使。

「會慶節」,宋孝宗生日。

據以上文獻可知,吳鎰在赴郴州州學教授任之前,從廣南西路經略安撫使張孝祥於靜江府(今廣西桂林市一帶)。

(未完待續)

作者/鍾振振 編輯/馮 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7fd4c1933af7ab687522a7235f6d3b7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