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欄坑肉桂免費試喝?去茶博會,真的能蹭到高端茶嗎?

2023-07-25     小陳茶事

原標題:牛欄坑肉桂免費試喝?去茶博會,真的能蹭到高端茶嗎?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旗下岩茶課堂原創

丨首發於搜狐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李麻花

《1》

今年暑期,各式線下活動特別火。

假期少兒游泳班、籃球班、足球班,跳繩班,每天出門走到路口,都能看到現場廣告。

暑期檔出行,各地熱門景點,人頭攢動。

小暑茶會,大暑雅集,三伏天茶修班,茶咖雅聚,會員制茶學班等,鋪滿了朋友圈。

同時,從今年三月後,各地大大小小的茶博會、茶葉會展、線下茶葉展銷、賣茶展會等,接連不斷。

大約半個月前,有位老茶友去外地旅遊時,順便湊了湊茶博會的熱鬧。

期間,給我們分享了不少新趣聞。

《2》

「我看到有一家賣岩茶的參展商,展位前擺了一個易拉寶,上面寫著,『免費請客喝牛欄坑肉桂』。」

偶買噶,人來人往的茶博會裡,隨便請路人喝「牛肉」,那對方真的很大手筆啊。

按單泡500元左右的價位來算,一天下來,哪怕只是現場泡掉10泡茶。

連續參展三天下來,這光是招待消耗的成本可不小哇。

正當麻花在腦海里快速計算成本時,那位茶友拍來了現場圖。

點開一看,原來如此。

所謂的牛欄坑肉桂,竟然只是一大壺茶。

有些類似街邊愛心茶水的免費攤位點,擺著足足一大桶茶水。

一旁是一次性紙杯,以供路人解渴,預防中暑。

哪怕參展的店家,真心捨得放一泡「牛肉」進去。

這麼一大壺茶水稀釋下,哪怕是再好的岩茶,山場特徵、品種特徵、工藝特色,也被消磨掉了。

路人們接來一大杯蹭喝,估計也是解渴潤喉。

喝不出所謂的「牛肉」與其它岩茶的差別。

依麻花來看,來自三坑兩澗的純料牛欄坑肉桂,用這種泡法就太浪費了。

喝「牛肉」這樣的高貨岩茶,只奔著大口解渴,囫圇牛飲,實在可惜。

老老實實用回蓋碗沖泡,逐次出湯,分茶細品。

按泡傳統功夫茶的方式,才能展現這一頂流岩茶的風味精髓。

《3》

在許多茶友眼裡,茶博會是一個好玩好逛的去處。

能不限量蹭茶。

能一次性喝到「百家茶」。

在一些大型茶展,還能同時邂逅到綠茶、花茶、白茶、紅茶、普洱、岩茶、單叢、六堡等各地代表性的茶品。

輪流跟著人群,逐一蹭喝大半,絕對能喝茶喝到飽。

不僅喝茶喝到飽,甚至於,在沒有提前墊肚子的情況下,空腹去大量蹭茶,還容易喝茶喝到醉。

當然,即便不蹭茶,還可以大飽眼福。

各種茶周邊、茶壺、茶盞、茶席、蓋碗,琳琅滿目。

待在有空調涼氣的展廳內,走走逛逛,吃吃喝喝,不失為暑期消磨時光的好去處。

但麻花要提醒一點,但凡去大型展會蹭喝岩茶,喝到正宗牛欄坑肉桂的機率極低。

因為別人開店做生意,總要將經營成本考慮在內。

中高端檔次的茶,不會輕易當成免費茶水提供。

大多數情況,只是亮出幾款暢銷的口糧茶品罷了。

在逛展之前,做好這樣的心理預期,才能避免「期望過高,失望過大」。

《4》

再一次聊到茶葉展會的話題,想起一段茶葉往事。

早兩、三年前,岩茶江湖裡,有一個牌子冒得很快,營銷成本砸了非常多。

在福州很多地方的商場、停車場、小區入口等,都能看到他們的廣告。

有一回,和朋友在喝茶時,閒聊起這樣的八卦。

「前不久剛在廈門參加了一個茶葉展,看到那個賣老叢的牌子,據說現場還簽約了不少經銷商。」

嗯,這聽起來感覺發展得還不錯啊。

但朋友緊接著,話鋒一轉。

「嘿嘿,你們有所不知,我在現場其實還聽了一耳朵,對方還號稱,還要全國開滿千家茶葉連鎖經營店。」

偶買噶,這樣的「雄心壯志」,實在太瘋狂了。

正如同,每年整條坑加起來,產量不過1500斤左右的牛欄坑肉桂,因為產量少,價格貴,貨源有限,不會隨便拿出來當做免費茶水一樣。

如果是純正岩老叢水仙,原料產自景區以內,樹齡不低於60年。

那麼將整個正岩的老叢水仙全部收購下來(這僅是假想,實際做不到),才能談及,擴展1000家連鎖專賣店的事。

要不然,貨源都拿不到。

或者說,因為產量少,經常斷貨。

將攤子支得這麼大,往下擴展出這麼多下線經銷點,根本沒有意義。

總不能做出以次充好,濫竽充數,用「假老叢」冒充真老叢來賣的事吧?

真按這樣做,砸了招牌,損了口碑,無疑是自毀長城。

《5》

對普通茶客而言,線下的茶葉博覽會、展銷會,是一個打發悠閒時光的好去處。

好玩,也新鮮,還好逛。

不過,在參與這類線下活動時,有不少細枝末節要注意。

如果單純是奔著蹭喝好茶去參加,要提前做好心理建設。

喝到一流好茶的機率很低,能喝到沒有雜味怪味,勉強順口的口糧茶,已經很難得。

另外,出於衛生考慮,有條件的話,蹭茶之前建議「自帶杯」。

帶上自己的小茶杯前往,更顯個性。

減少使用一次性紙杯,更環保。

在人流量較多的時候,萬一參展店家顧不上清洗茶杯,只是隨便用熱水燙一遍,就接著使用。

這時,自行帶上專屬小茶杯去喝茶,更能確保喝茶衛生。

關於茶博會的蹭茶,不必過多糾結。

講究的,只是一個隨緣。

遇上喜歡的茶,就多喝兩杯。

當然,也可以順道向工作人員打聽,這是泡到了第幾沖,幫助判斷茶葉品質。

不然,3沖、4沖的茶湯飽滿度,肯定會比8沖、9沖之後的尾水好。

明確前提,才能有助判斷。

《6》

最後,淺聊一下很多茶友關心的買茶話題。

難得有機會參加茶博會,各式各樣的茶,看了一圈,蹭喝一圈之後。

部分茶友的心裡,會產生這樣的「內心戲」。

「來都來了,兩手空空回去,不買點什麼總感覺有些虧。」

這樣的想法,是人之常情。

但勸大家一句,如果不是連鎖性的大牌茶,不能100%確保售後問題,那麼,線下展銷的茶葉,要慎重買。

萬一買了回去後,發現茶葉品質很糟,打算退貨,但對方一早已經撤場,流動到另外的城市去參展。

遇到這種「售後無門」的情況,再去後悔可就來不及了。

此外,展銷會賣茶,是一種特殊形式。

剛開始的那些天,往往是看的人多,買的人少。

但到了最後一天,7折降價,5折降價,3折降價的「撿漏」情形,比比皆是。

茶品的定價,一天一變,很不穩定。

如果沒有100%的品質把握,建議大家千萬別被「撿漏」二字迷惑。

畢竟,天下可沒有免費的午餐。

原創不易,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贊。

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識!

小陳茶事村姑陳,專欄寫手,茶行業原創新媒體「小陳茶事」主筆,已出版白茶專著《白茶品鑑手記》,2016年-2020年已經累計撰寫超過4000多篇原創文章。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7e12227cb33b02c1f510c7ffe4bdf1d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