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搜狐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蓋碗泡好茶,訣竅也在一個「快」字。
不然,當你手握一泡本可沖泡起碼10次的正岩肉桂。
結果一開場就出現失誤。
泡茶動作太慢,耽擱了出湯良機。
往蓋碗內沖入沸水後, 先放下水壺,再反覆調整合蓋位置。
拿著蓋子,在上面左刮右撥,反覆撥動一番。
最後,才是傾倒茶湯。
期間耽誤的時間,會浸出大量茶味物質。
那些原本可供泡出3-5沖茶湯的滋味物,盡數濃縮在頭道茶內。
且不說,茶味濃不濃的事。
這後幾沖繼續再泡茶時,耐泡次數肯定大打折扣。
從頭到尾的喝茶體驗,遠不如「快出快衝」,後幾沖泡淡後再坐杯來得好。
話說,使用蓋碗泡紅茶、白茶、岩茶、普洱等,快速傾倒茶湯可是一門學問。
若想順利駕馭,可沒那麼簡單。
《2》
第一步,先清場。
收拾擺置茶桌時,儘量清簡。
諸如花瓶、香薰爐、茶寵擺件等無關物品,最好別擺在桌面。
留出足夠寬敞的泡茶空間,更利於手上的泡茶動作施展。
不然,等到泡茶時,桌面擺滿雜亂物品。
注水、沖泡、出湯之際,免不了投鼠忌器。
擔心碰到一旁的雜物,從此小心翼翼。
一來二去,手上的泡茶動作,自然會減速,達不到極致快速出湯的效果。
第二步,調整坐姿。
布置茶空間時,泡茶桌椅的高矮尺寸要適宜。
確保自己落座後,能保持舒服的坐姿。
不然,椅子太高或者太矮,坐下來總會感到彆扭,不方便接下來的泡茶。
準備泡茶前,正坐在泡茶位。
先檢查一番,接下來泡茶時所需的物品,包括燒水壺、茶剪、茶則、茶巾等,熟悉這些物品的擺位。
泡茶過程,更能得心應手。
第三步,合理擺放茶具。
使用蓋碗泡茶喝,要想順利實現快速傾倒茶湯。
泡茶之前,茶器擺置位置,也要花點巧思。
將蓋碗、公道杯擺在茶盤上面時,擺位如下。
面朝茶盤,公道杯放在左上方,蓋碗擺在自己的右手位。
同時,兩者要保持合理間距。
不要挨太近,不然它們會碰撞「打架」,隨便一打開蓋子,立馬就碰到旁邊的公道杯。
乒桌球乓的,發出嘈雜聲響,並不妥當。
當然,也不要距離太遠。
不然,等你注水完成後,一轉眼看到公道杯還擺在茶盤外面。
需要分出精力,將公道杯往前挪近,才能順利傾倒茶湯。
這難免會造成停頓,耽擱出湯良機。
第四步,擺好「起手勢」。
起手勢,即,預備動作。
過去在學生時代做早操時,很多人對準備動作,並不陌生。
其實,用慢鏡頭的視角看泡茶,也有動作準備一說。
建議是,雙手合理並用。
左手拿著燒水壺,將壺嘴靠近蓋碗上方,時刻準備注水。
而右手也別閒著,拿著蓋子,輕靠在蓋碗旁,等到注水動作一結束,立馬銜接過來。
合蓋,拿起,傾倒,出湯,一氣呵成,才能達到快出水的要求。
第五步,注水動作要快。
快速泡出一衝茶湯,全程都要求「快」。
快速注水,立馬合蓋,迅速出湯,片刻也不要耽誤。
左手拿起燒水壺後,快速打圈式注水。
此時,要注意執壺的位置與高度。
儘量別懸壺高沖,而是對準蓋碗,平穩快速注水。
從注水開始到結束,推薦用時是2-3秒。
期間,要注意均勻環繞,避免部分干茶沒沾到水。
除非是泡到後面,茶葉徹底浸透,再定點注水也不遲。
同時,注水量要合適。
注水線接近碗沿時,及時停下手上的動作。
避免注水過滿,合蓋後溢出一圈滾燙熱水,無比燙手,沒法順利泡茶。
第六步,選用趁手的燒水壺。
從實際體驗看,別選容量太大,接近1L的普通家用燒水壺去泡茶。
因為,單手拿起時,略為吃力。
從起手勢準備,再到打圈注水,單手拿著一把笨重的水壺,頗為費勁。
期間,一旦拿不穩,就會影響注水效果。
每次不是水加太多,就是泡茶時動作慢,以及泡茶手抖……
為此,選容量輕便一些的壺更實用。
另外,為了實現打圈式環壁注水,燒水壺的壺嘴不建議選扁口的。
選壺嘴細長的鶴嘴壺、長頸壺,更加好用。
不然,順著寬大的扁口,滾燙沸水嘩啦啦的流出。
一旦沒有及時收住勁,很容易注水過滿,造成燙手。
第七步,快速合蓋。
左手注水結束後,右手要及時跟上,雙手合理協調並用。
像武俠小說里,周伯通獨創的左右互搏術。
一左一右,合理並用,才能達到5秒內快速倒出大量茶湯的效果。
算下來,從注水開始計時。
注水時間,建議控制在2-3秒。
不算瀝干在內,倒出大量茶湯,用時是5秒。
前後相加,才能做到短短7秒、8秒內,快速泡出一衝熱茶。
從注水到出湯,期間不要耽誤任何時間。
尤其是合蓋,不要拿著蓋子,左刮右撥,反覆調試。
提前練習時,趁早瞄準合蓋位置。
確保留出月牙狀縫隙,便能讓茶湯呈現飛瀑直下的姿態,奔涌而出。
第八步,三指握碗法出湯。
對多數慣用右手執筆寫字、拿筷子的人來說。
泡茶時,主力也是右手。
注水後,快速合蓋。
然後,伸出右手的大拇指與中指,抓握在碗沿。
食指固定合蓋開口,形成三角穩定後,將蓋碗平穩拿起。
再將出湯開口對準公道杯,就能順利出湯。
期間,手指頭不要觸碰到滾燙碗身,以免燙傷。
第九步,選對合適的蓋碗。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泡茶也一樣。
選對趁手的蓋碗,泡茶動作發揮更流暢。
大眾適宜的蓋碗,建議選白瓷的。
容量不需太大,110毫升足矣。
器型方面,碗沿要寬一些,往外撇出去,拿起來才能預防燙手。
第十步,選蓋碗泡,別用茶壺泡。
同樣是泡茶,蓋碗泡與茶壺泡,差別很大。
怕白茶、花茶、紅茶、岩茶等,前期若想做到短短7秒、8秒內,快速分離茶湯。
那麼,蓋碗是首選。
因為茶壺在出湯時,茶水要流經細長的壺嘴,呈現細柱狀倒出。
用時更慢,耗時更長。
從『飛瀑直下』到『柱狀流出』,兩者的茶湯流速差別明顯。
要想又快又好的迅速出湯,選白瓷蓋碗更好用。
《3》
泡功夫茶,方方面面的搭配都很精細。
適宜的茶器,配套的茶水比例下。
沖泡內在茶味物質積累豐富的好茶,泡茶時不能胡亂悶。
考慮到干茶遇水,茶味一觸即發。
前5沖、6沖左右,都要儘快分離茶湯。
快衝快出,極致求快。
對照上述步驟,練好一手「快出湯」的泡茶神技。
更能泡出一杯接一杯的香清甘活茶湯!
原創不易,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贊。
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識!
小陳茶事村姑陳,專欄寫手,茶行業原創新媒體「小陳茶事」主筆,已出版白茶專著《白茶品鑑手記》,2016年-2020年已經累計撰寫超過4000多篇原創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