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這樣輔導孩子寫作,從不會寫到高分作文,這幾個方法不要錯過

2019-08-25   動歷盒育兒袁老師

文/動歷盒袁老師

低年級的輔導是為了孩子以後能夠獨立創作

我教授孩子們作文的同時,也是自己孩子的作文啟蒙老師,我將輔導孩子的過程記錄下來,分享給大家!

我一直主張在孩子作文啟蒙中,摒棄花里胡哨的語言,華而不實的描寫,引導孩子語言要質樸,構思要巧妙!

孩子上小學前,沒有真正意義上的作文,我們讓孩子閱讀大量書籍,朗誦和欣賞一些美文,聽故事和講故事,再到後來的看圖說話和口頭作文,以及一直以來引導創作小詩歌等各種方式進行薰陶。一年級主要是看圖寫話,到了二年級第一學期才開始真正意義上的作文。

我記得那時孩子班級寫的是漂流日記,我覺得這種形式非常好,五個人一組,每個組取一組名,進行PK,從周一至周五輪著寫,會讓孩子覺得好玩新奇,又能促使他們競爭與相互學習。

第一篇漂流日記寫的是秋天,我試著讓孩子摒棄那種語言優美的風景文,什麼秋天的果樹啊,秋天的落葉啊,秋天的田野諸如此類的直接描寫,見長的是語言的優美度,以及描寫的生動與形象。我們試著引導孩子怎麼將秋天想像成一個比較有趣的事物,再從這個事物的角度描寫出秋天的特點,於是一篇語言相對質樸、構思相對巧妙的小文就出爐了。

秋天是孩子們寫爛了的題材,如何寫出新意是關鍵

秋天來了

秋天來了,秋天來了!

小朋友們注意了,秋天是個背著無數寶藏的大海盜,它一定被殘酷的冬天捕快追趕。

這個海盜呵,它肯定又狼狽又粗心,你們看,當它躲在樹林子裡時,就會落下滿地的金幣;當它跑在田野中時,就會掉落撿也撿不完的金條;當它鑽進果園時,大大小小五彩繽紛的寶石就會掛滿枝頭。

當它跑累了,坐在石頭上喘氣,「呼呼呼」,讓人覺得涼嗖嗖的。如果它傷心了,滿世界都是它的眼淚。

秋天這個大海盜,真是又好笑又可憐,當它被冬天捕快抓住了,就會說:「等著吧,明年我一定會回來的。」

這篇作文受到了語文老師的大力讚賞,給批了個滿分,當作範文給全班學習。在創作的過程中,孩子從中學到了一些作文的構思方法,對作文思維有很好的觸動作用,就像腦力激盪一樣,大人的思維與小孩子的想法相互滲透,又相互影響;又像在孩子面前敞開了更寬廣的視野,讓他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這就是輔導低年級孩子寫作文的意義)。

接著周末,老師布置了一篇日記,孩子一開始不知道寫什麼,周六一起床,剛好發現窗外有一隻大狗,小傢伙計上心頭,有了思路。我引導他怎樣去觀察動物,將動物描寫出自己的感覺來。他自己取名《神氣的蝙蝠俠大狗》,落筆時他基本獨立完成,一氣呵成,語言比較普通,可能還沒有描寫到位,但立意有小亮點。可惜當時沒有及時拍下這篇日記,後來老師也忘記發回來了。

一隻大狗在窗外,孩子計上心頭

在輔導孩子寫作文的過程中,我總結了一下家長要注意的一些要點:

1.建議輔導作文剛起步的孩子

因為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詞彙量不多,可能連基本的句子都寫不完整,他們往往會覺得無從著手。現在的家長基本上有一定的文化水平,適當輔導孩子並不難。給孩子輔導一下,讓孩子覺得寫作文並不那麼難。

2.鼓勵孩子表達真實情感

任何華麗的詞藻,都比不過心靈的觸動。有些家長可能平時比較注重積累好詞好句,會讓孩子刻意地堆砌詞藻,但時間久了,只剩下華麗的表面,卻不知所云。

我看過幾個五六年級學生的作文,基本功很不錯,語法到位,通篇初看很有文采,但是仔細看看,卻發現缺乏真情實感,為了語言優美而優美,更嚴重的是他們的很多作文都存在這樣的問題,孩子都形成了一個不太好的作文習慣。所以,為了追求華麗的技法,卻失去了作文的本質,讓作文沒了靈魂,並不是一個好的傾向。

鼓勵孩子表達真情實感

3.輔導孩子並不是代替孩子來寫

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常見的形式有「報聽寫」,即家長報一句,孩子寫一句,這種形式其實完全不可取。長此以往,孩子容易喪失獨立思考的能力,同時給孩子寫作文拄上了一根拐杖,時間久了,就離不開拐杖了。

4.讓孩子學會獨立思考

比如他圍繞著這個題目有什麼想法,有什麼素材,他想怎樣寫,沒引導之前先聽聽孩子的見解與想法。實在沒什麼想法,就得引導他展開思考,可以試著這麼問:

「從這個題目你聯想到什麼?」

「你生活中有沒有什麼事情可以拿來用的?」

「你平時有留意過這個嗎?仔細回想一下,這個是什麼樣子的?」

……

所問的問題要開放式的、點撥式的,引導孩子往下思考。

5.獨立思考後

孩子獨立思考後,可以試著讓他獨立寫寫看,再在這過程中進行恰當地引導。

鼓勵孩子動腦思考

6.不要太注重字體的美觀

不要太注重字體的美觀,字跡端正即可。寫作文最主要是要讓孩子的思維流暢,太注重書寫反而讓孩子的思路受阻。

7.寫好後的修改

寫好後,可以對一些錯別字和標點符號進行修改,對語句不通順處進行修整。

8.嘗試探討

可以嘗試著探討:你獨立寫跟輔導寫出的作文有什麼區別,在哪些方面有了進步?為什麼?引發孩子對比和思考,沒有對照就發現不了差異,就不會有進步。

我們要明白,輔導孩子作文最終目的是讓孩子獨立創作,輔導只是暫時的,所以會慢慢放手,讓孩子獨立去表達他的思想、情感、幻想與情緒等。

就像我家孩子一樣,我們對他二年級上冊輔導得多一些,快到期末的時候,孩子基本上能獨立完成了,並且完成得很快。

你對孩子作文輔導有哪些高見?有哪些困惑?就等著你來點留言啦!

我是動歷盒袁老師,動歷盒創始人,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兒童正念教育、原創育兒工具和學習單推行者,從事過十多年的家庭教育輔導、兒童培訓和心理諮詢工作,擁有家庭教育類版權245項,專注於3-12歲孩子的家庭教育,致力於將家庭教育方法圖表化、工具化。歡迎關注,一起交流!點擊下方【了解更多】,進入我原創育兒產品小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