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淘媽
上午朋友和我抱怨,最近的工作壓力大,想要辭職。聊著聊著說到了孩子的事情,朋友又開始吐槽婆婆「最近我婆婆總是吼孩子,搞得我家孩子現在你說什麼都聽不進去。到了周末,我婆婆就把孩子交給我了,飯也不想做了,等著我做。真不知這樣的日子啥時候是個頭。」朋友壓力大,比較焦慮,我能夠理解。但是關於她說的對婆婆帶孩子的那些不滿,我卻不同意她的說法。現在很多家庭都是年輕夫妻出去上班,家裡老人幫忙帶孩子。本來年輕夫妻應該體諒老人的不容易,感謝他們不求回報的付出。事實卻是,很多年輕夫妻對帶娃的老人有很多的不滿,甚至經常怪怨老人哪裡做的不好。說實話,我很心疼這些老人。
老人帶娃,你不知道的那些辛苦
如果老人不是幫我們帶娃,他們現在可能在和老姐妹們一起跳廣場舞、到處去旅遊、老兩口並肩散步……總之,他們操勞了一輩子,現在應該是安享晚年的時候,去做他們想做的事情,而不是放棄自己原有的生活圈,來到一個陌生的城市,整天圍著小孫子、孫女轉。我經常在小區里能看到一些奶奶,年齡很大了,有的腰都直不起來了,還是每天接送孫子上下學。有的老人因為帶孩子不方便,在家吃飯都是隨便對付幾口,很多時候吃的都是冷飯。如果不是為了能幫子女分擔部分壓力,誰願意這樣做?
朋友嫌棄婆婆吼孩子,確實,這樣的行為是不正確的。但是我們想想,為什麼老人會這樣做,難道是他不愛自己的孫子嗎?當然不是了,我們年輕人帶一天孩子都累到不行,何況是年齡那麼大的老人。尤其是孩子到了2、3歲的時候,比較調皮,老人管不住時,也只能靠吼來「鎮住」孩子了。如果老人的這些付出,年輕人能理解,那還算好的。事實卻是,很多老人會因為孩子的事情被子女指責、埋怨。
我有個表姨,外孫出生後就過去照顧女兒坐月子。出了月子也是一直幫忙帶孩子,這一帶就帶到了孩子上中班。表姨本來身體就不好,但是考慮到女兒、女婿都有工作,婆婆也實在幫不上忙,只好硬著頭皮堅持。可是表姨的女兒脾氣不太好,經常怪表姨不和孩子說普通話,給孩子吃零食,給孩子的衣服洗不幹凈等等。表姨滿肚子的委屈,但是為了女兒選擇了默默咽下。不過,女兒對表姨不滿的點越來越多,表姨一氣之下回了老家,說「她愛工作不工作,我是不管了。每天帶孩子就累半死,還要讓她數落我,我為了啥。」
好在表姨最後選擇了逃離,可生活中有多少老人還在硬撐著。不為別的,就因為他們心疼自己的子女,想著「能幫一點算一點」。老一輩人為養育自己的孩子就已經付出很多,很辛苦了。現在為了孩子的孩子,還要承受這些不該承受的,真的心疼他們。
請感謝那個幫你帶娃的老人
說實話,老人真的沒有幫你帶娃的義務,他們願意幫你帶,這是情分,不是本分。我們年輕人一定要有一顆感恩的心,想想老人是做了何種犧牲才能做到這個地步。所以不管老人是怎麼帶娃的,請先對他們表示感謝。在家的時候,能幫老人做什麼就分擔一點,例如做一頓飯,讓老人歇歇。或者是給老人買點小禮物,感謝老人帶娃的辛苦。有了你的理解和感謝,老人再辛苦,心裡都是暖的。
父母是教育孩子的主要負責人
有不少父母有了老人幫忙帶娃,直接做了甩手掌柜。當老人的教育方式不對的時候,有開始責怪老人。其實,不管家裡是誰帶孩子,父母都是主要的負責人。教育孩子的事情,主要由父母來,包括孩子行為習慣的培養,幼兒園的選擇等等。如果和老人的教育觀念產生衝突,也要進行良好的溝通,告訴老人正確的做法應該是什麼。
淘媽說:每個幫忙帶娃的老人,都是在委屈自己,成全子女。我們應該感謝、體諒老人的付出,不要讓他們覺得自己吃力不討好。你家也是老人幫忙帶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