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爾維亞,最終拋棄了俄羅斯!武契奇明確表態:拒參金磚會議

2024-10-24     利刃號

咱們說過,大國博弈,小國為棋,那么小國是如何玩轉大國,實現自己利益的?下面就是幾個例子。據觀察者網10月22日的報道,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對媒體表示,由於要接待歐委會主席馮德萊恩、希臘總理米佐塔基斯以及波蘭總理圖斯克,他太忙了,無法參加在俄羅斯喀山舉行的金磚會議。武契奇的這番表態,最終坐實了外界關於他將「拒絕參加」金磚會議的傳聞,同時也意味著,武契奇在歐盟與金磚之間,做出了自己的選擇。

其實作為獨立主權國家的元首,武契奇想參加什麼組織,不想參加什麼會議,這都是正常的,但問題在於,武契奇利用了普京和金磚國家的影響力,來達到自己的目的。比如說,早在今年8月中旬,武林副總理曾表示,塞方「期待在未來幾天收到金磚會議的正式邀請」,看吧,是武契奇自己想要參加金磚會議的,於是普京於8月末邀請武契奇參會;9月,當著武林副總理的面,普京再次發出了邀請,最終兩次遭到武契奇的「婉拒」。

要去是你,不去也是你,到底想幹啥?其實武契奇的目的很簡單,就是通過普京和金磚的邀請,提高自己與歐盟談判的籌碼,但最終目的,其實還是加入歐盟,而不是金磚,金磚頂多算個「備胎」。這麼說是有根據的:

由此可見,從始至終,塞爾維亞的目標就是加入歐盟,既然如此,為何要說「期待」金磚的邀請,接著當著全世界的面「婉拒」普京的邀請,這不是「玩我嗎」?武契奇這番操作,難免會讓普京受傷,所以作為彌補,他表示,將會派遣4名高官參加金磚會議,同時表示自己對普京「很誠實」,去不了就是去不了,有各種原因導致他無法參會。在武契奇看來,我已經解釋了,面子也給了,能不能接受,看普京自己了。

這是一個小國利用大國實現自己目的的例子,其實類似的例子還不少,最經典的恐怕是沙特。拜登上台之後,美沙關係急轉直下,原因很簡單,一方面,拜登要追究沙特王儲小薩勒曼暗殺記者卡舒吉的案件,這惹惱了沙特王室,因為這個案件,他們已經向特朗普政府交納了千億美元的「贖罪銀」,拜登還想「薅兩次羊毛」,還有完沒完?另一方面,美國希望沙特增產石油,打壓油價,將俄羅斯的石油系統搞崩,結果沙特反向操作。

於是美沙關係直線下降,幾乎降到了冰點,這個時候沙特怎麼辦呢?那就是「投八路」,直接響應中國的召喚,在北京與伊朗實現了「歷史性的和解」,這下震驚了全世界,美媒酸溜溜地表示,「這不會讓華盛頓感到高興」。沙特這波操作之後,美沙關係立即開始回暖,就在去年10月6日,也即這輪巴以衝突爆發前夕,據華爾街見聞的報道,美沙準備簽署「共同防禦條約」,沙特也將大幅增產石油,要扼殺俄油,消息傳出油價暴跌9%。

後面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巴以衝突爆發,油價立馬翻轉,美國撮合阿拉伯與以色列的和解進程也宣告無限期中止,所以咱們才會說,巴以衝突「好巧」啊,明顯具有「代理人戰爭」的色彩,拯救了伊朗、俄羅斯。話說回來,沙特的最終目的,就是與美國綁在一起,尤其是結成類似北約那樣的同盟,但是手中沒有籌碼,怎麼辦?那就「借東風」,去一趟北京,美國立即就著急了,為了避免巨龍染指中東,美國對沙特妥協了。

這就是小國如何在大國之間周旋,繼而實現自己目的的經典例子,類似的還有不少,比如說,與俄羅斯交惡之後,伊朗公開向美國求和,迫使普京不得不修復俄伊關係,伊朗總統還「逼著」普京簽署《俄伊戰略夥伴關係條約》。凡此種種,都說明小國也是能夠利用大國之間的矛盾,來實現自己的國家利益的,塞爾維亞、沙特、伊朗都是這麼玩轉大國的,這充分說明,「沒有永恆的朋友,只有永恆的利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6b2b5bfb42e64cfc08b6fb31cdfad7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