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黎巴嫩真主黨發了一段打以色列坦克的視頻,視頻是由飛彈引導頭拍攝的,畫面中,反坦克飛彈慢悠悠地翻山越嶺,隔山打牛,擊中了以色列一輛梅卡瓦4主戰坦克。這種第一視角的視頻有意思,飛彈飛得特別慢,不僅清楚看到了探出艙蓋的以軍坦克兵,甚至還來得及仔細挑選擊中坦克的部位。
在發布這段視頻的同時,真主黨還宣稱,已經擊毀了38輛以軍的梅卡瓦坦克,這個就不太可信了。且不說咱們根本沒搜到其他的擊毀以軍坦克的視頻,就算這38輛坦克都有視頻佐證,那也只能證明擊中了38輛,而不是擊毀。
以軍的戰場搶修能力還是很強的,比如在第四次中東戰爭中,埃及和敘利亞一共損失2600輛坦克,以軍僅損失843輛,因為以軍修復坦克高達3400輛次,也就是說,以軍坦克平均重返戰場3次後才被徹底摧毀,相當於坦克數量間接增加了3倍!更離譜的是,以軍還修復了600多輛繳獲的蘇制坦克,你說這戰場搶修能力強不強吧。
第四次中東戰爭,那是一場以一敵二的全面戰爭,以色列差點滅國,所以戰場搶修的難度和風險,現在的黎巴嫩戰場根本沒法比,所以以軍這次在黎巴嫩的戰場搶修成功率,肯定是要遠高於第四次中東戰爭的。
具體到這次這個視頻,飛彈只是擊中梅卡瓦的尾部,但梅卡瓦的發動機和變速箱都在前面,尾部只是步兵乘員艙,所以被擊中後甚至可能都不影響行走。梅卡瓦的彈藥雖然也放在步兵乘員艙,但尾部有步兵艙門,殉爆了,尾門也可以泄壓。而且梅卡瓦的步兵乘員艙,和駕駛室、戰鬥室都是隔離的,殉爆的高壓從尾門排出,就不會對坦克成員造成致命傷害。總之,只要不殉爆,現代坦克很難被徹底摧毀,發動機打壞了就換髮動機,履帶打斷了就換履帶,裝甲擊穿了就換一塊裝甲,只要能拖回來,基本都能修。而且真主黨打的是游擊戰,必須打了就跑,沒法對同一輛坦克連續補刀,以軍想要拉回受損坦克,還是很容易的。
所以,真主黨很可能是把擊中都計算成擊毀了,但擊中不僅不代表擊毀,甚至可能連擊傷都不算。比如,梅卡瓦坦克是有爆炸反應裝甲的,爆反被擊中時,看起來火光沖天,但坦克主裝甲可能毫髮無損,俄羅斯的T-90A坦克,就在敘利亞用爆反扛了好幾發陶氏反坦克飛彈。而且梅卡瓦4還有主動防禦系統,攔截飛彈時,也是跟爆炸了一樣。最後,梅卡瓦的油箱也是裝在主裝甲外面的,所以如果擊中了油箱,坦克也只是外面著火,甚至都不影響行駛,因為油箱也不是只有一個。總之,梅卡瓦是一輛很難被徹底擊毀的坦克,雖然它的裝甲質量不咋地,但結構設計彌補了這一點,不僅不易被徹底擊毀,成員倖存的機率也很高。
再說說真主黨這次發射的飛彈。這是一枚光纖制導的單兵反坦克飛彈,發射之後我們能看到,飛彈牽著一條細線往前飛,這根細線就是光纖,用來傳到引導頭拍攝的視頻畫面。光纖的這邊就連著發射器的顯示屏,射手通過調整螢幕上準星的位置,來控制飛彈。這種制導方式的好處,就是難以干擾,缺點是發射之後,射手必須一直盯著目標,而飛彈的整個飛行過程長達十多秒,射手很容易暴露。
另外,這次攻擊,飛彈是飛過一座大山,然後向下俯衝,擊中了反斜面上的以軍坦克,也就是說,射手是看不到目標的。這說明,真主黨估計是有無人機在以軍頭上的,通過無人機發回坦克定位,然後才實現了「隔山打牛」。這也表明,無人機這種低小慢目標,不僅落後的俄軍防不住,先進的以色列軍隊也無可奈何,那麼美軍也好不到哪去。看到這裡,估計美軍要後背發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