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財長耶倫表態:即使是在現在的形勢下,我仍然想訪問中國

2023-02-09     軍武觀察

原標題:美國財長耶倫表態:即使是在現在的形勢下,我仍然想訪問中國

據悉,本月初美國擅自動武擊落使用戰機中國民用氣球事件仍在發酵,各方對此反應不一。美政府抓緊機會造謠所謂的氣球「監視用途」,並揚言已經將此事通知了50多個國家,這給美國本土安全帶來了威脅。中方回應認為事件完全是不可抗力導致的意外,而美國無視中國的提醒動用武力明顯過度,對此中方堅決反對。現在共和黨人也藉此事抨擊拜登政府,表態要出台「更強硬的政策」;眾議院議員瑪喬麗還將一個氣球帶到議會,表示美方的「擔憂」。

美媒消息提到,因為「氣球事件」給中美之間的關係蒙上陰影,也打亂了很多「可能發生的行程」。例如美國國務卿布林肯上周表示要前往中國訪問,這件事彭博社、《紐約時報》等媒體早已經公開,但現在計劃已經被取消;此外中美重要的經濟合作議程即2月份美國財長耶倫計劃派遣一個財政部官員組成的代表團前往中國,為她自己訪華做鋪墊。現在經歷了該事件後美媒認為「不確定代表團是否還能來」,但這取決於耶倫本人以及國務院的態度。

8日當天,美國財政部長耶倫談到了訪華相關事宜。她表示就當前情況來看自己仍然希望可以訪華,和經濟部門的同行見面,但現在沒有具體日程安排;耶倫還提到加強和中國經濟領域的溝通是非常重要的話題,所以訪華也是如此,事實上只有國防部門和國務院能確定這件事。對這段話的解讀則認為耶倫以及他的代表團訪問計劃目前已經擱淺,等待國家高層機構「放行」的狀態;布林肯在取消行程時也不忘了趁機抹黑中國,這是顯而易見的。

有分析則認為,耶倫在這個關口仍然堅持之前的「訪華表態」比較反常,因為當前受「氣球事件」影響,美國國內的態度並不友善。且共和黨抓住一切機會攻擊拜登政府,如果有官員表現出「親華」的意向顯然非常危險。但問題的關鍵在於,美聯儲不能只依靠當前的「欠債型經濟」度日,俄烏衝突沒有結束希望的前提下,美方必須要為自己的經濟合作來尋找出路。所以不管如何耶倫都必須對外拓寬經濟路線,即使是頂著壓力。

值得一提的還有,當前在美國「氣球新聞」的熱度已經很大程度上下降,各方的關注則被昨日曝光的「北溪管道爆炸案」吸引。政治觀察人士認為布林肯和耶倫在幾個月內大機率還是要重啟訪華的,為了中美溝通而交涉。原因在於美國總統拜登(或是其他民主黨候選人)的大選即將開始,美國如果仍然保持低迷的經濟,則會造成很大影響。對此有評論稱:「這件事上美方並不掌握主動權,大膽點說就是他們需求其他國家的『幫助』,改善國內形勢以及挽救拜登在黨內、全國的支持率,所以是否訪華這件事根本無需關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657ec36769a1f45acf8ce8c919cd9886.html